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屯鄉

張安屯鄉

張安屯鄉是雲南省馬龍縣轄鄉。地處馬龍縣城西北部,鄉政府駐地小河村距縣城28公里,距曲靖市23公里,東與開發區西山鄉接壤,北與霑益縣大坡鄉毗鄰,西南邊連線王家莊鎮,地處馬龍縣、開發區、霑益縣(區)三縣交界處。國土總面積70.46平方公里,境內海拔1914—2222米,年內平均氣溫14.40C,比全縣年平均氣溫高出10C,無霜期246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森林覆蓋率33.3%,小區溫熱氣候明顯。全鄉轄3個村委會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908人。張安屯乃古代片村名;明代屯軍之時;以姓氏命名。地處地殼海底運動形成的衝擊溝地帶;地貌破碎,境內只有一條季節河—一西河,流域面積6785公頃,屬珠江水系。

基本信息

概況簡介

張安屯鄉安屯鄉
全鄉幅員62.5平方公里,轄張安屯、中屯和小屯3個村委會,24個村民小組。2002年全鄉總人口 2440戶9670人,其中農業人口2342戶9326人,非農人口98戶344人,有苗族21戶75人。人口密度155人每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 17427畝,其中水田 11513畝,旱地 5914畝,人均占有耕地1.91畝,旱地為坡地;可謂六分田三分地加一分坡。土壤類型為壤土(水稻上),水稻產量高,米質好。有不同等級的公路7條,總里程46.1公里,其中縣鄉公路1條11公里;均為土路。全鄉有水利工程32件,總庫容556立方米,有效蓄水量 490萬立方米,其中有小型水庫一件。

全鄉總耕地面積10698.26畝,其中水田6967.64畝,旱地3730.62畝。烤菸和水稻為該鄉的兩大支柱產業。張安屯鄉因其特殊的土質、水源和小區氣候,其生產的水稻具有米粒色澤雪白微青、粒大質軟、味香口感好、隔夜不硬、富粘性,蒸煮時間短的特點,深受歡迎.

2004年,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2634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420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1281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1341元,地方財政預算收入165.15萬元,一般預算支出137.94萬元。鄉信用社累計發放貸款506萬元,各項存款餘額為1024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24萬元;各項貸款餘額為358萬元。

氣候條件

張安屯鄉張安屯鄉
氣候類型

張安屯鄉屬季風氣候型,年平均氣溫13.6℃ 。最高海拔2496.4米,最低海拔1772.2米。日照豐富,年平均降水量991.5毫米。

氣候特點

張安屯鄉氣候具有四季不分明,乾濕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署;乾同季,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

行政規劃

張安屯鄉張安屯鄉

張安屯鄉下轄3個行政村:

張安屯村
小屯村
中屯村

農業經濟

張安屯鄉張安屯鄉
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玉米蠶豆豌豆大豆烤菸、水果等。烤菸和水稻為兩大支柱。鄉鎮企業以商貿、運輸和飲食服務業為主。

2002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044萬元,漁業總產值 126萬元。

糧食總播種面積 16007畝,總產3176噸;人均產量328.4公斤;種植烤菸4000畝,收購49 2萬公斤,實現產值 506.5萬元;有林地面積 29194畝。

森林覆蓋率39.16%;實現鄉鎮企業總收入561萬元;實現利稅6萬元;有從業人員 261人。財政總收入 142.92萬元,總支 301.61萬元,全鄉經濟總收22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8元。

特色產品

張安屯鄉張安屯鄉水稻種植
一、優質稻
張安屯鄉光、熱、水、土自然條件優越,境內有優良的小區氣候,有“魚米之鄉”美譽,是縣內最具開發潛力的優質米基地。鄉內優質稻具有生長期短,株高桿壯、穗長粒多特點,米質優良,米粒色澤雪白微青,粒大,質軟,味香,口感好,隔夜不硬,富粘性,蒸煮時間短,以其獨特的品質深受縣內及周邊縣、區市場的歡迎。這裡生產的沾粳9號、12號,合系28號、35號等優質大米香飄縣內外,形成了一定品牌效應,一大批農民靠發展優質稻走上了致富路。

從2001年開始,全鄉又引進種植市場前景較好的“軟米”類型—一滇粳優1號,米質介於糯性與黏性之間,具有秈粘型,米飯滋潤爽口,冷卻後不變硬,不回生,富有光澤的特性。近幾年由於抓住“中秋”‘國慶”兩節市場,每公斤的價格都在2.5元左右;且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廣闊。現在,優質稻種植已經成為全鄉繼烤菸之後的又一支柱產業。 

二、稻田養魚
鄉內稻田養魚投入成本低、收效大、見效快,稻魚共生共利,雖出自稻田而無泥腥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污染,屬“綠色食品”,營養十分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張安屯鄉自1998年開始發展稻田養魚,採用稻、溝、魚壟式栽培模式稻田養魚,從2002年實施‘千畝稻、百斤魚”工程,至2003年,全鄉稻田養魚面積已達1000畝,畝利潤超150元,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化養殖,逐步成為全縣的稻田養魚基地。

張安屯鄉 張安屯鄉山羊

三、本地山羊 
鄉內養殖的本地山羊體質結實強壯,全身被毛黑色或黑棕色,體軀敦實渾圓,個頭一般,背平,肌肉豐滿,在山上放養,野味十足,遠離城鎮,以營養豐富的多種植物為食,不但肉質鮮美蛋白含量高,還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有滋補藥用之功效,是一種優質的綠色肉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市場替力較大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結合本鄉實際;採取有力措施,引導民眾大力發展本地山羊養殖,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重點扶持民眾養殖,特別是有針對性地發展養殖大戶,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山羊養殖已成為該鄉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特色產業

張安屯鄉張安屯鄉優質大米
馬龍縣張安屯鄉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出產的優質大米遠近聞名。張安屯的米為何如此有質量?原來張安屯的耕地屬粘性土壤,稻田用西河水庫尾水灌溉,四周沒有工業污染,加上當地民眾選擇優質品種,所以生產出來的大米品質好又環保。可是面對市場的需求,單是米質好,價錢還是上不去,面對這一情況,在鄉黨委政府的扶持帶動下,張安屯鄉引進了剝谷拋光機,對優質大米進行全新的改版換代,全新包裝,這樣下來,遠近的消費者都知曉“張安屯大米”。

張安屯鄉為了打破“有優質稻、無優質米”的困境,除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注重科學種植以外,還先後引進了沾梗、合系、滇梗優5號等優良品種進行種植,該鄉還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著力點,多方尋求出路,確定確實可行的思路,先後投資3萬餘元引進剝谷拋光機,由鄉農科站牽頭開設精米加工點,走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做強做大這一特色產業,力求做到以點帶面,逐步引領更多的農民民眾發“米財”。

張安屯鄉初成了一個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經營模式,至2007年,張安屯鄉共有30餘戶加工大米的農戶,全鄉農民大米增收可達40萬元,人均增收40元左右,張安屯大米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新渠道。

教育單位

招商引資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