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基[華僑教育家]

張國基[華僑教育家]
張國基[華僑教育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國基(1894—1992),字頤生,湖南省益陽縣(今資陽區)人,全國僑聯主席,華僑教育家。1894年4月出生於益陽縣迎風橋鄉一個偏僻的山村。191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19年加入毛澤東等創立的新民學會。1920年,為了提高海外華僑的文化水平和社會地位,宣傳國內的新文化運動,受新民學會派遣,遠渡重洋,前往新加坡道南學校教書,併兼任華僑中學及南洋女中的教學工作。從此開始了他的海外教學生涯。1922年離開新加坡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任北加浪岸中華學校校長5年。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張國基 張國基

1927年1月回國,受毛澤東之邀,到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講課,並由毛澤東、周以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8月1日參加了南昌起義,任中央獨立第一師師長。起義失敗後,1929年再度出洋任教,先後在印度雅加達的廣仁學校和八華學校任校長。1939年7月,他與5位同事創辦雅加達中華中學,帶領全校師生披荊斬棘建校,以優異的師資和純樸的校風馳名。

1958年10月回國定居,仍致力於華僑教育事業。1959年至1974年任北京華僑補習學校校長。1985年以後任北京燕京華僑大學董事長。在半個多世紀的教學生涯中,學生達數萬人,其中,國外的學生遍布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真可謂“桃李滿天下”。

他是著名的僑聯領導人。歷任第七屆北京市僑聯副主席,第八、九屆北京市僑聯名譽主席,第三屆全國僑聯主席,第四屆全國僑聯名譽主席,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促進海外僑胞的愛國熱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評價

“視富貴如浮雲,看事業如泰山。”這是海內外學子對老師風範的共同評價,也是他數十年華僑工作的精神動力。儘管隨著職務的升遷,聲望越來越高,客人越來越多,他一如既往地生活,堅持居住在30平方米的普通居民樓宿舍里。組織上多次要為他調整住房,他總是說:“等到全市困難戶都住上新房,我再搬家。”任全國僑聯主席以後,組織上按規定配給一名秘書、一名服務員、一台專車,並把舊房子修一下,他又婉言謝絕。1983年4月90大壽時,海外學生寄來10萬元祝壽金,他立即全部轉交故鄉興辦福利事業,使迎風橋鄉民主村400多戶村民用上了電燈。1989年95歲大壽時,海外學生贈送25萬元港幣的壽禮,他又全部捐給“張國基文化教育基金會”,用於獎勵華僑僑眷中品學兼優的學生和為教育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教師。1992年4月,應海外學生的邀請,赴香港接受百齡華誕慶賀。被譽為“華僑教育家的典範”、“弘揚中華文化的傑出人物”。

1992年8月30日在北京病逝,終年99歲。、

張國基2

概述

張國基 張國基

張國基,男 ,1953年4月出生,籍貫山東省萊州市,漢族,博士,教授,華南理工大學理學院博士生導師。

簡歷

1999年9月至今 任教於華南理工大學數學系,兼聘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歷任講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6年9月 ~ 1999年7月 就讀於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獲電路與系統專業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微波探測技術,並將其套用於生物醫學和人體檢測。
1977年9月 ~ 1996年8月 任職於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套用研究所,期間被評為高級工程師,主持多個大型計算機研究型和套用型項目。於1983年9月至12月期間受邀赴美國進修訪問。
1974年9月 ~ 1977年7月 就讀於並畢業於廣東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

主授課程

主要教授資料庫理論、智慧型信息處理等相關方面的課程。

主要研究方向與項目

研究方向:

計算智慧型與信息處理

科研項目

國家教委項目2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在研項目
(1) 基於廣義信息域變換的動態加密系統(5萬),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08~ 2010;
(2) 動態加密系統套用研究(6萬+15萬+。。。),保密項目多項,2008.06~ ;
(3) 中小企業訂單生產式人-機工序混合系統組織、計畫及控制研究(16.2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1~2009.12。

主要科研成果與論文獲獎

科研成果

完成項目
(1) 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多媒體作業系統(30萬),教育部,2001.12~2002.12;
(2)電子政務安全傳輸平台方案(24萬),廣州市規劃局,2004.10~2005.05;
(3)數據傳輸加密保密系統方案(15萬),廣州市規劃局,2004.10~2005.05;
(4) 廣州城市規劃審批輔助決策系統(5萬),廣州市規劃局,2002.08~2003.08;
(5) 傳輸網拓撲結構安全評估系統研究項目(9.7+13.9+17.9=41.5萬),廣東省肇慶移動項目多項,2007.7~ 2008。

實用新型專利:
(1) 基於廣義信息域的偽隨機碼發生器(已授權:略) ;
(2) 基於廣義信息域的動態加密系統(已授權: 略 ;
(3) 基於廣義信息域的動態流加密系統(已授權: 略) ;
(4) 基於廣義信息域的高級加密系統(已授權: 略) 。
發明專利
(1) 基於廣義信息域的偽隨機碼發生器及其發生方法(已公示: 略.5);
(2) 基於廣義信息域的動態加密系統及方法(已公示: 略X) ;
(3) 基於廣義信息域的動態流加密系統及方法(已公示: 略.6) ;
(4) 基於廣義信息域的高級加密系統及方法(已公示: 略.2) 。

論文

[1] “Message authentication method based on hash function”,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7(6).
[2] “The Improvement on Algebraic System of Multivariate Quadratic Equations for Rjjndae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10).
[3] “St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AIBO-FDTD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odelling: Electronic Networks, Devices and Fields, 2008(21).
[4] “Numerical analysis for an improved ADI-FDTD method”,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2008

獲獎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
國家教委、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六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