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大鯢

張家界大鯢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名稱。去年12月,“張家界大鯢”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是指在特定地域、土壤、水質、氣候、生產技術、工藝條件下的,經核准以地理名稱命名的產品。

去年12月,“張家界大鯢”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是指在特定地域、土壤、水質、氣候、生產技術、工藝條件下的,經核准以地理名稱命名的產品。
一、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名稱
張家界大鯢
二、保護的範圍
保護的產地範圍為:湖南省張家界市,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即永定區和武陵源區,慈利縣和桑植縣。
三、張家界大鯢的歷史和現狀
(一)歷史淵源
張家界市歷史悠久,原名大庸,是古代大庸國所在地。商周時期地屬荊楚,春秋戰國為楚之黔中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置郡縣,在澧、沅流域建立了現今湖南境內第一個行政區黔中郡,為當時全國三十六郡之一,今張家界市兩區兩縣均屬其所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張家界市全境解放,大庸、桑植兩縣則於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屬永順專區管轄,後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區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而慈利縣一直到1988年都屬常德專區管轄。1988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在張家界地區成立了地級市大庸。因“大庸”之名遠不及境內所轄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的知名度高,1994年4月4日,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2008年,張家界總人口達到163.95萬,總面積為9563平方公里,市政府設在永定區。
張家界人傑地靈,物化天寶,多民族悠久的歷史、古樸的民俗和特異的風情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文化畫卷。張家界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土家族、苗族、白族同漢族及其它少數民族共同創造了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這塊聚天地之靈氣,攬日月之精華的人間仙境,千百年來更是哺育出數以萬計的精英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賀龍。
張家界是生物資源的寶庫,境內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5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藥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等;珍稀野生動物有大鯢、獨角獸、蘇門羚、華南虎、雲豹、獼猴、靈貓等。
境內特產十分豐富,有大鯢產品、“三寶一絕”,葛根等。
大鯢在地球上的生長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億五千萬年以前,有“活化石”之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具有極高的學術科研價值,同時也具有極高的醫用,食用等經濟價值。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自然環境的破壞,非法捕殺、走私販賣大鯢,加上野生大鯢資源再生能力差等原因,野生大鯢資源量急劇下降,面臨資源枯竭的危險。為此,湖南省人民政府於1995年成立了湖南省張家界省級大鯢自然保護區,1996年,國務院以國函[1996]113號檔案確定建立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張家界野生大鯢資源及其棲息環境。
為了挽救大鯢這種神奇而瀕臨滅絕的保護動物,張家界當地的人民民眾參考前人留下的寶貴資料,又開始了漫長而艱巨的人工養殖大鯢相關研究。大鯢在張家界民間飼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它是長江流域的一個品系,它是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張家界獨特的砂石岩林地貌、適宜的氣候環境、豐富的餌料資源、優良的水質條件及悠久的養殖習慣,生產出了具有極高營養價值、口感獨特、品質優良的張家界大鯢。
(二)現時狀況和效益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張家界市委、市政府依託原產地大鯢資源、生態環境和豐富的餌料及優良水資源優勢,實施 “以大鯢特色養殖富民強市”、“合理開發利用促進大鯢資源保護”戰略,將大鯢產業作為扶貧攻堅核心工程和全面建設張家界小康社會的重點產業來抓,成立了張家界大鯢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制定了張家界大鯢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根據張家界的地型地貌、氣候環境和水資源條件,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因地制宜布局張家界大鯢養殖區域,已在桑植縣、慈利縣、永定區和武陵源區的15個鄉鎮建立商品大鯢養殖中心,在張家界市經濟開發區正在修建張家界大鯢綜合利用基地。
目前,在張家界市轄區已有馴養繁殖許可企業20餘家,其中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有2個大鯢經營利用許可證,1個大鯢展覽經營利用許可證,公司委託代理馴養戶320餘戶。全市儲存大鯢資源15.3萬餘尾,年產大鯢幼苗10萬餘尾,年銷售子二代大鯢4.9萬尾,創產值2.5億元。
隨著近年來張家界大鯢養殖產業的發展,張家界大鯢已經逐步成為張家界旅遊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大鯢產業也逐漸成為了張家界旅遊產業的有力輔助產業之一,是張家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張家界大鯢資源具有稀缺性、獨特性等特點,其產品正在成為張家界高端的旅遊紀念品。張家界市委、市政府依託張家界旅遊資源,著力將大鯢打造為張家界新的名片。
(三)張家界大鯢知名度
在張家界20餘家大鯢養殖企業中,張家界金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從事大鯢馴養繁殖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其大鯢養殖技術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商品大鯢養殖環境優美,培育出的張家界大鯢品質優良。為了進一步推廣張家界大鯢,該公司藉助中央一套《科技博覽》、二套《財富故事會》《理財熱線》、七套《每日農經》《致富經》和《聚焦三農》、十套《人與社會》《百科探秘》,日本朝日電視台等國內外多家媒體對張家界大鯢進行了專題報導,在國內外反響巨大,掀起了一股大鯢保護和養殖的熱潮,公司創始人王國興先生也被央視媒體尊稱為“中國娃娃魚之父”。
四、張家界的質量特色
張家界大鯢肉質細嫩、鮮美、風味獨特。大鯢肉組織柔軟,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等特性。
(一)感官特色
1、外形特徵。張家界大鯢養殖技術完全模擬大鯢生活自然條件,遵循大鯢生活習性,並未馴化大鯢冬眠的習慣,在冬眠期間大鯢能夠有效的利用掉身體內囤積的脂肪,因此張家界大鯢整體外觀體型比較健壯,無肥胖感。
2、口感滋味特徵。由於張家界大鯢肉脂肪含量較低,使其肉質細嫩、鮮美、風味獨特,無油膩感。
(二)理化特徵
張家界大鯢鮮肉中:含水分≥75%,蛋白質≥10%,必須胺基酸≥3%,脂肪≤5%。
(三)與其它大鯢的區別
其他地方生產的大鯢或肉粗、或脂肪含量高,甚至諸般缺點兼而有之。
1、張家界大鯢肉與其他原產地大鯢肉中蛋白質含量比較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物質。蛋白質含量的高低是評價食物營養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張家界大鯢肉與其他遠產地大鯢肉相比較,其蛋白質含量略高,這與張家界良好的自然養殖條件和豐富的大鯢養殖餌料是密不可分的。
2、張家界大鯢與其他原產地大鯢肉與尾部油脂比例
健康的人體,其肌肉與脂肪組成比例十分合理,脂肪含量過高,也就是我們熟稱的肥胖,會引起許多的疾病,危害人體的健康,脂肪含量過低,會造成人體低血脂,耐飢餓能力下降,同樣影響人體健康。健康的大鯢和健康的人體一樣,其肌肉和脂肪的組成比例必須在一個範圍內,根據大鯢解剖學研究,大鯢的脂肪幾乎全部堆積在大鯢的尾部,因此,可以根據大鯢尾部油脂的重量來評價大鯢脂肪的含量。在對大鯢進一步的健康學研究表明,健康大鯢肉與尾部油脂的黃金比例在14.5-15.5之間,在對各原產地大鯢抽樣研究發現,張家界大鯢肉與油脂比例十分合理,明顯優於其他原產地大鯢。
3、張家界大鯢與其他原產地大鯢生長速率比較
一般商品大鯢的養殖周期為三年,即從大鯢卵孵化開始計算,必須養殖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時間才能作為商品大鯢進入市場流通,如時間過短,大鯢的體型和體重會達不到作為商品大鯢出售的標準,當達到一個養殖周期後,由於養殖方法和養殖環境的不同,不同產地的大鯢在大小和重量上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我們針對廣大養殖戶最關心的重量問題,對不同產地三年齡大鯢進行了抽樣分析,結果表面張家界三年齡大鯢在體重上要略高於其他產地,表明張家界大鯢的生長速率較快。
4、張家界大鯢與其他原產地大鯢受精率和幼鯢成活率比較
精子活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受精率的高低,而精子活力的高低又由雄性個體的性能力決定,是雄性個體是否健康以及強壯程度的一個重要表現。對於大鯢養殖產業,培育健康的後代,是大鯢養殖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因此選擇優秀的種鯢至關重要,在大鯢的繁育過程中,受精率和幼鯢成活率是反應種鯢質量的重要指標,優良的種鯢直接決定了養殖得到的商品大鯢的質量,通過比較不同產地大鯢的受精率和幼鯢成活率,我們發現,張家界大鯢繁育過程中受精率和幼鯢成活率都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