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

張遷碑

張遷碑是中國東漢重要碑刻。全稱《漢故城長盪陰令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隸書。明初出土,先置於樂平州學,建國初移置於山東東平縣政府院內,1965年再遷至泰安岱廟,後又能移至貺殿東郎之歷代碑刻展室內。碑內容為故吏韋萌等追念縣令張遷的業績。其書法以方筆為主,筆劃嚴謹豐腴不失於板刻,樸厚靈動,堪稱漢碑中的上品。

基本信息

簡介

張遷碑1張遷碑1

《張遷碑》,全稱《漢故城長盪陰令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隸書初出土,先置於樂平州學,建國以後初移置於山東東平縣政府院內,1965年再遷至泰安岱廟,後又能移至貺殿東郎之歷代碑刻展室內。是碑刻於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縱317厘米,橫107厘米。凡15行,行42字。碑內容為故吏韋萌等追念縣令張遷的業績。此碑出土較晚,保存完好。其書法以方筆為主,筆劃嚴謹豐腴不失於板刻,樸厚靈動,堪稱漢碑中的上品。古今書家對此碑都給予最高評價。可謂漢碑集成之碑。

釋文

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
君諱遷,字公方,陳留已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興,有張仲,以孝友為行,披覽《詩·雅》,煥知其祖。高帝龍興,有張良,善用籌策在帷幕之內,決勝負千里之外,析珪於留。文景之間,有張釋之,建忠弼之謨。帝游上林,問禽狩所有。苑令不對,更問嗇夫,嗇夫事對。於是進嗇夫為令,令退為嗇夫。釋之議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嗇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從言。孝武時有張騫,廣通風俗,開定畿宇,南苞八蠻,西羈六戎,北震五狄,東勤九夷,荒遠既賓,各貢所有。張是輔漢,世載其德,爰暨於君,蓋其繵糹連。纘戎鴻緒,牧守相系,不殞高問。孝弟於家,中謇於朝,治《京氏易》,聰麗權略,藝於從畋。少為郡吏,隱練職位,常在股肱。數為從事,聲無細聞。徵拜郎中,除谷城長。蠶月之務,不閉四門。臘正之祭,休囚歸賀。八月算民,不煩於鄉。隨就虛落存恤高年。路不拾遺,犁種宿野。黃巾初起,燒平城市,斯縣獨全。子賤孔蔑,其道區別。《尚書》五教,君崇其寬;《詩》雲愷悌,君隆其恩;東里潤色,君垂其仁。邵伯分陝,君懿於棠。晉陽佩瑋,西門帶弦,君之體素,能雙其勛。流化八期,遷盪陰令。吏民頡頏,隨送如雲。周公東征,西人怨思。奚斯贊魯,考父頌殷。前哲遺芳,有功不書,後無述也。於是刊石豎表,銘勒萬載。三代以來,雖遠猶近,《詩》雲舊國,其命惟新。
於穆我君,既敦既純,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紀行求本,蘭生有芬,克岐有兆,綏御有勛。利器不覿,魚不出淵,國之良乾,垂愛在民。蔽芾棠樹,溫溫恭人,乾道不繆,唯淑是親。既多受祉,永享南山,乾祿無疆,子子孫孫。
惟中平三年,歲在攝提,二月震節,紀日上旬。陽氣厥析,感思舊君。故吏韋萌等,僉然同聲,賃師孫興,刊石立表,以示後昆。共享天祚,億載萬年。
碑陰文
(上列十九行)
故安國長韋淑珍錢五百;
故從事韋少口錢五百;
故從事韋元雅錢五百;
故從事韋元景錢五百;
故從事韋世節錢五百;
故守令韋叔遠錢五百;
故守令范伯犀;
故吏韋金石錢二百;
故督郵范齊公錢五百;
故吏範文宗錢千;
故吏范世節錢八百;
故吏韋府卿錢七百;
故吏范季考錢七百;
故吏韋伯台錢八百;
故吏范德寶錢八百;
故吏韋公攜錢五百;
故吏汜定國錢七百;
故吏韋閏德錢五百;
故吏孫升高錢五百;
(中列十九行)
故吏韋公逴錢七百;
故吏韋排山錢四百;
故吏范巨錢四百;
故吏韋義才錢四百;
故吏韋輔節錢四百;
故吏韋元緒錢四百;
故吏韋客人錢四百;
故從事原宣德錢三百;
故吏韋公明錢三百;
故吏范成錢三百;
故吏韋輔世錢三百;
故吏范國方錢三百;
故吏韋伯善錢三百;
故吏汜奉祖錢三百;
故吏韋德榮;
故吏范利德錢三百;
故吏韋武章;
故吏騶叔義;
故吏韋宣錢三百;
(下列三行)
故吏韋孟光錢五百;
故吏韋孟平錢三百;
故守令韋元考錢五百;

釋文說明

此碑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l86年),為谷城舊吏韋萌等為張遷立的去思碑。碑高292厘米,寬l07厘米,厚20厘米。碑陽文l5行,滿行42字,凡567字,字徑3.5厘米,隸書。碑陰刻立碑故吏41人銜名及出資錢數,計3列41行323字,字徑3.5厘米,隸書。額篆書陰刻“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2行12字,字徑9.5厘米。形制豐滿,文辭淳古,隸法朴茂,為漢碑中之佳作。銘文著重宣揚張遷及其祖先張仲、張良、張釋之和張騫的功績,並涉及到黃巾起義軍的有關情節。張良、張釋之和張騫,《漢書》皆有傳,但看不出他們之間有家族關係。
此碑於明初掘地發現,立於東平儒學明倫堂前,當時銘文尚完好可讀。至明正德年間,“東里潤色”4字尚完好,僅殘缺五字。清乾隆間,“東里潤色”的“東”字泐半,“潤”字的“水”旁僅存中點,“色”字與下“君”字皆泐大半。光緒十八年碑毀於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氣全非,幸碑陰文尚完好如舊。解放後,在東平縣府院內建亭,將碑置於亭內。l965年移岱廟炳靈門內,外置玻璃罩保護。l983年9月移岱廟碑廊。現殘泐68字,其中22字全泐。茲將現狀詳記於下:
第1行:“君之先”的“先”字泐下半部;“以孝友為行”的“為”字泐下面4點;“煥知其祖”的“煥”字全泐,“知”字泐右半部。
第2行:“決勝”的“勝”字泐右上部;“張釋之”的“之”字全泐;“建忠弼之謨”的“弼之”2字全泐。
第3行:“釋之議為不可”的“釋”字泐右上部,“可”字泐上半部;“苑令”的“苑”字泐。
第4行:“風俗”的“俗”字泐右上部;“開定畿宇”的“畿”字泐上半部;“八蠻”的“蠻”字全泐;“六戎”2字皆泐右半部;“五狄”的“五”字泐右半部。
第5行:“爰暨於君”的“爰”字泐上半部;“牧守相系”的“牧”字泐右半部,“系”字泐右半部;“不殞”的“不”字全泐,“殞”字泐左半部;“孝弟於家”的“於”字泐右半部。
第6行:“聲無細聞”的“無”字泐大半;“徵拜郎中”的“徵”字全泐,“郎中”2字全泐。
第7行:“蠶月”的“蠶”字泐右上部;“休囚歸賀”的“囚”字泐下半部;“存恤高年”的“存”字泐大半,“高”字泐左半部,“年”字全泐;“路不拾遺”的“路”字泐右上部,“遺”字泐左半部。
第8行:“燒平城市”的“城”字泐大半;“其道區別”的“其”字全泐;“尚書五教”的“教”字泐大半;“詩云愷悌”的“愷”字泐右半部;“君隆其恩”的“君”字泐下半部,“隆”字泐大半,“其”字泐下半部,“恩”字泐左下部;“東里潤色”的“東”字僅存右上角,“里”字全泐,“潤”字泐右部大半,“色”字及以下“君”字全泐。
第9行:“西門帶弦”的“帶”字泐下半部;“流化八期”的“流化”2字全泐,“期”字泐下半部;“遷盪陰令”的“遷”字泐大半,“盪”字全泐;“頡頏”的“頏”字泐右半部;“隨送”的“送”字泐下部大半,“於是”的“於”字泐左半部;“銘勒萬載”的“勒”字全泐,“萬”字泐上半部。
第12行:“紀行求本”的“行”字泐右半部;“綏御”的“御”字全泐;“出淵”的“淵”字全泐。
第13行:“僉然”的“僉”字泐下半部;“孫興”的“孫”字泐右半部;“萬年”的“年”字泐左上部。
碑陰第1列第2行銜名全泐;第8行“錢八百”的“百”字全泐;第2列第l8行“騶叔義”的“義”字泐右半部。

特點

張遷碑(局部)張遷碑(局部)

該碑額書“漢故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12字,書體意在篆隸之間又能有意曲屈,似漢印之繆篆。12字分兩行而無列,布局緊密大小錯落,渾然一體,或挪讓、或盤曲、或長短、剛健有力,實為額中之妙品。碑主人張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人,曾任城(今河南洛陽市西北)長,遷盪陰(今河南湯陰縣)令。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紀之。碑陰三列,上兩列各19行,下列3行,刻有捐錢人題名和錢數。最早著錄此幫的是明都穆《金薤琳琅》。清初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疑其為後為摹刻。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刻碑書風朴茂端直,非漢人不能為,再加上自然剝落的痕跡,更非人為,幫為原刻。1973年出圭的《鮮于璜碑》與此碑風格相近,而《鮮于璜碑》早《張遷碑》21年,二者均為漢隸中方筆之典型。
《張遷碑》流行的有明拓本、清拓本、影印本和翻刻本。明拓本為最早版本,而又以其第八行“東里潤色”四字完好的故宮博物院藏本為最佳稱“東里潤色”本。

拓本信息

明拓本第八行“東里潤色”四字完好。清初拓首行“煥”字完好。杭州有翻刻本。

賞析

《張遷碑》用筆以方為主,是漢隸中方筆的典型代表。其筆畫厚重質樸,骨力勁健,再加上篆籀筆意的運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氣。其結體常於平穩中見奇崛,靜中寓動,錯綜而富於變化。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細細咀嚼,則會領略出其體態變化多端、疏密得體、錯落有致、方圓兼備的在巧拙之妙。特別是碑陰之字,似不經意,但其意態上的雄健高古之氣尤為明顯。明代孫退谷《庚子銷夏記》評其書云:“書法方整爾雅,漢石中不多見者。”清郭沿先則稱此碑為“是碑為冠”(《芳堅館題跋》)。
《張遷砷》用筆以方為主,然它的方中寓圓之趣,又是其他漢碑所不及的。其行宅澀勁,富於篆意而又不失靈動。
第一、的用筆方法

點的用筆方法點的用筆方法

姜夔《續書譜》中說:“一點者,欲其與畫相應;兩點者,欲自相應;三點者,必一點起、一點帶、一點應;四點者,一點起,兩點帶、一點應。”《張遷碑》中的點,除映帶自然、顧盼生姿外,還有方嚴峻利、圓融渾厚之美,其形態或卷屈、或平伸,或翹首、或俯視,可謂極盡變化。
1.頂點。在《張遷碑》中,頂點各有不同。如圖一中“京”字頂點凌空,有鳥瞰世界之感,呼之欲出;“帝”字頂點以小橫為之,以加強字的橫勢;“高”、“方”等字,頂點牢牢搭在橫上,有融為一體之感;而圖二中“文”字的頂點,又大又側,墜石之感特強(底部撇捺交叉,則穩如磐石)。“本”字的頂點與橫似連還斷,斜側生姿,再加上與橫堅的西己合,足見其高占方峻中的閉情逸趣。
《張遷砷》頂點的用筆有方有圓,而以方宅居多;有正有側,而以側居多。用方筆者,其下多以圓筆輔之;而用圓筆者.其下必以方筆輔之:如圖一巾“方”字頂點用方筆,其下的橫折彎鉤則用圓筆;圖二中“字”的頂點用圓筆,其 下橫折和子部門磺折撇均用方筆。首點側者,其下梢正,如“文”字;首點正者,其下多側,如“家”字。
2.橫兩點。《張遷碑》中的橫兩點有幾種類型。①相向型。此類較多,左右兩點在大小、方圓、映帶等方面各有不同,如圖三中“善”字兩點,左圓右方、左小右大,且距離較大,開合變化較小;“幕”字的兩點則左方右圓,左大右小,上開下台明顯,樸實厚重,與整體風格相協調;“對”、“尚”等字的左右兩點,不僅有大小、方圓之變,同時又相互呼應,顧盼生姿。②相背型。如圖四“棠”、“興”等字的下兩點,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在豎的兩側或在橫下,雖相背斜立,但亦能蓄勢凝練,亦有遙相呼應之感,且有方圓的變化;“性”字的右點則以短豎為之,略早向左下;傾斜之勢,以示呼應。③同向型。兩點基木同向出鋒,但筆斷意連,高低有別。如“恭”字的下兩點,左點向右上出鋒,右點向右下出鋒,彼此意志相連。
其二.的用筆方法
《張遷碑》中橫的處理,世富於變化。起筆有方圓、輕重之別,收筆有回鋒、日鋒之變,行筆有的平穩安詳,有的輕盈活潑,橫勢有平有斜。特別是筆畫多橫的寧,更是變化豐富。如圖一中“君”字的一長橫,方勢逆起,轉鋒(一般是拇指向內食指、中指向外稍捻筆管,配以手腕徜向右翻來凋正筆鋒)後向右澀行,至“燕尼處用力高挑而出鋒,橫勢雖平,但亦厚重樸拙,出鋒瀟灑。如圖一中前一個“之”字下部的橫,亦逆鋒方起,蓄勢調鋒向右澀行,但梢顯輕盈,提按有致,“燕尼”則極重,牢牢地托起—上部,且橫勢尢低右高,在乎正中顯欹側變化之勢。有時字這—橫的起筆又較輕,收筆重出鋒,對比鮮明,如圖一中後一個“之”字。字的橫㈩筆靈動多姿;圖二巾“其”字的長橫,圓起,出鋒收筆;“寸”字右部的三橫,第一橫方起,收筆回鋒,呈下弧勢,第二橫圓起回收,呈平勢,第三橫方起]筆,“燕尾”出鋒,呈上弧勢。“行”字的兩橫更是富於變化:第一橫圓起向右上廠宅,力漸重,後向右上梢提,力漸輕,收宅回鋒;而第二橫則方起,向右梢偏下澀行,至尾處用力較人,向右上盡力檯頭山鋒,打破了兩橫的均平之勢。有些短橫則是或平或斜,或粗或細,如“八”字的橫畫。
第三.的用筆方法。《張遷碑》中的豎,起筆有方圓的變化,方多圓少,中鋒澀進行宅,有提按的靈動變化,豎勢有直側的變化。如圖三“之”字的豎,逆鋒方起筆,調鋒(一般是拇指向外,食指、中指向內梢捻筆管,手腕梢向上弓,以凋正筆鋒)後向下直而澀行。“九”的豎(《張遷碑》中“九”字的撇作豎處理)逆鋒方起筆,調鋒後用力向下澀行,宅勢漸重,回鋒收宅。“上”字的豎則逆鋒圓起宅,向下澀行。“輔”的兩長豎行宅中均有明顯的提按變化,輕靈活潑。圖四巾“東”宇的中豎,曲而不顯怯弱;“外”的豎向左下傾斜;“乾”字的豎向右下傾斜;”喋”的下豎向左下行筆,帶有一定的弧勢。還有更多短豎的不同變化,這些大大豐富了《張遷碑》豎的內涵,顯示出獨具匠心的藝術特色。臨習寸宜細緻觀察體會,認識這些變化,再付諸宅墨。其實任何一個筆畫,都沒有固定的形狀,其長短、粗細,正側、方圓應隨字勢而巧妙變化,萬不能幹篇一律。只有在此基礎上認真體味漢碑,才能享受其無窮變化的奧妙之趣。
第四.的用筆方法。撇在《張遷碑》中有方圓、長短、曲直和平斜的變化,回鋒收筆。如圖一“令”字的撇長
且稍帶弧勢,起筆逆鋒圓勢,調鋒後(一般是拇指向外,中指、食指向內稍捻筆管,手腕向
左下稍翻,調正筆鋒)向左下弧勢澀行,收筆回鋒。“夫”字的撇長而曲勢較大,方勢起筆,
順鋒向左下用力行筆,回鋒收筆。“才”字的撇短而細直,略取橫勢。“周”字的撇豎直而收
筆處稍曲。
第五.的用筆方法。《張遷碑》中的捺有大小、平斜、曲直、方圓之分,起筆多逆鋒蓄勢,有方有圓,行筆澀進,收筆用力,出鋒勁逸,有時含蓄凝重。如圖二“更”字長捺斜而稍直,出鋒勁健。其寫法是逆鋒方起筆,調鋒後(一般是拇指向外,食指、中指向內稍捻筆管,手腕稍向左上弓,以調正筆鈞鋒)向右下澀

橫的用筆橫的用筆

進,至“燕尾”處,駐筆蓄勢,拇指漸向內,食指、中指漸向外稍捻筆管,手腕稍向右上翻轉,後再用力出鋒。
第六.的用筆方法。《張遷碑》中的折畫,多數為方勢直轉,用筆斬釘截鐵,雄強有力。如圖二中“君”字的折,橫至折處,蓄勢轉筆(拇指稍向外,食指、中指稍向內捻筆管)直切而下,勁健而有力。而“負”字的折則橫至折處,稍提筆向上,調鋒後再向下運行,既有方勢,又有圓意。“之”的豎折,有意圓轉(亦需指腕配合),以示變化。
《張遷碑》的結字特點,變化豐富,平中寓險,似欹反正。展玩全碑,洋洋灑灑數百字,平正者極少:或上密重而下疏輕,似重心不穩而以雄強之筆力、巧妙之筆畫化險為夷;或左右斂放自如、高低錯落有致;或斜正相生,穩中求變,險象環生……現就不同結構重點舉例加以簡述。
獨體字。獨體字的筆畫往往較少,但長短、方圓、粗細、斜正等變化豐富,無板滯感

獨體字用筆獨體字用筆

有活潑氣,是《張遷碑》的特點。如圖三“之”字,中豎方筆,左右兩折有圓有方,底橫富於變化;“雲”字,主橫粗重,“蠶頭燕尾”十足,三角之狀,尤其穩固而又有勢;“少”字,中間短豎直而富於變化,兩側點相呼應,其下一撇雖斜勢亦安然平托;“月”字兩豎均有向內之勢,然中橫平直,左豎撇低些,使字余斗中寓正,頗具匠心;圖四“人”字撇短粗而稍直,一長捺有力向右下出之,一收一放,動感十足;“八”字撇捺渾穆,起筆稍輕,穩重中透出一股活潑之氣;“上”字雖下橫出鋒較重,但上短橫不短,使字既平穩又得體;“王”字中豎稍呈右弧,而三橫之勢各有變化,特別是第三橫,左縮而右伸,整個字古雅之中透出一股靈動之情趣。
上下結構。《張遷碑》中上下結構的字,或上下疏密有別,收放有度,或通過橫、豎勢
的變化以求古拙中的靈動。圖一中“墅”、“犁”字,下疏展而上緊密,橫勢較大,古拙之氣
躍然紙上。“雙”字更是上不透風,下可走馬。“幕”字亦獨具匠心,上半部幾乎占據了整個空間,長橫極力伸展且有斜勢,“巾”部小而斜,富有動感。圖二中“策”字除疏密外,橫、豎之勢變化也很明顯。“帝”字長橫伸展,下部的豎勢筆畫斜而參差,又統領在長橫之下,打破板滯局面。“節”字右下部的豎有意傾斜,充滿了動感而又不失平穩。“賀”字的處理,頗有意味,上斂下放,但就上部本身的“加”而言,又橫向舒展,高低錯落,同一結構,斂中有放,實為巧妙之舉。圖三中“棠”字的處理,雖斂放不明顯,但欹斜得勢,自然而灑脫。“景”字橫、豎勢的不同處理,更是稚拙可愛,令人拍手稱妙。
左右結構。《張遷碑》中左右結構的宇,其明顯表現是:斂放自如,參差錯落,奇正相生。圖三中的“繆”字斂左放右,整個字顯得渾樸而又空靈,其左下之

包圍結構包圍結構

空和右部長撇、長捺,再加上豎勢的變化,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張”字的“弓”部動感十足,再加上右部橫的變化、豎鉤和捺短縮的匠心處理,更給人以活潑而又渾厚之感。圖四中“仲”字左輕右重,右豎粗而向左下傾斜,平衡了左部的輕和“中”部的左粗豎,古拙之氣頓生。“外”字大膽造險而又渾然天成,大巧若拙,在《張遷碑》中甚為顯眼。其右部豎高出左部,短粗而又向左下傾斜,右點化為橫捺稍向下靠,粗而有力,牢牢地平衡了字勢,整體上又險中有險。“行”字右部雖放,但上下均比左部內縮,斜勢粗重的橫波,如沒有一短粗之豎支撐,實難具生命,而其豎若稍長,則流於板滯也。“勛”字左高右低,上寬下窄,下部左點和右橫折彎鉤穩住了全字,使字不至於左歪右倒而散架。
包圍結構。包圍式結構的處理,在《張遷碑》中,除外框的變化以外,其被包圍的內容亦靈動多姿、疏密有致。圖一中“周”宇,右豎曲而有力,收筆亦千脆利落,中橫誇張變形,其下之“口”雖稍側但穩健。“國”字四面包圍,但兩豎相向而立,均有斜勢,內部之“或”雖朴茂但也有空白處,可謂朴茂中見空靈。“旬”字整體有向右下傾斜之勢,但曲而有力的橫折鉤,使中間的“閂”像鑲上的明珠一樣奪目動人。“間”字左豎撇曲而靈動,右豎斜而樸拙,左右形成鮮明對比,而又在對稱中求變化,中間的“日”純取斜勢,以呼應左右的欹側之勢,整個字斜而不倒,耐人尋味。《張遷碑》“辶”的寫法,也顯現出空靈與厚重的渾然一體,再加上被包圍的內容疏密、方圓的處理,使字之神態躍然紙上。

上下結構上下結構

同字異形。《張遷碑》中相同的字較多,但幾乎無一在用筆、結字—仁不精心安排,或方圓、或粗細、或欹側,或有出鋒藏鋒之別,或有同旁異形之變,極盡變化,如圖二中“其”、“萬”等。這正如《蘭亭序》中的“之”字一樣,變化中有統一協調,渾然天戎,趣味無限。
總之,《張遷碑》是漢碑中的名品,它的用筆、結體的變化,給後世的隸書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其外在的朴茂渾厚的特點,固然是由於用筆,結休所決定的,但同時摻入的圓和之筆,使雄強的力勢之中不失圓潤,而其變化多姿的外在特徵又是牢牢地建立在平實穩健基礎之上的,即險絕中寓平正和穩健。再者其採用篆書筆意,剛柔相濟,故使學隸者不宜直接人手,只有具一定的漢碑的基礎後,才可涉獵此碑。在學習中,如能對其用筆、結體的變化規律加以認真領悟,必將收穫豐厚。相信朝臨暮讀之後,讀者對此碑定會“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