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豐白耳黃雞

廣豐白耳黃雞

廣豐白耳黃雞又名白耳銀雞、江山白耳雞、玉山白耳雞、上饒白耳雞,主產於江西省上饒地區廣豐、上饒、玉山三縣和浙江的江山縣。白耳黃雞屬我國稀有的白耳蛋用早熟雞種。白耳黃雞的選擇以三黃一白的外貌為標準。

基本信息

概述

廣豐白耳黃雞(母雞)廣豐白耳黃雞(母雞)

廣豐特產白耳黃雞又名白耳銀雞、江山白耳雞、玉山白耳雞、上饒白耳雞,主產於江西省上饒地區廣豐上饒玉山三縣和浙江的江山縣。

白耳黃雞屬我國稀有的白耳蛋用早熟雞種。白耳黃雞的選擇以三黃一白的外貌為標準,即黃羽、黃喙、黃腳、白耳。單冠直立,耳垂大,呈銀白色,虹彩金黃色,喙略彎,黃色或灰黃色,全身羽毛黃色,大鐮羽不發達,黑色呈綠色光澤,小鐮羽橘紅色。皮膚和脛部呈黃色,無脛羽。成年雞體重:公1450克,母1190克。成年雞屠宰率:半淨膛,公83.3%,母85.3%;全淨膛,公76.7%,母69.7%。開產日齡152天,年產蛋184個,蛋重55克,蛋殼呈深褐色。

廣豐白耳黃雞是我國稀有的白耳黃雞品種,2001年被國家農業部首批確認為我國11個地方品種雞國家級資源保護品種。2005年,廣豐白耳黃雞作為亞洲第二例活體動物獲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認證。近幾年來,該縣大力實施白耳黃雞保護工程,制定並實施《白耳黃雞地方標準》等技術標準,建立了白耳黃雞原種場、技術推廣示範區,積極推進白耳黃雞的保護和開發。

品種形成

白耳黃雞產區為丘陵地帶,多數是粘性壤土,少數是沙質壤土。該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日照時數多,無霜期長。以江西廣豐縣為例;年平均氣溫為l7.8℃年降水量為1360mm。該縣地少人多,且以生產雜糧為主,畜牧業生占的比重較大,飼養豬、雞又是當地農家的主要副業。這些都是促使形成白耳黃雞的因素。

據浙江江山市從上余鄉烏房山發掘出的東晉單頭天雞壺與和睦鄉烏里山發掘出的南朝單頭、雙頭天雞壺等出土文物考證,該地區(產區四個縣從前都屬金華府管轄)早在1500多年前養雞已較普遍。

分布

白耳黃雞又稱白銀耳雞、上饒地區白耳雞、江山白耳雞,以其全身披黃色羽毛、耳葉白色而故名。它是我國稀有的白耳雞種。該雞主要產區在江西省上饒市廣豐、上饒、玉山三縣是和浙江省江山市。據1980年統計,江西廣豐縣現有白耳黃雞50萬隻、上饒縣16萬隻、玉山縣8萬隻,浙江江山縣有7萬餘只,合計約有80餘萬隻。

外貌特徵

白耳黃雞體型矮小,體重較輕,羽毛緊密,但後軀寬大,屬蛋用型雞種體型。產區民眾以"三黃一白"為選擇外貌的標準,即黃羽、黃喙、黃腳呈"三黃",白耳呈"一白"。耳葉要求大、呈銀白色、似白桃花瓣。成年公雞體呈船形。單冠直立,冠齒一般為4~6個。肉垂軟、薄而長,冠和肉垂均呈鮮紅色、虹彩金黃色。喙略彎、呈黃色或灰黃色,有時上喙端部呈褐色。頭部羽毛短、呈橘紅色,梳羽深紅色,大鐮羽不發達,黑色呈綠色光澤,小鐮羽橘紅色,其他羽毛呈淺黃色。母雞體呈三角形,結構緊湊。單冠直立,冠齒為6-7個,少數母雞性成熟后冠倒伏。肉垂較短,與冠同呈紅色。耳葉白色。眼大有神,虹彩橘紅色。喙黃色,有時喙端褐色。全身羽毛呈黃色。公、母雞的皮膚和脛部呈黃色,無脛羽。初生雛絨羽以黃色為主。

成年雞屠宰率含量

廣豐白耳黃雞廣豐白耳黃雞

半淨膛,公83.3%,母85.3%;全淨膛,公76.7%,母69.7%。開產日齡152天,年產蛋184個,蛋重55克,蛋殼呈深褐色。
白耳黃雞是在地方品種裡面谷氨酸含量最高的,谷氨酸呢它是調節風味的一個獨特的這樣一個胺基酸。我們講白耳黃雞的這個口感非常好,就跟這個谷氨酸含量非常高有關,它的谷氨酸含量是在每100克3100毫克,而其他的地方品種雞它每100克2000多毫克。

白耳黃雞的肉中還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很好的滋補功效,當地就流傳著一句老話叫“吃了燉黃雞,不吃參茸芪”。

產蛋性能

雞蛋雞蛋

據1980年上饒地區調查統計,母雞開產日齡平均為151.75d,年產蛋平均為180個。蛋重平均為54.23g。蛋殼深褐色。蛋殼厚達O.34--0.38mm。蛋形指數為1.35--1.38。哈氏單位為88.31±7.82。

繁殖性能

雛雞雛雞

在公母配種比例為1:2--15的情況下,種禽場的種蛋受精率為92.12%,受精蛋孵化率為94.29%,入孵蛋孵化率為80.34%。公雞約110—130日齡開啼。母雞就巢性弱,在雞群中僅15.4%的母雞表現有就巢性,且就巢時間短,長的20d、短的7--8d。

雛雞成活率,30日齡為96.4%,60日齡為95.24%,90日齡為94.04%。

品種評價

白耳黃雞蛋大,蛋殼質量良好,平均年產蛋180個以上,是我國優良的蛋雞育種素材。本品種分布較廣,經當地建場選育,產蛋量和體重均有所提高。今後應重點選擇蛋大、更多的留種,培育優良品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