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昆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張藝昆,女,籍貫雲南劍川縣,白族,1983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琵琶專業,1985年——1986年到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師從著名琵琶教育家王范地教授,1998年畢業於雲南大學高校教師“文藝學”理論研究生班,現為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雲南藝術學院業餘琵琶考級主任。

主要藝術成就

2003年,指導琵琶專業學生章琦獲中國音樂家協會舉辦的“天華杯”全國青年琵琶比賽三等獎。
2008年,指導琵琶專業研究生楊冉、05級琵琶專業學生柴磊獲雲南省音樂家協會舉辦的2008香港國際藝術家音樂比賽雲南賽區器樂民樂類組一等獎。
2009年,指導琵琶專業學生重奏彝族四弦《石榴樹下》,獲雲南省教育廳舉辦的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
2009年,指導琵琶專業學生重奏的彝族四弦《石榴樹下》榮獲教育部舉辦的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表演類乙組三等獎。
2009年,指導琵琶專業學生重奏《送我一支玫瑰花》獲雲南省教育廳舉辦的雲南教育藝術展演一等獎。
2010年,作為主講教師參與省級特色專業“音樂表演”的項目建設。
2009年,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院級精品課程“少數民族器樂演奏”的項目建設。
2011年,論文《文化傳承與多元化教學是地方藝術院校音樂學科的生存之本》榮獲“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理論評獎”雲南賽區論文評選二等獎。
1998年琵琶協奏曲《土林之夢》獲雲南省新作品演奏一等獎。
2001年編輯雲南省琵琶業餘考級曲集。
2002年合作出版《影視語言論》一書,撰寫了《節奏的集合效應》、《音響要素解析》等文章。
2004年在中國音樂核心期刊發表了《跨越時空的對話——白居易詩<琵琶行>與琵琶獨奏曲<訴>》。
2004年出版發行了《歡樂琴音——少年兒童琵琶演奏多維教學法》一書。
為了讓更多的人欣賞到我們中國傳統樂器琵琶的美妙音樂,出版演奏了一盤CD、VCD琵琶獨奏曲集《玉落琵琶》。
從教十多年,指導的學生多次獲國家及省級獎。

業內專家及學生印象

隨張老師學習琵琶,在近四年的專業學習中,張老師的教學經驗和理論指導常常讓我茅塞頓開,這使我在學習上產生了很大飛躍。張老師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我們這些學生,她待我們如待她自己的孩子一般,總是充滿慈愛,無論學業或是生活都關懷備至,讓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
——音樂學院民樂系2002級琵琶專業學生顏潞
現在三年的大學生活過去了,我的專業技能和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都要感謝我的恩師張藝昆,是她的諄諄教導讓我在學習及生活中勇於面對遇到的各種困難及障礙。她有廣博精深地專業知識,對各個同學存在的問題都能進行細緻地分析,並不厭其煩的給予指導。在生活中,她經常對我們噓寒問暖,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我跟隨張藝昆老師學習琵琶已有十餘年,張老師是一位專業知識豐富、嚴格要求的老師,能對樂曲內容進行深入地剖析,善於引導我們對樂曲進行更好的二度創作。
——音樂學院民樂系2003級琵琶專業學生何麗
張藝昆教授多年來從事琵琶的教學和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她為在雲南普及琵琶藝術,不辭辛勞足跡踏遍了多少個州縣;她堅持開放的理念,走出去、請進來吸收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以提高琵琶的教學和演奏水平。她充分意識到雲南是個多民族的地區,是歌舞之鄉,有取之不盡的珍貴素材。為此,她堅持立足本地,努力使多民族的音樂元素,溶進豐富琵琶的教學、演奏藝術。在教學中,她潛心學習、鑽研優秀的傳統教學法,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總結,並付之於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音樂學院琵琶教育家、演奏家王范地教授
張藝昆教授善於思考,勤奮研究,在琵琶演奏上有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在琵琶專業教學上有著獨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辛勤的勞作換來了必然的豐碩收穫。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楊秀玉教授
張藝昆教授給我的突出印象是性情率直,為人真誠,與她的交往皆緣於琵琶專業的探討與學術的交流。在琵琶大賽中她的學生有不俗的表現,發表在學術期刊上視角獨特、頗有見地的論文,融入了全新思維與理論的專著都表現出她的勤于思考與鑽研,不斷開拓與進取。難能可貴的是,她更重視並投身於琵琶藝術在雲南地區的普及與推廣,並為此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首都師範大學王超慧副教授
來源:《雲藝院報》第123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