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雲

張裕雲

張裕雲校長,碩士研究生,高級教師,重慶市校長聯誼會副理事,重慶市教育學會學習指導專委會副理事長,全國外語學校工作研究會副理事長。

簡介

張裕雲張裕雲

張裕雲校長,碩士研究生,高級教師,重慶市校長聯誼會副理事,重慶市教育學會學習指導專委會副理事長,全國外語學校工作研究會副理事長。榮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殊榮。

張校長1977年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英語系,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在英國伯明罕阿斯頓大學(TheUniversityofAston)現代語言系"英語專語教學"碩士研究生班學習,並獲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6月起任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校長。

張校長積極參加教學科研工作,撰寫了《新形勢下教師培訓途徑》、《淺析以單詞為重點的聽力教學》等多篇論文,並編譯或合著了《世界大災難》、《英語自考題解訣竅》和《英語自考聽力教程》等著作。

張校長先後獲得了重慶市中學骨幹校長,中國企業改革優秀人物100佳,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等榮譽稱號。

取得成績

1998年,重慶直轄一周年。張裕雲調任重慶外國語學校黨總支書記兼副校長。

張裕雲以成功實踐為基礎,科學整合重外40餘年教學成果,創造性地構建了“大外語教學體系”,融科學性、先進性、指導性、發展性等為一體:

特色理念。以“語音突破、辭彙翻倍、廣泛閱讀、興趣優先”為基本思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外語綜合素養為教學總體目標。

特色課程。以原版引進教材為主,選擇內容更加豐富的外語教材,力求與國外同齡學生的學習同步;按照語言“習得”規律,以開放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為主要方法,並通過網際網路、情景預設等方式開展教學;開設英、俄、日、法、德、西六個語種,並以“1+1”學習模式提供二外選修課程。

特色活動。以外國文學欣賞和外國影視作品欣賞為主要內容開設活動課程,使學生在學習外語的同時了解外國文化;以“外語文化周”為主要載體、以舞台劇和原聲模仿為主要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外語文化活動。

特色評估。以“全面考查、分類考察、階段側重”為原則建立了終結性測試體系,對學生評價更加全面、科學。構建多元化的語言能力評估體系,除傳統的考試外,率先採取了聽力、口語考試和模仿能力測試。

特色交流。以友好學校、AFS項目等為平台形成豐富靈活的國際交流機制。選送大量學生到國外學習或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接收外國學生並讓他們與本校學生共同學習與生活。

2003年,張裕雲任重慶外國語學校校長兼黨委書記。

2005年3月,重慶外語學校投資1.05億元與重慶育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收購重組“重慶英弗士外國語學校”。截至2009年,該校國有資產增值已超過2億元。

2006年,學校成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加拿大排名第一)“綠色通道”項目在西南地區第一個合作學校。

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讀書育人傑出校長。

2007年,學校成為英國劍橋大學在重慶市唯一人才“遴選中心”。

2007年被評為“直轄十年影響重慶教育的十大傑出人物”、重慶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優秀黨政領導、重慶市“十五”期間教育督導工作先進個人。

2008年,學校成為德國全球教育項目“學校:塑造未來的夥伴”在西南地區第一個合作學校。同年,與加拿大約克大學建立“直通車”人才輸送項目,與法國政府合作創辦重慶市首個“留學法國預科班”。

2008年被評為“中國當代卓越校長”、“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9年被評為“當代中國教育改革創新人才”、“重慶市勞動模範”。

知名學校校長

校長,在秦漢時期指的是下級軍官,後經演化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或其他辦學機構管理部門任命的學校行政負責人。另外還有不少人的綽號名為“校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