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拓東漢張遷碑

《谷城長盪陰令張遷頌》,簡稱《張遷碑》,豎方形,高314厘米,寬106厘米。 碑額篆書“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12字。 《張遷碑》結體方嚴高古,寬舒茂密,用筆以方為主,筆致多變化,樸厚中有雄秀之氣。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谷城長盪陰令張遷頌》,簡稱《張遷碑》,豎方形,高314厘米,寬106厘米。
碑額篆書“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12字。碑陽隸書15行,滿行42字,敘及張遷字公方,陳留已吾(今河南寧陵縣境)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陽市西長)長,後遷盪陰(今河南盪陰縣)令,故吏韋萌等追思其德,於東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二月刊石立表以紀之。碑陰刻捐錢人題名及錢數,共三列。碑現存山東泰安岱廟。
《張遷碑》出土於明代初年,最早著錄見於都穆《金薤琳琅》。
《張遷碑》結體方嚴高古,寬舒茂密,用筆以方為主,筆致多變化,樸厚中有雄秀之氣。碑陰字較完好,筆意雄健酣暢,較之碑陽字靈秀可愛。
此碑為傳世漢碑中風格雄強的典型作品,歷來評價較高,清楊守敬《平碑記》說它在用筆方面 “已開魏晉風氣,此源始於《西狹頌》,流為黃初三碑(《上尊號》、《受禪》、《孔羨》)之折刀頭,再變為北魏真書《始平公》等碑。”
此拓本為故宮博物院藏明初拓本。“東裏潤色”四字完好。有寶熙等題簽,桂馥、郭紹高、汝蘭、陸士等跋六段,有褚逢春、汪大燮、翁同龢、陳寶琛等觀款,鈐“吳門葉香氏藏”、“葉氏秘笈”、“翁斌孫印”、“邱康祚”等印29方。
此碑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阮元《山左金石志》,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等書著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