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群

張藝群

張藝群,1957年生於北京,中國書法家協會現任理事。中國美協會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大藝群 原名張藝群,號聞時,人稱金魚張,1957年生於北京。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屆藝術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辦公室主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外聯部主任、中國書協硬筆書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美協會員、北京芥子園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擁軍愛民促進會書畫院院務委員、廣東大學美術設計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客座教授、北京市通州區政協文史委員、中國五台山東台書畫院書畫師。
張藝群照片張藝群照片

社會活動:

2000年組織策劃由中國文聯主辦的首屆中國金彩獎和蘭亭獎;2008年1月,應邀隨中國書法代表團訪問埃及、摩洛哥、南非三國;2009年4月應邀隨中國書法代表團訪日,進行書法交流,為日本獲獎學生頒發蘭亭新星獎。

成就及榮譽:

書法個性鮮明,有大家之風範,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大展並獲獎。作品已被多家機構博物館所收藏。理論文章及作品在《文藝報》《中國藝術報》和《中國書法》雜誌等刊物上發表,並為中宣部、國家人事部、中國文聯設計“德藝雙馨”獎章。

媒體報導

藝海暢遊超然不群
——張藝群先生和他的書畫藝術
文/周志高
最近,張藝群先生將和極為同道一起舉辦書畫展覽,囑我為其作品寫一點介紹性的文字。我和藝群先生平素在藝術上志趣相投,不乏切磋交流,故而欣然命筆,即便有不當之處,想來以他的通達也不會在意的。
藝群先生出身藝術之家,其父張原先生是一位藝術修養全面、深受人敬仰的當代書畫大家。自幼受家庭薰陶,少年時期的張藝群即對書畫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表現出非同尋常的天賦。近年來,藝群對書畫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日漸步入藝術創作的佳境。
藝群先生曾供職於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和文聯資料室,在此期間曾成功參與組織了中國文聯主辦的首屆“文藝論壇”和文藝理論文章的評獎。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外聯部主任,中國美協會員,北京通州區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曾先後為國家人事部、中國文聯設計了“德藝雙馨”獎章,為中國美術館篆刻收藏印章,還為“神六”太空飛船搭載的《躍馬圖》篆刻“神六搭載印章”,並被國家航天中心收藏。繁忙的公務使他無暇將更多的精力提入到自己所鍾愛的藝術之中,藝群順其自然,對書畫純然是一種業餘的心態。這反倒使他能擺脫世俗的紛擾,真實自然的表達自己的本心,從而更趨近於藝術創作審美的本質。
藝群的書法,可歸於樸拙一路,富有金石氣息。對於傳統貼學他曾下過一番功夫,但最終還是確立從率意,質樸的時代非名家的書法遺蹟中吸取靈感和營養。他不是那種死守在一家基礎上,稍微做調整而成自我面貌的那種創作類型。一旦確定審美取向之後,他便會憑藉其國人的藝術領悟力,廣采博取,融會貫通,巧妙地畫出自家書風,是人似曾相識而又無法名言其所從來。在各種書體中,他最擅長行書,觀其所作,線條蒼勁凝練,造型平中寓奇,雖字字獨立,不相聯屬,而又顧盼照應,相映生趣,十分耐人尋味。
在繪畫上藝群主攻山水和花鳥,而最擅長畫魚,深得其父真傳。他非常注意表現金魚的活潑動態和優遊自如的感覺。著色以淡墨為主,稍稍施以朱紅,畫面宣有層次,呈現出玲瓏剔透的水墨效果。他曾為其所畫的《魚樂圖》題詩曰:“斜陽夕照水浮萍,魚兒私語話噥噥。水波掩映時聚首,悠然不見影無蹤”與此不難想見其清空虛靈的意境和超然物外的心態。與《魚樂圖》的恬適不同,他的山水和大多數花鳥作品多追求一種拙樸的趣味,參以書法用筆,其線條老辣,如萬歲枯藤,溝通刪繁就簡,注意留邊留角,造境古樸,渾然天成。在畫面構圖之外,他還精於裝裱,認為這是一幅完整藝術作品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頗具匠心的設計為畫面也增添了不少亮色。
於書畫之外,藝群還涉足文學,常將其所畫所思所感付諸文字,並時見報端發表,大多是追憶往事和描寫首都風物的隨筆,寄寓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對文化的深沉思索,充滿真情實感。藝群給人第一印象是人情練達,而真正走進他,便會感到他實在又是性情中人,這從他懷念周揚和劉炳森先生等老領導和故交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在我談及在他們身邊的一些往事時,曾動情之淚下,他還熱心於公益事業,曾將自己多年珍貴收藏捐獻給家鄉通州區博物館,並積極慷慨地為慈善事業募捐書畫作品,而他本人對這些卻很少提及,將其視作自己的本分,甘於奉獻,默默無聞。在藝群身上,人品和藝品自然的統一在一起,絕無俗氣和做作,實在難能可貴,當然這也是永無止境的,能否在更高層次上將兩者完美的統一起來將是決定他今後藝術發展的關鍵。
令人欣喜的是,藝群正當盛年,還在不斷進取,仰之彌堅,我們有理由相信並期待他取得更加令人矚目的成績。

書畫作品:

張藝群作品張藝群作品

張藝群作品張藝群作品
張藝群作品張藝群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