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本市最大的綜合性二甲醫院,是蘇大附屬醫院,是上海中山醫院的技術合作中心,是南京醫科大學、江蘇大學、南通大學、徐州醫學院的臨床教學醫院。醫院設有腫瘤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骨科、婦產科、新生兒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口腔科。

基本信息

醫院介紹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本市最大的綜合性二甲醫院,是蘇大附屬醫院,是上海中山醫院的技術合作中心,是南京醫科大學、江蘇大學、南通大學徐州醫學院的臨床教學醫院。骨科、婦科是蘇州市重點專科,腫瘤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骨科、婦產科、新生兒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口腔科是張家港市重點建設專科。

醫院年門急診病人60萬餘人次,出院病人2.7萬餘人次。在職職工1045人,其中衛技人員892人。醫院人才結構合理,擁有蘇州市名醫1人,張家港名醫5人,市優秀學科帶頭人13人,高級技術職稱135名,醫學碩士24名,醫學博士3名。

醫院技術水平領先,開展了頸、胸、腰椎前後路手術、關節置換術、斷指再植和手指再造術、腹腔鏡下普外科、婦科的多種微創手術、肺癌的全肺切除和支氣管袖型切除、食道上段癌的根治、經尿道前列腺、膀胱腫瘤電切電汽化術、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冠狀動脈造影術、永久型人工心臟起搏器埋置術、肝腎囊腫、腫瘤的各種介入治療、超聲乳化治療白內障、ERCP等技術項目,有多項獲得江蘇省衛生廳醫學新技術引進獎、蘇州市“雙杯”獎、張家港市科技進步獎。

近年來,醫院十分注重“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建立了公示制度、醫患溝通制度、一日清單制度、院內外行風監督制等一系列服務內容,使醫院的每一項醫療行為都置於病人的監督之下。醫院先後獲得省行風建設先進集體、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省級“巾幗示範崗”明星崗、蘇州市張家港市文明單位、張家港市十佳誠信建設示範視窗。

新建的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總投資6.5億元,占地180畝,總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其中醫療綜合大樓主樓為16層建築,裙樓為3層建築,主要安排門診、急診、急救、醫技、手術、科研、行政辦公用房。輔助用房約2.1萬平方米,為感染科、高壓氧艙、直線加速器用房以及食堂、宿舍用房。共設28個病區,總設定床位1058張。

主樓的一層至三層及三層裙樓是門診與醫技科室、手術室。門診中廳設定4台扶梯,可以直達各診室。在各醫技部,治療腫瘤的高能直線加速器、1.5T核磁共振、16排、單排、4排三台快速螺鏇CT、4台DR、DSA、高壓氧艙、多台高檔的心臟彩超和腹部彩超等先進醫療設備一應俱全。有投資1500萬元,配備齊全,高度淨化的手術室15間,開展各類重大高難度手術所需的硬體設施與國際接軌。

四樓至十六樓為病房,分別為神經外科、骨科、手足外科、燒傷整形科、胸外科、普外科、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腎內科、血透室、泌尿外科、肛腸外科、心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腫瘤科、特需病區、血液科和內分泌科。南側除每個病區一套特需病人病房,北側設普通的三人病房。病房內所採用的是進口PVC地面,地面材料及牆面材料都通過環保監測。熱水直達每個病房。病房條件基本達到賓館化。十六樓為特需病房,套間、衛生間內裝有呼叫器。

新醫院建有高效的HIS、PACS、LIS電子病歷、診間系統等現代化信息網路,實行全院掛號、就診、檢查、交費、查詢一卡通服務。新醫院還設定了小車軌道物流系統,是全國第二家採用現代化物流系統的醫院。建有獨立的特需門診、兒科門診、體檢中心、急救中心、家庭化產房,門診實行分區域候診,電子叫號就診檢查,導醫和分診分布各個診區。新醫院設有停車泊位700個,綠地率達57.1%,是一座全新的生態化、智慧型化、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一流的綠色醫院。

科室設定

內分泌專科肛腸科針灸推拿科燒傷整形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皮膚科
婦產科麻醉科腦外科腎內科檢驗科超聲科眼科
中醫科急救中心呼吸內科消化內科骨科影像中心腫瘤科
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神經內科普外科血液科心內科兒科
內鏡中心手足外科乳腺甲狀腺外科感染性疾病科病理科

科室介紹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內分泌專科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張家港醫院內分泌科是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醫學院、南通醫學院江蘇大學、徐州醫學院的教學基地。是張家港市重點發展科室第三梯隊學科。擁有住院床位數30張,其中包括重症監護病床2張。人員結構合理,有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5人,住院醫師2人。專科年門診量在12000人次,年出院病人1000人次。

科室擁有數台胰島素泵、血糖監測系統、心電監護系統等先進設備。對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的常規治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昏迷、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甲亢危象、垂體危象、腎上腺危象的搶救擁有獨特自己的見解和方法。

科室注重臨床治療和科研的協同發展。在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方面,我們以預防為主,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的宣講,量化各個指標,從第一預防的角度來引導患者,從而降低本地區的發病率;對於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我們積極控制血糖,降低各種急性和慢性併發症,並做好患者的回訪工作,以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在甲狀腺疾病的治療,積極與上級醫院交流,做好臨床治療和病理基礎的結合,從根本上治療疾病,為患者帶來福音。在其他內分泌的疾病治療方面,我們追求創新,力求達到三級醫院治療效果。科研上,我們與上海瑞金醫院、蘇大一、二附屬醫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積極合作,每年發表多篇論文,積極申請課題,為醫學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肛腸科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張家港醫院肛腸科是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醫學院、南通醫學院、江蘇大學、徐州醫學院的教學基地。是醫院特色專科之一,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擁有10張床位,承擔門急診任務;科室人員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傳統的理論方法來診斷治療肛腸外科的各類疾病,對於單純性外痔、皮贅和皮膚性病,門診隨治隨走,對於內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瘺、直腸脫垂、直腸息肉、骶尾部腫瘤、外傷性或先天性肛門畸形、缺損、狹窄、結直腸炎、結直腸潰瘍等炎症性腸病,肛周濕疹、搔癢症等肛門周圍皮膚病,均能夠明確診斷,有效治療。採用掛線術治療高位複雜性肛瘺,置管引流一次性治療肛門膿腫,皮瓣轉移填充治療肛門皮膚缺損、肛管直腸狹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門功能,達到徹底治癒,且病程短、痛苦小。採用中西醫結合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結直腸炎、直腸潰瘍,臨床效果好。便秘是現代肛腸外科關注的重點,也是困擾廣大病員的一系列疾病的臨床症狀,目前科室對於出口梗阻性的病因治療,如直腸前竇、會陰下降、盆底痙攣、恥骨直腸肌綜合症以及慢性輸型便秘採用手術治療,物理方法和中醫中藥相結合,全程規範治療收到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特別是科室採用PPH混合痔環狀黏膜切除術,住院僅需3天,療程短,療效好,無痛苦。

科將引進進口無光纖肛腸鏡直視下檢查治療,更快速、方便、可靠。年住院病人200多人次,手術病人近200人次,經驗豐富,社會反響較好,全體工作人員將以飽滿的熱情,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腦外科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張家港醫院腦外科自1986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醫療條件和技術水平突飛猛進,是市級重點科室之一,是南京醫科大學、南通大學、江蘇大學、徐州醫學院的教學基地。有優秀技術專家和技術骨幹多名,其中科主任、主任醫師劉惠祥為張家港市優秀技術骨幹,科室人員結構合理,技術力量雄厚,現有普通病床42張,重症監護中心(ICU)床位10張,年收治各種腦外科病人1600多人次,手術400餘例,能完成各種顱腦外傷的開顱手術、顱骨成形術、腦積水腹腔引流術、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顱內動脈瘤夾閉術、各種類型的腦腫瘤切除術等。特別是重症顱腦外傷的救治是該科的一大特色,在周邊市、縣中處於領先地位。顱腦外傷發病率高、病情複雜多變、救治難度大、專業性強,全市的重症顱腦外傷病人幾乎全部集中在該科救治。經過多年的總結和不斷的學習,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搶救程式。特別是ICU的建立,亞低溫治療和顱內壓監護技術的開展,極大的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近幾年來,腦外科不斷加大青年人才的培養力度,先後選派8名青年醫生在蘇州、上海南京等各大醫院學習進修,4名醫生完成了碩士研究課程班的學習。2004年該科參加了國家十五攻關課題—— 《自發性腦內血腫的微創治療》的協助研究,2005年,該科又參加了華東地區顱腦外傷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微神經外科的臨床套用研究,目前課題進展順利,受到了上級科研單位的高度評價。該科手術監護設備先進,巨資購置了德國萊卡MS-2手術顯微鏡、手術影像工作站、手術動力系統、Doro手術頭架、ERBE和蛇牌單雙極電凝器、美國惠普多參數監護儀、美迪特2型冰毯降溫儀、鳥牌同步呼吸機美國產攜帶型血氣分析儀、顱內壓監護儀等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醫療設備。不斷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先後進行了數十例腦動脈瘤的夾閉術、各種顱底腫瘤切除術、高血壓腦出血的顯微手術治療、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摘除術、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術、各種椎管腫瘤切除術等,這些項目均填補了本市空白,達到了三級乙等醫院的水平。在提高醫療技術的同時,該科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意識。先後榮獲江蘇省青年文明號、蘇州市新長症突擊隊、蘇州市巾幗文明崗等稱號。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是張家港市的重點專科,是集臨床醫療、教學、科研為主體的綜合性病房,現有主任醫師一名、副主任醫師三名、主治醫師二名、住院醫師四名和多名高年護士組成,技術力量比較雄厚,是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通醫學院、徐州醫學院等大學的帶教科室,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帶教經驗。

對消化道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肝硬化腹水、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和膽石症保守療法有獨特之處,對消化道腫瘤的檢查和晚期腫瘤的支持療法有獨特之處。對其它一些食道、胃腸道、肝膽胰的診斷和治療有獨特之處。

本科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Olympus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電子十二指腸鏡,有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機、血糖監測儀等先進設備。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骨科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張家港醫院骨科是張家港市醫療、教育、研究中心。成立20餘年來,救治了大量骨傷及骨病患者,目前已成為蘇州市醫學重點專科。現擁有床位120張,60多名醫務人員,其中主任醫師4名,教授、碩士生導師1名,副主任醫師6名,主治醫師6名,住院醫師6名。專科年門診量在15000人次,住院病人2200人次左右。

目前骨科分設脊柱、關節、手足外科等三個治療中心。脊柱外科開展了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症、椎管狹窄症、頸椎骨折脫位、胸腰椎骨折脫位、脊柱結核、腫瘤骨盆骨折及複雜髖臼骨折的手術治療,骨折疏鬆性椎體骨折的微創治療。關節外科開展了全髖關節置換、全膝關節置換,利用多種方法治療股骨頭壞死、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開展了膝關節鏡下微創治療膝關節內疾病如半月板損傷、關節內韌帶損傷等等。手足外科開展了斷肢、指再植及重建,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科室臨床診療水平在同級醫院中處於領先地位。近年來先後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三項,蘇州市科技攻關杯獎四項,張家港市科技成果獎八項。

科室注重專業學科建設,常年與上海長征醫院、長海醫院、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第九人民醫院、華山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市鼓樓醫院、市立醫院等省內外知名醫院保持技術交流。對骨科危重病、疑難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脊柱、關節疾病、骨關節創傷性疾患的診治方面,充分發揮本科室人才、技術優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獲得了業界和社會各方面的讚譽。

口腔科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張家港醫院口腔科是張家港市重點建設專科,是南京醫科大學、南通大學、江蘇大學、徐州醫學院的教學基地,是張家港市牙防技術指導中心。年門急診18000多人次,住院病人300多人次,手術200多人次,科室設施先進,具有國內先進的口腔綜合治療椅17台,口腔全景X光機等,設有治療室、技工室、X光室種植中心及口腔科病房,為本地區一流的口腔科。

口腔科具有雄厚的醫療技術力量,有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1名,其中科主任丁衛華為張家港市優秀技術骨幹,科內醫務人員均來自大中專院校,經專業化、規範化培訓,具有高超的醫療技能和良好的醫德醫風。

口腔科除了正規開展拔牙、補牙、潔牙術,還常規開展牙齒不齊的矯正、烤瓷牙、種植牙,口腔頜面外傷急救,面部畸形的整復,口腔頜面部腫瘤的診治等,所有器械均為一人一用一消毒,符合消毒隔離要求,能滿足各類口腔病人醫療及保健需要。口腔科將以德立業、以技興業,竭誠為大眾服務。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張家港醫院神經內科是張家港市重點發展科室第一梯隊學科。擁有住院床位數40張,其中包括重症監護病床3張。人員結構合理,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2人。專科年門診量在9800人次,年出院病人1500人次。

科室注重學科建設,常年與上海華山醫院、仁濟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蘇州大學附屬一、二院等醫院神經科有業務交流。對神經科危重病、疑難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高發病腦血管病的防治方面,本科室充分發揮本地區人才和設備的優勢,開展了集預防、治療和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診治技術,每年為大量的腦血病人的康復作出巨大的努力。

科室主要的診治設備有16排CT、MRI、MRA、CTA、DSA、TCD、血管彩色都卜勒、腦電圖肌電圖、腦功能康復儀和肢體功能康復器械等。

科室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先進的診治技術,包括有頸動脈支架植入術、急性腦梗塞的動靜脈溶栓術、腦出血的微創引流術、神經中央監護系統、動態腦電監護及肌電圖檢查等。其中雙側側腦室引流+腦脊液持續引流治療重症腦室出血技術榮獲2005年蘇州市科技進步“雙杯獎”。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和腦梗塞動脈溶栓術是在蘇州地區首家開展的醫院,目前為止已治療了數十例病人,均獲得良好的效果。

兒科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張家港醫院兒科是張家港市的兒童疾病診治中心,是南京醫科大學、南通大學、江蘇大學、徐州醫學院的教學基地,擁有優秀技術專家和技術骨幹多名,其中主任醫師朱全發為張家港市名醫。技術力量雄厚,並建設有自己的專業特色。擔負著張家港周邊地區兒童醫療、保健、預防及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南通大學等醫學院校的教學任務,年門診、急診7-8萬人次左右。目前設有普通兒科和新生兒二個病區,實際開放床位有60餘張,年住院病人3000多人次。擁有多台多功能暖箱及嬰兒輻射搶救台、美國VIP小兒呼吸機,多參數監護儀及經皮測黃膽儀、微量注射泵等先進設備,為成功搶救危重患兒奠定了基礎。目前,兒科各專科建設已日趨完善。

新生兒無陪護病房是張家港地區唯一的新生兒治療中心,自開設以來已成功救治近二千名新生兒,對新生兒疾病診療積累了較豐富臨床經驗,尤其對新生兒黃疸、破傷風、敗血症、溶血病、硬腫症、缸氧性腦病、低體重早產兒及危重搶救有較高診療水平。

兒科呼吸專業組採用全國兒科哮喘病防治協作組最新制定的GINA方案引用空氣壓縮泵、兒童儲物罐霧化吸入藥物等分級治療哮喘病,同時還專門為哮喘患兒及其家長開設了哮喘之家,定期義務傳授哮喘的防治知識,使哮喘患兒真正做到了全球呼吸道規範化管理。

兒科神經專業組、智測門診開展智力測定、注意測定(多動症)、氣質評估、社會適應能力評估、孤獨症測試等項目,並對多動症等進行干預、治療,規範系統治療癲癇、腦癱等疾病,對提高張家港市青少年人口素質起到積極作用。

兒科血液專業組加強與上級醫院合作,規範診治兒童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症等血液系統疾病。

醫療設備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螺鏇CT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16排CT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CR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核磁共振

專家介紹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蔡斌
蔡斌
男,主任醫師,南通大學兼職副教授。1987年畢業於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從事臨床、教學工作20餘年,對內科疾病的治療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參與了許多重大疑難疾病的搶救。尤其對神經內科疾病的診斷、治療有獨特見解。開展了腦血管造影、腦血栓動脈內溶栓治療、血管內支架成形術、各種神經痛的神經阻滯新療法:如頭痛、頸、肩、腰腿痛、並節痛、皰疹後神經痛、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及骶管治療等。

蔡德峰
男,副主任醫師,1987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一直從事針灸臨床工作,熟練掌握針灸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治療:1、神經系統疾病如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周圍性面癱、三叉神經痛、糖尿病性末梢神經炎等;2、軟組織疾病如頸、肩、腰腿痛;3、泌尿系統疾病如尿瀦留、慢性前列腺炎等;4、五官疾病如慢性鼻炎、顳頜關節紊亂症等;5、婦科疾病如痛經等。

常藕娣
女,主任醫師,1977年畢業於蘇州醫學院,一直從事婦產科工作,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婦產科各種疾病、疑難病診療水平較高,對各種重危病人搶救熟練,尤其對不育症、內分泌失調有獨特見解及治療方法,並具有豐富的產科工作經驗。

醫療糾紛事件

10天內,兩名掛水者意外死亡
事發張家港,一名是4歲男童,一名是53歲老人
目前當地衛生局已成立調查組,藥水被封存送檢
夏先生家住張家港市區百橋花園,2010年11月28日,4歲的兒子夏臣森出現嘔吐、低燒等不適症狀,當晚送到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後稱“是感冒,沒什麼問題”,並掛水治療。不料掛水中突發意外,孩子搶救無效死亡。而在11月19日,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就已經發生了一名53歲的老先生在掛水後死亡的悲劇。
10天內兩患者掛水離奇死亡,死者家屬均對這個結果難以接受。目前,4歲孩子所掛的藥水已被送檢,主管部門已成立調查組介入處理此事。53歲老先生屍體則已經火化,進入醫療鑑定程式。

悲劇一:掛水中喊“肚子疼”4歲男童沒救過來
夏先生稱,兒子夏臣森2010年11月28日上午出現嘔吐症狀,且有些低燒。家人以為是小毛病便沒送診,晚飯後孩子又出現嘔吐症狀,他趕緊和妻子將孩子帶往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當晚9點多到醫院後,是急診兒科一位女醫生接診的。”據夏先生介紹,那名女醫生聽診並查看了喉嚨,自己詢問孩子有什麼問題,對方稱沒事。驗血報告出來後,他再次詢問,“醫生說血沒問題,下的結論是‘胃腸性感冒’。”
夏先生說,醫生開藥給孩子掛水,只開了一天的量,一大一小兩袋藥水。當時孩子先掛的是小袋藥水,剛掛了三分之一不到,兒子突然喊“媽媽,我肚子疼”。夏先生第一時間停了孩子的點滴,本想扶孩子到主治醫生那裡去,但走著走著孩子的身子開始往地上趴。“老婆連忙抱著孩子,我提著點滴,去找醫生。這個過程中發現孩子在翻白眼,我們直接奔向急診兒科對面的搶救室。搶救醫生還把我們的點滴打開繼續掛,說‘掛了沒事的’。”
“醫生先給孩子輸氧,可孩子吐不過氣來……”據夏先生的妻子說,隨後醫生又將孩子轉到搶救室內的小房間進一步施救。看到電子檢測儀上的心跳時斷時續,她和丈夫及聞訊趕來的公公分別使勁搓孩子的肚子、手、腳,“一個小時過去,孩子身上的皮都被我們搓破了。” 當晚11點半左右,夏臣森經搶救無效死亡。
悲劇二:掛完水出來老人超市前突然倒下
據夏先生的親屬透露,2010年11月19日,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已發生一起患者掛水後死亡的悲劇。“那是一名53歲的老先生,掛水後剛出來便倒下了,也是搶救無效死亡。”隨後,記者從網上找到了死者家屬發的帖子。
發帖人稱,她爸爸今年53歲,平時身強體壯。11月17日有點發燒,就去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做檢查,當時心電圖、X光、胸透等都做了,一切正常。因為想好得快點,就開始掛鹽水。“就在19日的中午,我爸就出事了。”
發帖人說,當她趕到醫院向院方討要說法的時候,沒人理她。很快,她的家人等都趕來了,同時趕來的還有警察以及醫院的保全。不久醫院的領導出來,說已經和衛生局的領導溝通好,晚上6點半在醫院的行政樓和他們談。
根據發帖人的敘述,在家人、衛生局、院方三方溝通中,衛生局的人問院方有沒有做全面檢查?是否有問題?院方的人對於後一個問題遲遲不能作答,後來才說有支氣管炎,“可是這不能作為我爸爸死亡的原因吧?”交涉無果後,放在門診大廳的父親屍體被院方安排人員強行推走。 據目擊網友稱,這名掛水死亡的老年患者,是在掛完水出來走到醫院超市前突然倒下的。

最新進展:當地衛生局已成立調查組介入處理
張家港市衛生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第一人民醫院發生患者掛水出現意外死亡一事,他們已及時啟動追究程式,成立調查組介入調查處理。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了解,夏臣森出事那天,有20多名孩子掛水,偏偏夏臣森出了意外。因事發突然,孩子家長接受不了,他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調查正在進行,尚未醫療鑑定,還難以解釋究竟是何因。據該負責人透露,他們已要求第一人民醫院加強內部管理,以及加強對醫生的教育,“待調查結果出來後,我們將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