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善譏張士德

採用旁敲側擊或尖刻的話挖苦他人的手段,稱為譏諷。譏諷也是一門藝術。選文中的張鳴善可謂譏諷的高手。他的一首詠雪詩:“漫天墜,撲地飛,白占許多田地。凍殺萬民都是你,難道是國家祥瑞。”表面上句句詠雪,其實是在諷刺張士德強命奪的行徑,其詞鋒銳利,含而不露,令張士德為之大慚,而不敢回擊。

原文

張士城①據蘇府②,其弟士德,攘奪民地,以廣③園囿。侈肆宴樂,席間無張鳴善則弗樂。一日,雪大作,士德設盛宴,張女樂,邀④鳴善詠雪。明善倚筆題云:“漫天墜,撲地飛,白占許多田地。凍殺萬民都是你,難道是國家祥瑞。”書畢⑤,士德大愧,卒亦莫敢誰何。

譯文

張士誠占據了蘇州府後,張士誠的弟弟張士德,搶奪百姓土地,用來擴大(自己的)園林。大肆揮霍設宴及娛樂,在宴席間如果看不到張鳴善就不高興了。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雪,張士德擺下了豐盛的宴席,設下彈唱的歌女,邀請張鳴善提筆詠雪。張鳴善提筆寫到:“(大雪)漫天墜落,直望田地飛去,白白侵占了那么多田地。都是你,凍死了千萬的百姓,(你)難道還能被稱做是國家的祥瑞之景嗎!”寫完之後,張士德感到非常慚愧,最終也不敢(對張明善)怎么樣。

注釋

選自明·蔣一葵《堯山堂外記》

①張士誠:元末豪強,曾一度在江蘇蘇州稱王,後為朱元璋所敗。

②蘇府:蘇州。

③廣:擴大。

④邀:邀請。

⑤畢:結束。

文化常識

說“作”。“作”是個多義詞。一、指“工作”。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二、指“興起”、“出現”。上文“雪大作”,意為出現大雪。又,《石鐘山記》:“如樂作焉。”三、指“激發”、“振作”。《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另外還作“起立”、“製造”、“寫作”等解釋。

啟示

委婉地批評比直接指責對方的錯誤更有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