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延慶矽化木群位於園區的東部千家店鎮下德龍灣村白河兩岸,化石產在距今1.4-1.8億年間的上侏羅統土城子組一、二段地層中,目前裸露地表的矽化木 57株,化石紋理清晰,質地堅硬,年輪寬窄可辯。延慶矽化木群具有數量多,保存完整等特點,特別是該木化石群全部產於原生層位,是東部交通便利地區成片保存矽化木唯一的產地。 地質公園以形成於距今1.4-1.8億年間的上侏羅統矽化木為特徵。還有動植物化石類、地貌景觀、構造形跡、礦產遺蹟、水文景觀、自然生態旅遊地、民俗風情和人文景觀等。

基本信息

介紹

位於延慶縣東北部的白河兩岸,四面環山。西南距延慶縣城約30公里,距北京城約100公里。園區東鄰懷柔,西、北與河北省赤城縣接壤,南面是延慶盆地。沿白河兩岸,北京延慶千家店木化石出自於延慶縣千家店鎮古家窯、辛柵子一帶,是全國聞名的木化石群,此地現已被批准為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公園中心附近的辛柵子村,背倚山巒,面對清溪,環境幽雅,氣候宜人。

矽化木成因

大約距今8-18.5億年間,園區與整個華北地區一樣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形成了巨厚的海相沉積岩,這個時期在地質歷史上稱作中晚元古代。之後海水退出,陸地上升,在經歷了6億多年的風化剝蝕,到2億4千萬年左右,地殼開始大規模運動,使岩層發生褶皺、斷裂。在園區東部、中部和西部先後出現三個斷陷盆地,在1.4-1.7億年侏羅紀時期形成數千米厚的陸相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沉積岩。東部四海盆地以火山岩為主;中部千家店盆地和西部白河堡盆地主要為雜色砂頁岩夾少量火山岩。

矽化木

木化石又稱矽化木,屬中侏羅紀晚期產物。1億3乾萬年以前,延慶各種裸子植物生長繁茂。後來,地殼劇烈運動,大片原始森林被迅速埋入火山溶岩內,溶有礦物質的水長時期滲入木質,形成了矽化木。

下德龍灣

分布,呈寬400米左右的帶狀。並且千家店的木化石大部分是站立的,僅在400×1500米範圍內木化石的石樁現就發現38個,象是被鋸斷樹幹的樹樁,木化石的表面呈黃褐色或灰白色,一般的木化石直徑為1米左右,最大的可以達到2.5米。上面樹木的紋理、年輪清晰可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