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矽化木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地質公園、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地質遺蹟保護區,位於延慶縣城東北部白河兩岸,距市區約100公里。 公園內內含有5個景區(小崑崙地質科普區、地質公園中心區、烏龍峽谷地質水文遊覽區、燕山天池休閒度假區、大灘生態示範區)和眾多地質人文自然景觀,是全國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貴矽化木群為主體的國家地質公園。

基本信息

簡介

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夏都”延慶縣東北部燕山叢中白河兩岸。春季山花爛漫,盛夏峰巒疊翠,金秋瓜果飄香,冬日銀裝素裹。她以雄渾的氣魄,向世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壯美和迷人的魅力。園區生態優良、山青水綠,環境優美,氣候涼爽宜人:年平均氣溫8.4℃,是首都一處獨具特色的遊覽區。

園區西起燕山天池,東至滴水壺,全長26公里,南北寬約6-8公里,內含木化石群、滴水壺、烏龍峽谷、燕山天池、雲龍山等五個景區,總面積226平方公里,她東依懷柔,南靠八達嶺長城,西鄰龍慶峽,北枕壩上草原。距延慶縣城30公里,距北京市區100公里。

延慶矽化木主要分布在千家店鎮下德龍灣村附近的白河兩岸,產於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火山盆地中,是目前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原地埋藏、原地產出、原地展示的矽化木群。矽化木又名“木化石”是研究古地質、古植物及古生物的寶貴實物,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距渤海千里之迢,鬆化為石"的記載,並得到錢偉長的證實。這裡的術化石群面積之大、數量之多、形態之奇,不但在國內少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加上她周圍的青松、紅杏、自河、炊煙構成了一幅優美宜人的自然風光。

公園內內含有5個景區(小崑崙地質科普區、地質公園中心區、烏龍峽谷地質水文遊覽區、燕山天池休閒度假區、大灘生態示範區)和眾多地質人文自然景觀,是全國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貴矽化木群為主體的國家地質公園。

在地質公園的中心區,已挖掘出木化石57銖,其分布在白河兩岸山坡上的海相沉積沙頁岩中。這些木化石是研究華北地區中生代地質歷史時期古地理、古氣候演化的重要依據。

矽化木形成

矽化木又稱“石樹”,是中侏羅紀晚期產物,1.4億年前,這裡氣候溫暖,高大喬木繁茂,由於火山噴發和地層突然斷裂,植物被埋於地下,在隔氧高溫的環境下,經過漫長的石化作用,木材中的有機質被地下水中的矽質礦所代替,又經過地層抬升等地殼運動,將這些木化石推出地面,於是形成了矽化木。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距渤海千里之遙,鬆化為石”的記載。

旅行指南

門票:30元

地址:延慶縣千家店鎮下德龍灣村

電話:601885596018808760184488

路線:(公交)德勝門乘919路公車至延慶縣城下車,再轉乘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方向小公共即到。

(自駕)八達嶺高速——延慶出口,向東6恩0公里,有明顯指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