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教育廳

廣西教育廳

隨著廣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廣西教育事業也邁上新台階。

基本信息

教育概況

1、基本概況:

隨著廣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廣西教育事業也邁上新台階。
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標誌著廣西教育進

廣西教育廳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
2007年,“兩基”通過國家驗收,標誌著廣西全面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
2009年,廣西有幼稚園5053所,在園人數為112.82萬人,幼稚園專任教師2.91萬人;
國小14290所,在校學生436.78萬人,國小專任教師22.08萬人;
普通國中2019所,在校學生206.55萬人,國中專任教師11.82萬人;
普通高中478所,在校學生75.28萬人,高中專任教師4.15萬人;
中等職業學校392所,在校學生62.89萬人,專任教師2.08萬人;
高等學校75所,包括普通本科院校29所(其中獨立學院9所)、高等專科學校8所、高等職業學院31所、獨立設定的成人高校7所,全區各類高等教育在校學生69.15萬人,包括研究生1.88萬人、普通本專科生52.83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生14.44萬人,高校專任教師3.10萬人。2、教育發展:

廣西各級教育事業發展情況表 單位:學校,所;學生,萬人

年份 小 學 初 中 高中階段 高等學校
學校數 學生數 學校數 學生數 學校數 學生數 學校數 學生數
1950 13248 48.99 116 3.13 65 0.94 3 0.096
1953 29128 226.37 142 3.16 67 1.79 3 0.14
1956 22855 261.01 257 13.60 135 4.07 3 0.17
1964 42589 333.51 478 18.10 142 4.05 9 0.76
1982 60034 513.85 1794 89.54 1100 25.46 16 2.11
1990 54712 560.55 2294 119.62 839 36.64 24 6.82
2000 16109 536.79 2555 253.05 1038 74.63 41 22.09
2001 16077 525.59 2554 249.36 1034 78.53 41 28.84
2009 14290 436.78 2019 206.55 870 138.17 75 69.15
:國小校數含教學點數;高中階段學校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高等學校包括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3、廣西高校:
廣西高校名單:
序號 學校名稱 層次 備註
1 廣西大學 本科院校 公辦
2 廣西師範大學 本科院校 公辦
3 廣西醫科大學 本科院校 公辦
4 廣西民族大學 本科院校 公辦
5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本科院校 公辦
6 桂林理工大學 本科院校 公辦
7 廣西中醫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8 廣西師範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9 廣西藝術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0 桂林醫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1 廣西工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2 右江民族醫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3 玉林師範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4 河池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5 廣西財經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6 梧州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7 賀州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8 百色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19 欽州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20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本科院校 公辦
21 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 公辦
22 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 公辦
23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 公辦
24 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 公辦
25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 公辦
26 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 公辦
27 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 公辦
28 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 公辦
29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0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1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2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3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4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5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6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7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8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39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0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1 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2 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3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4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5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6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7 百色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8 貴港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49 北海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公辦
50 邕江大學 高職高專 民辦
51 廣西外國語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52 廣西演藝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53 北海藝術設計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54 桂林山水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55 廣西城市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56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57 廣西工程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58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59 梧州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60 廣西經濟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61 廣西科技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 民辦
62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大學 成人高校 公辦
63 廣西教育學院 成人高校 公辦
64 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成人高校 公辦
65 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成人高校 公辦
66 南寧地區教育學院 成人高校 公辦
67 桂林市職工大學 成人高校 公辦
68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69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70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71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72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73 廣西中醫學院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74 廣西師範學院師園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75 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76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海學院 獨立學院 民辦

現任領導

1、高 楓

男,滿族,1956年2月生,遼寧新民人,197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11月參加工作,日本九州大學大學院醫學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自治區高校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

2、秦敬德

女,漢族,1957年8月生,廣東廣州人,198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11月參加工作,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副教授,現任自治區高校工委副書記(正廳級),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

3、黃宇

男,漢族,1963年12月生,湖北潛江人,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桂林工學院地質系礦產普查及勘探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研究員。現任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4、郭連科

男,漢族,1956年4月生,黑龍江賓縣人,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11月參加工作,廣西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副研究員。現任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5、孫海潮

男,漢族,1952年12月生,河北武安人,197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2月參加工作,廣西師範大學政治專業畢業,大學學歷,講師。現任自治區高校工委副書記、高校紀工委書記、教育廳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6、楊偉嘉

女,漢族,1955年10月生,北京密雲人,197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11月參加工作,廣西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教授。現任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7、白志繁

男,漢族,1963年10月生,陝西吳起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9月參加工作,廣西大學中文系漢語史專業畢業,碩士研究生,編輯。現任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8、黃雄彪

男,漢族,1963年11月生,廣西平南人,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廣西師範學院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廣西招生考試院院長。

9、林 寧

男,漢族,1955年10月生,重慶巴南人,197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2月參加工作,廣西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研究員、教授。現任自治區教育廳巡視員。

歷史沿革

1、80年代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同年12月11日,廣西全境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權。是年,根據當時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的指令,進駐廣西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管會成立文教接管部。
1950年4月,成立廣西省文化教育廳。隨著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形勢的逐步發展,省人民政府決定分設文化、教育工作機構。
1952年11月成立廣西省教育廳。
1958年3月,廣西省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省教育廳隨之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8年3月成立自治區教育廳革命領導小組。
1968年8月至1969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內設政治工作組,政治工作組下設文教小組,統管全區文化教育工作。
1969年11月,根據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的決定,原文教小組分設文化小組、教育小組。
1971年4月,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教育小組改為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教育局。
1979年12月,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改為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教育局隨之改為自治區教育局。

2、80年代後

1983年9月,自治區教育局改為自治區教育廳。
1988年6月,自治區教育廳改為自治區教育委員會。
1998年4月14日,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在《關於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分委廳機構調整和更名的通知》(桂編〔1998〕33號)中明確:“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應國務院組成部委的部分委廳作相應調整和更名”,“自治區教育委員會更名為自治區教育廳。”

3、21世紀初

2000年6月27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工作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職能配置、內設機構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桂辦發〔2000〕40號),規定: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委員會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以下簡稱自治區教育廳),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自治區高校工委)是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派出機構,與自治區教育廳合署辦公,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標誌著廣西教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
2007年,“兩基”通過國家驗收,標誌著廣西全面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
2009年,廣西有幼稚園5053所,在園人數為112.82萬人,幼稚園專任教師2.91萬人;
國小14290所,在校學生436.78萬人,國小專任教師22.08萬人;
普通國中2019所,在校學生206.55萬人,國中專任教師11.82萬人;
普通高中478所,在校學生75.28萬人,高中專任教師4.15萬人;
中等職業學校392所,在校學生62.89萬人,專任教師2.08萬人;
高等學校75所,包括普通本科院校29所(其中獨立學院9所)、高等專科學校8所、高等職業學院31所、獨立設定的成人高校7所,全區各類高等教育在校學生69.15萬人,包括研究生1.88萬人、普通本專科生52.83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生14.44萬人,高校專任教師3.10萬人。

下設部門

廣西教育廳各部門聯繫方式
辦公地址:南寧市竹溪大道69號
郵政編碼:530021
聯繫電話:0771—5815000,5324846
傳真號碼:0771—5318877
(1)辦公室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208、2202、2210室
(2)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505室
(3)高校工委組織部、統戰部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008室
(4)高校工委宣傳部、思想政治工作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009室
(5)發展規劃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304室
(6)人事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012室
(7)財務基建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314、2316室
(8)基礎教育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406、2409室
(9)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410、2421室
(10)高等教育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521室
(11)學位辦(研究生工作辦公室)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510室
(12)民族教育處(壯文推行辦公室)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301室
(13)師範教育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1921室
(14)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辦公室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408室
(15)高校學生處(高校畢業生就業辦公室)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510室
(16)科研管理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2515室
(17)體育衛生藝術教育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1912室
(18)漢語言文字工作處(語委辦)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1608室
(19)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1801室
(20)離退休人員工作處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304室
(21)機關黨委
地址:自治區教育廳辦公樓1913室

部門職能

1、高校工委、教育廳辦公室

(行政審批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接待、財務、資產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督查、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新聞發布等工作。負責牽頭行政審批工作。

2、高校工委組織部

(統戰部、民辦高校黨建辦公室)
配合有關方面加強高等學校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等有關工作;規劃、指導高等學校幹部隊伍建設工作;指導高等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指導高等學校統一戰線工作;負責高等學校黨委辦事機構和紀律檢查機構設定的審核工作;指導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負責選派民辦高校黨組織負責人。

3、高校工委宣傳部

(思想政治工作處、共青團高校工委)
統籌規劃和協調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工作;承擔高等學校學生與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以及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指導高等學校宣傳和理論學習工作;負責高等學校網路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協調高等學校出版物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高等學校共青團工作。

4、政策法規處

研究教育改革與發展戰略並就重大問題進行政策調研,統籌教育政策信息的收集、分析、匯總及上報工作;規劃並起草地方綜合性教育法律法規草案;承辦全區教育系統法制建設和依法行政的有關工作;承擔機關有關規範性檔案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5、發展規劃處

(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
擬訂全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承擔高等學校管理體制改革的有關工作;會同有關方面擬訂高等教育招生計畫;會同有關方面審核高等學校設定、撤銷、更名、調整等事項;承擔教育基本信息統計、分析工作;指導區屬高等學校制定發展戰略規劃,規範並監督高等學校的辦學行為;統籌協調區外高等學校在我區的招生和設點辦學;承擔民辦教育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巨觀管理;承擔區屬高等學校和直屬單位基建管理的有關工作;指導高等學校的後勤社會化改革管理工作。

6、人事處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幹部人事工作;規劃、指導高等學校教師和教育行政幹部隊伍建設工作;承擔指導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指導教育系統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7、財務處

參與擬訂教育經費籌措、教育撥款、學生資助的政策和實施辦法;承擔統計全區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的有關工作;負責區屬高等學校和直屬單位國有資產、預決算、財務管理和內部審計的相關工作;參與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經費、有關教育專項經費管理,參與利用國際金融組織等機構對我區教育貸款的立項工作。

8、基礎教育處

承擔全區基礎教育的統籌管理工作,擬訂基礎教育發展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會同有關方面提出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和保障各類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政策措施;會同有關方面擬訂基礎教育辦學標準,規範基礎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擬訂基礎教育的基本教學檔案,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組織審定基礎教育課程教科書和中國小用書目錄,推進課程改革;指導中國小教學信息化、圖書館和實驗設備配備工作;指導中國小校的德育、校外教育。

9、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

承擔職業教育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巨觀管理工作;擬訂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指導檔案和教學評估標準,指導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工作;承擔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和學歷學籍管理的相關工作;指導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和實習實訓管理、職業指導工作;指導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評估並審核中等職業學校設定、撤銷、更名、調整;承擔成人教育以及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巨觀指導工作。

10、高等教育處

承擔全區高等教育教學的巨觀管理工作;指導高等教育教學基本建設和改革工作;擬訂高等學校教學指導檔案;指導高等教育教學評估;指導全區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調整、建設和改革工作;指導高等繼續教育工作。

11、教育督導團辦公室

擬訂全區教育督導與評估的規章制度和標準;監督市、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履行教育職責的情況;組織對全區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和評估驗收;組織對全區中等及中等以下示範性學校建設進行督導檢查和達標評估驗收及複查;組織開展全區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和質量監測;承擔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的具體工作。

12、民族教育處

(壯文推行辦公室)
指導、協調全區少數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工作;擬訂並組織實施發展我區少數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和措施;指導少數民族“雙語”教學和教材建設;指導全區中國小生民族團結教育;負責協調對少數民族的教育援助。

13、師範教育處

規劃、指導全區中國小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指導師範教育教學改革和師資培訓工作;會同有關方面擬訂各級各類教師資格標準,組織實施教師資格制度。

14、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

指導大中國小體育、衛生與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國防教育工作;擬訂相關政策和教育教學指導性檔案;規劃、指導相關專業的教材建設以及師資培養、培訓工作;協調組織大中學生參加體育競賽和藝術交流活動。

15、高校科研管理處

規劃、指導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組織、協調高等學校承擔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並指導實施;協調、指導高等學校參與國家和自治區創新體系建設,以及高等學校承擔國家和自治區重大專項等各類科技計畫的實施工作;指導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平台的發展建設;協調、指導全區“211”工程建設和省部共建學校實施工作;指導教育信息化和產學研結合等工作。

16、高校學生處

承擔各類高等學歷教育的招生考試和學籍學歷管理工作;指導高等學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參與擬訂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組織實施國家急需畢業生的專項就業計畫。

17、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

(自治區學位委員會辦公室)
組織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擬訂全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與發展規劃;指導與管理研究生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有關工作;承辦自治區學位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18、語言文字工作處

(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擬訂全區語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規劃;指導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監督檢查語言文字的套用情況;指導推廣國語工作以及國語師資培訓工作;指導國語水平和漢字套用水平測試工作;承辦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19、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組織指導全區教育系統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協調、指導全區出國留學、來華留學、中外合作辦學、外專外教、出訪來訪工作;承擔教育涉外監管的有關工作;規劃、協調、指導全區漢語國際推廣工作;開展與港澳台的教育合作與交流。

20、學校安全穩定工作處

負責高等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和政治保衛工作;指導中等職業學校、普通中國小及幼稚園安全穩定工作;負責各級各類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安全監督管理和事故防範工作;指導教育系統網路信息安全監控工作;承擔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教師隊伍穩定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及安全保衛工作。

21、其他工作處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人員工作處
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人員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