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雅書院

廣雅書院廣雅書院

廣雅書院中國近代著名書院之一。

創建經歷:廣雅書院,在廣州城西北,光緒十三年(1887),由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張之洞是晚清政府頗具影響的封疆大吏,不僅成為近代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勇於改革中國傳統教育的著名學者。1869年,他在武昌創立經心書院;1873年,又在成都創建尊經書院;1882年,在太原創立令德書院。然而這些書院的教育內容,基本不出傳統的經世之學。後來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與傳教士李提摩太等人接觸,才開始了解西方事務和自然科學知識。1887年,正在廣東擔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為培養精於洋務的幹練人才,自己籌措經費,親自選定書院院址,正式創辦廣雅書院。

教學考察方式:廣雅書院的辦學宗旨,張之洞在《請頒廣雅書院匾額折》文中說:“臣設立書院之舉……上者闡明聖道,砥碩名節,博古通今,明習時務,期於體用兼備,儲為國家幀乾之材。次者亦能圭壁飭躬,恂恂鄉黨,不染浮囂近利習氣,足以漱身化俗。”廣雅書院的課程分經學、史學、性理之學、經濟之學和詞章之學。後又改為經、史、理、文四門,分設四館。經學,以能通大義為文,不取瑣細;史學,以貫通古今為主,不取空論;理學,以踐履篤實為主,不取矯偽;文學,以翔實爾雅為主,不取浮靡。其巾經濟附於史學,兼及地理。廣雅書院的考課,分官課、齋課兩種。凡宵課其間,先將經史理文四門務課卷收齊,送往本月主講衙門,點核元誤後,即仍發至書院,屬其分校評閱,切實批點改抹,務就本門擬為名次,於卷面左方填注擬取某學第幾名,不分幾等,仍由監院匯齊,送至主講衙門合閱評定,全院共為榜。至於齋課,則分卷擬取,一切均照官課辦理,仍內院長匯齊復加評點,將全院課卷合定名次,列榜宣示。不過這種考課與舊式考試的內容有明顯差異,但在期限上沒有任何區別。廣雅書院的官課期限為三天繳卷,齋課沒有時間的限定。每課中又分為專門,各專治一種,考課時最少為兩種。廣雅書院的這種考課方式,也為後來梁啓超所主持的湖南時務學堂所汲取。

教育的創新:廣雅書院雖然有志於創新,開創之初,大致仍未跳出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直到浙江義烏學者朱一新出任廣雅書院第二任院長時,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變。朱一新(18461894)曾肄業於阮元在浙江杭州創辦的訪經精舍,他對傳統學問研究頗深。他是晚清有數的幾個既能研究傳統學問,又能接受西方學術的學者。1888年,朱一清受聘於張之洞擔任廣雅書院院長。他強調讀史,認為“若當多事之秋,則治經不如治史之尤要”,“史越近者,越切實用”。又提出史學還應包括時務與經濟之學,認為“經濟之學皆在四部中”。同時朱新對西學也十分重視。他認為“治西學須明其地勢,考其政俗,以知其人之情偽,??通之固佳。”他向學生講述重學、化學光學,以及西醫鐵路農業機械等。在他所著《無邪堂答問》書中記載了他與學生共同討論酉學的議題相當寬泛,這對引導學生進步了解西學,培養時務人才,起了很大的作用。

廣雅書院,是晚清洋務派創辦諸多書院中最具影響的一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