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祠堂正廳

張家祠堂,建於明代中期,位於句容市後白鎮蘆江村,為明代南京雲南道御史張紳所建,作為張姓祖祠。 張紳就是句容張氏的一支,因家族發展壯大,而遷居蘆江村,建祠世代居住。 張家祠堂原有三組建築,共五進,中軸為家祠,左右兩廂為住宅。

建築形式

張家祠堂原有三組建築,共五進,中軸為家祠,左右兩廂為住宅。現僅存中軸第三進的一座廳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通長24米,進深11米,七檁,硬山式頂,屋頂坡度平緩。木結構以楠木為主,用料碩大,俗稱“楠木廳”。廳前後出檐較遠,達1.3米。兩山牆下部為青磚疊砌,上部砌空斗牆,並各有磚雕門窗,山牆沿屋頂坡勢貼砌磚制博縫。廳內立柱下有青石覆盆柱礎,柱頂作卷剎,構件的連線結構多採用形式簡單的斗拱、蜀柱、墊板,正中明間脊檁左右下側裝飾三角形的簡單木雕,其外緣置叉手,梁作月梁狀,主梁略有琴面,梁底沿邊刻雙線。斗拱外檐二攢一斗三升,內部梁枋間出單拱與重拱,不出挑,內外斗拱坐斗均刻花瓣狀,有方有圓,是這座建築重點裝飾的部分。地面皆用方磚斜鋪。

歷史沿革

張家祠堂建於明代,清末修繕過一次,一直完好保存到解放後,在以後的歷次運動中,前後各兩進和廂房被拆,只留下現在的第三進五間上廳。1995年和2004年省文物局、市文體局、後白鎮政府兩次撥款對其進行了維修,現已恢復舊貌,成為蘆江張姓祭拜祖先和民俗文化活動的場所。

地理位置

地址: 江蘇句容市後白鎮蘆江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