彩虹巨嘴鳥

彩虹巨嘴鳥

彩虹巨嘴鳥(學名:Ramphastos sulfuratus sulfuratus)是厚嘴巨嘴鳥的指名亞種。是中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鳥。體羽主要是藏藍黑色,胸部是明亮的檸檬黃色,白臀,藍腳,尾的腹面帶鮮紅色,一個巨大的彩色的鳥嘴則帶多色斑塊。棲息於低地雨林中,有時會出現在鄰近有稀疏樹木的空曠地上。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很少看到它們的身影。鳥鳴聲嘶啞低沉。厚嘴巨嘴鳥雜食性,以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分布於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是貝里斯的國鳥。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彩虹巨嘴鳥 彩虹巨嘴鳥

彩虹巨嘴鳥連同其喙長42-55厘米。它們色彩鮮艷的喙長12-15厘米,約占全長的三分之一。雖然其似乎很大及笨重,但骨骼是呈海綿狀及中空,並由角質素所覆蓋。喙表面呈綠色,尖端紅色,兩側橙色。

彩虹巨嘴鳥主要呈黑色,頸部及胸部黃色。它們每年都會換羽一次。它們的腳藍色,尾巴端的羽毛呈紅色。

分布及生態

彩虹巨嘴鳥 彩虹巨嘴鳥

彩虹巨嘴鳥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至委內瑞拉及哥倫比亞。它們棲息在熱帶、亞熱帶及低地雨林的冠層,最高達海拔1900米。它們在樹穴中築巢,很多時候都是與幾隻彩虹巨嘴鳥一同築巢。這樣會非常擠迫,故它們會將尾巴及喙藏於身體,以增加空間。樹穴底下一般會鋪滿它們吃剩的果實。
彩虹巨嘴鳥是高度群居的鳥類,很少會單獨見到它們。它們會以6-12隻的小群穿越低地雨林。它們飛行能力很弱,很多時都是在樹間跳躍。它們會以喙來互相打鬥,及會將食物拋入對方的口中。這個小群會一同生活,甚至在同一樹穴內生活。它們某程度上可以適應人工環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它們列為無危

行為食性

彩虹巨嘴鳥主要吃果實,但也會吃鳥蛋、昆蟲、蜥蜴、蛇及樹蛙。它們的喙很靈活,可以用來摘果實。當吃果實時,它們會用喙來破開果實,再將之吞下。

繁殖

雌性彩虹巨嘴鳥每次會生2-4隻蛋,蛋呈白色,並會將之藏起來。雄鳥及雌鳥會輪流孵蛋,需15-20日。雄鳥及雌鳥也會輪流餵哺雛鳥。雛鳥出生時沒有羽毛,眼睛也未能看見,約需兩個月時間來成長。雛鳥會有腳墊,適合在樹穴底生活。雛鳥會留在巢內8-9個月,直至其喙完全長成及可以自己挖穴。

飼養

彩虹巨嘴鳥要吃大量的果實,且容易患上血色病,故很難飼養。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很廣,因此不接近物種標準下的弱勢閾值範圍(分布區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以下,棲息地質量,人口規模和分布區域碎片化)。人口數量趨勢是穩定,因此該種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