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正

張海正

張海正,男,生於1969年1月15日,青田縣章旦鄉坑口村人,現為青田石雕行業協會油竹分會常務副會長、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海正,青田石雕行業協會油竹分會常務副會長、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1969年1月15日出生在青田縣章旦鄉坑口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現定居於素有“青田石雕發源地”之美譽的青田山口鎮油竹村。7歲時,海正即開始自發臨摹石雕,15歲正式師從石雕藝人陳伯正學藝。兩年後,創作出處女作《神龜》即獲成功。1994年,其作品《呼喚》在浙江省首屆“東藝杯”鄉鎮企業優秀工藝品展平會上榮獲特等到獎。翌年,被評為浙江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時年26歲。 事業上的成就,給海正帶來了不少榮譽,同時,也把他與紛繁的社會拉得更近,他的生活中也多了一些原本沒有的喧鬧與煩瑣。但這些,並沒有使他迷惑,反而使他的頭腦越來越清醒。 對石雕藝術,海正總是顯得那么謙虛。他十分冷靜地給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定位:每與人談及,他都坦誠認為目前取得的成就正如他的年齡,還很年輕。 海正在把石雕作品創作時,始終未忘自己手中創作的是藝術上的突破。突破才能出新,才富朝氣,才能不滯,才有藝術生命力。 《老猴探河》是張海正1997年的作品。幾隻猴子欲過河採食,卻又不知河之深淺,其中一老猴智慧頓開,投石探河,雖屬異想天開,卻是猴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棕猴碧水,巧色施藝,更有渾然天成之趣,很有自然界賜予動物王國其樂陶陶情趣。儘管海正不忍割愛,《老猴探河》還是為杭州一賞石名家、《中國名石欣賞》一書作者蘇縉雲收藏。 富於生機活力,是海正作品的突出特點。以鷹為題材的《搏》,海正選取了一塊具有天然飄曳生風流韻若水紋理的石頭,巧琢成氣流,鷹翔於前,鷹的造型線條粗獷豪放,氣流線條飛雲有聲。在石雕作品裡,賦無形於有形,令其振聲可視,應是一種創新。《搏》通過這一藝術手法,更具神韻地顯示了雄鷹睥睨天下,搏擊無前的氣勢,整個作品無不奇巧天然,一覽之下頓有風雲生色,雄心振起之感。 1998年,海正以《道行》為名創作神龜,神龜竟生有眉毛、鬍子,花白相間,慈眉善目,神態可掬,頗似老者風範,奇趣無窮,實令人愛不釋手。1999年,正當跨世紀之時,海正以石雕唱了一曲《遍地黃金》,幾隻富有生氣的母雞與雄雞上領一群毛茸茸的小雞,啄食遍撒於地黃澄澄、金燦燦的穀子,寓意農家豐年有餘,吉祥如意。正因海正的作品充滿生機,充滿情趣寓意深刻,藝術性強。同年,作品《取經》獲金獎。《尋根》獲2001年“國石”精品展評比銀獎。近年,海正每有作品,都深得日商、台商的喜愛。 三十而立,張海正剛剛作了人生旅途的這一跨越。年輕的海正對待事業,是具有“零”字性格的人,他總覺得最好的作品應是下一個。與人相比,他似乎有點不顯山不露水,但他的腳步穩健踏實,藏有機鋒,他決意要用更好的下一個不斷為自己的藝術天地創造新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