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機場

延吉機場

延吉機場,可起降B737型同類及其以下機型,屬軍民合用機場。2002年機場旅客吞吐量4307863人次。

延吉朝陽川國際機場
簡介

延吉國際機場(又稱延吉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可起降B737型同類及其以下機型,屬軍民合用機場。2007年,在中國149個運輸機場中,旅客吞吐81.1萬人次,增長16%,中國機場排名第49位;貨郵吞吐3061噸,增長39.3%,中國排名第54位。2005年,延吉航空口岸順利通過驗收,延吉機場成為吉林省繼長春航空口岸後的第二個國際機場,將陸續開通來往韓國日本俄羅斯及東南亞地區等定期航班。延吉國際機場位於延吉西南。延吉機場的客運量和貨運量都有迅速的發展。2002年機場旅客吞吐量4307863人次,其中,出港205660人次;貨郵吞吐量達1021.45噸。國內航班每周平均達42次(旅遊旺季可達56次),4月至10月,每日往返北京的航班達四次。國內還有飛至北京、上海、煙臺、瀋陽、大連、長春的航線。投資38400萬元的延吉機場擴建工程已經完成,2600米長,60米寬的跑道,可起降B747以下機型。
延吉機場始建於1952年,建設之初為小型軍用機場,1985年改建為軍民合用機場。1993年,延吉機場開始申報延吉航空口岸。2000年8月,延吉至韓國漢城(仁川)國際包機航班首航,5年中共出境飛機2211架次,旅客33.7萬人次,客座率在95%以上,已經形成了以商務和探親為主、旅遊觀光為輔的良好局面。但是,臨時包機航線、班次和艙位有限,許多旅客平時還需要到國內其他城市中轉。
2003年6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同意吉林延吉航空口岸對外開放的批覆》,2004年6月,延吉機場通過了省驗收組的預驗收。成為吉林省繼長春航空口岸之後的第二個對外開放的航空口岸。延吉機場將陸續開通對韓國、日本、俄羅斯的固定航班,同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開通對國內其他地區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條國內國際航線,延吉機場只對韓國臨時包機的情況將徹底改變,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空港。

機場歷史

延吉機場始建於1952年抗美援朝時期,最初為小型軍用殲擊機場。1985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延吉機場改建為軍民合用機場,屬國內支線。1988年9月,1號候機樓落成,面積2009平方米,停機坪800平方米,跑道長2000 米,寬45米,道面厚0.26米。1991年初,根據圖們江下游地區開發開放新形勢的要求,為改善機場客運和飛行保障條件,進行擴建改造,區域長18 .5公里,南北長5公里, 整個工程分兩期進行。一期擴建改造以飛行區場道為主進行施工。機場飛行區按4D級指標、滿足MD—82機型最大全重起飛要求建設,包括軍民航道、通訊導航、助航燈光、供電、房屋等。1993年3月中旬機場停航,進入準備階段,5月8日正式破土動工,同年10月底竣工,11月11日工程正式通過驗收,使跑道全長達到2600米,12月23日復航。
延吉機場先後開通至長春、大連、北京、青島、瀋陽、煙臺、深圳、瀋陽、廣州、成都和牡丹江、首爾等國際國內航線。先後有中國國際、南方、西南、東方、新華、長城、中原、上海,韓國大韓、韓亞等多家航空公司飛過延吉航線。延吉機場隸屬於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公司,是延邊州唯一的民用航空運輸機場,作為國內支線旅遊機場,規模位居吉林省第二位,東北第五。
2000年8月,延吉機場臨時對外開放,允許中、韓兩國飛機經延吉機場出入境。2003年,國務院正式批覆省政府,同意延吉機場對外開放,2004年6月,延吉航空口岸開放準備工作通過了省級預驗收。2005年延吉航空口岸正式對外開放。2006年6月,中韓兩國簽署了民用航空備忘錄,明確了延吉—首爾的包機運行變為正式航班,10月20日,經國家民航總局批准,延吉到首爾的航班由原來的每周8班增加到每周12班。

遷址重建

2008年,延邊州政府已開始了延吉機場遷建的準備工作,吉林省政府已就延吉機場遷址重建事項致函瀋陽軍區空軍及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徵求意見,延吉機場遷址重建前期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
《關於延吉機場搬遷提案》是政協委員韓自忠在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提出的。在提案中,他提出了延吉機場搬遷的主要原因:現在的延吉機場坐落在市區內,嚴重地限制了延吉市的發展,限制了民航自身的建設和發展。他闡述了具體原因,首先,機場軍地兩用相互制約、影響,而且機場坐落在市內,本身發展又受到限制。其次,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建設的機場遠離市區,經過50多年的發展,機場已處於市內。這就使城市建設受到了限制高度的影響和城區面積擴大的影響。第三,機場位於市內,軍用飛機演練、民用飛機起落,陣陣轟鳴聲震耳欲聾,飛機轟鳴的噪音使老百姓的生活難以安靜;空氣污染十分嚴重,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出嚴重影響空氣品質。基於上述原因,韓自忠建議吉林省委、省政府協調部隊和民航部門將延吉機場搬遷到遠離市區的地方重建。
相關部門對該提案極為重視,並對這一提案提出的建議進行詳細調查後做出回復。回覆中指出,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延邊地區經濟及民航的發展,延吉機場地處延吉市內,其業務量的快速增長已與城市的發展不相適應,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延吉機場的航空業務量的快速增長受到城市發展的制約,機場淨空破壞嚴重,超高障礙物近20個,已嚴重影響飛行安全,尤其是夜航安全;機場擴建、發展用地嚴重受限。另一方面,地處市內的機場限制周邊建築物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同時,航空飛行的噪聲及排放的尾氣對城市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回覆中並明確指出,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有必要對機場進行遷址重建。另外,機場建設周期較長,從前期工作到投入使用歷時一般8至10年。因此,延吉機場遷址重建迫在眉睫。延邊州政府已開始了延吉機場遷建的準備工作。

航點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北京,首爾-仁川)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北京,釜山,長春,大連,廣州,牡丹江,首爾-仁川,上海-虹橋,瀋陽,煙臺)
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上海-浦東)
上海航空(青島,上海-虹橋)
大新華快運航空(瀋陽,天津)
大韓航空(首爾-仁川)
韓亞航空(首爾-仁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