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文筆塔

建水文筆塔

建水文筆塔:坐落於雲南建水城西南四公里拜佛山頂。 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奇特,式樣別致,在中外塔林中別具一格,因形如文筆而得名。

由來

塔呈八面體,塔體為青石砌成的實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頂端呈扁狀。塔身不分級,通體無檐,無裝飾,只可分為塔基、塔體和塔頂3個部分。塔基周長與塔高相等,塔基周長31.4米,塔高31.4米,為圓周率數值。塔身由底向上逐漸收縮,頂部較小,長條狀,似筆頭。 遠遠望去,凌空拔地而起,猶如一支巨大的文筆挺立於天地之間,故名文筆塔。

此塔所在地名為拜佛山,然而整座山上並無一座寺廟,也從來沒有善南信女到此朝山拜佛。它的造型與佛塔沒有絲毫相同之處,倒很像現代的紀念碑。

歷史

文筆塔建造的緣由——和已倒塌的天柱塔同為風水塔,有“重教興文”、“修文偃武”之意。是出於“以文壓武”,以息古時當地常有的械鬥之風,同時也是“尊孔崇文”、“儒佛歸一”的絕妙例證。

文筆塔獨特的造型給人以豐富的假想。若從山麓仰望,塔似神筆,呼光喚影,孤高迷離;若在壩子中舉目遠眺,筆桿巍巍凌空而起,挺拔俊秀,筆尖聳指蒼穹,塔身隱沒在煙波霧靄之中,恰似一枚欲卉月宮的火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原國家文物研究所所長羅哲文考察後認為,這種現代派風格造型的古塔 “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是“中國塔業史上的一個奇蹟”,因為它“形式奇特,其他地方沒有”。羅老還欣然題詩讚:“精工巧構擎天表,文筆為名形制殊。不似浮屠勝浮屠,中華寶塔古今無。”

1993年被列為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