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946~1015)

張(946~1015)

正文

北宋詩人。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太平興國五年 (980)進士。授大理評事、知崇陽縣。後升遷為樞密直學士,出知益州。鹹平元年(998)入朝任給事中,戶部使。不久改任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身份知杭州,又知永興軍府。五年,又回益州任職,兼吏部侍郎。其後調知昇州,轉任工部尚書禮部尚書。最後知陳州。死後追封左僕射,謚忠定,世稱忠定公。
張工詩善賦。北宋楊億《西崑酬唱集》收其詩2首。故一般稱他為西崑體詩人,但他的集子中還有許多詩歌與西崑體並不同調。《苕溪漁隱叢話》引無盡居士說他的“小桃遮不得,深雪放教青”(《題庭竹》)等句,“句清詞古,與(孟)郊、(賈)島相先後”。《宋詩鈔》則贊其詩“雄健古淡有氣骨”,並引其《寄傅逸人》中“寄語巢由莫相笑,此心不是愛輕肥”一聯,以為足見其志。又《闕下寄傅逸人》:“蕭蕭疏葦對門牆,見說新秋膾味長。何事輕拋來帝里,至今魂夢繞錢塘。”也可見其詩疏雅淡泊一面。所作《聲賦》 1篇,幽深縹渺,而無雕章琢句之態,梁周翰至嘆為“一百年不見此作”(《四庫全書總目》)。
張作品今存《乖崖集》12卷,附錄1卷。有《續古逸叢書》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