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High School Attached to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位於桂林市靈川縣,是廣西重點中學,廣西素質教育水平一級甲等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創建於1941年,時為桂林市立中學,曾被命名為桂林市二中,桂林市第十中學,廣西師範學院附屬中學,1983年,學校隨廣西師範大學改名為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占地120畝,建築面積達3.1萬平方米。有62個教學班,包括1箇中美高中國際班,3500多名學生,專任教師202人。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園環境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園環境

1941年,學校創辦,名為“桂林市立中學”,校址在桂林市東郊冷家祠堂。

1941年9月,學校搬至望城崗。

1948年2月,校址遷至桂湖之濱、老人山東側的寶積山麓(孔明台)。

解放後學校曾更名為桂林市二中。

1954年起被確定為廣西10所重點中學之一。

1955年定為廣西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文革”中一度改名為桂林市第十中學。

1983年學校隨廣西師範大學改名為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2002年成為廣西素質教育水平一級甲等學校。 同年,廣西師大附中和某教育投資公司共同舉辦,廣西師大附中桂林市寶賢中學。

2003年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8年9月成功搬遷到桂林市城北八里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校區。

2010年,學校有創辦了廣西師大附中雙語實驗,學校採用全日制全封閉,寄宿制管理。創始人現任廣西師大附中(俗稱“一附”)校長的劉新來先生擔任校長、董事長,並由廣西師大附中選派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組成領導班子,同時還依託廣西師大附中師資力量教學。

2012年,學校創辦廣西師大附中德明外國語學校,是一所集學前教育、國小教育為一體的全日制寄宿學校。同年,學校與美國伍德塞得國際學校(Woodside International School)合作開辦國際班,是中美高中雙文憑國際班。

2013年11月,學校收購桂林市桂花初級中學,並經桂林市教育局批准正式更名為廣西師大附中城楠中學,屬寄宿制民辦中學。

廣西師大附中新校門 廣西師大附中新校門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占地120畝,建築面積達3.1萬平方米。有62個教學班,包括1箇中美高中國際班,3500多名學生。

教育集團
簡介圖片
桂林市寶賢中學的前身是廣西師大附中國中部,由廣西師大附中和某教育投資公司共同舉辦,是經桂林市教育局和民政局批准於2002年5月成立的民辦學校。
桂林市寶賢中學 桂林市寶賢中學
廣西師大附中雙語實驗學校創辦於2010年。學校採用全日制全封閉,寄宿制管理。創始人現任廣西師大附中(俗稱“一附”)校長的劉新來先生擔任校長、董事長,並由廣西師大附中選派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組成領導班子,同時還依託廣西師大附中師資力量教學。
廣西師大附中雙語實驗學校 廣西師大附中雙語實驗學校
廣西師大附中德明外國語學校是2012年經桂林市教育主管部門批准成立,是一所集學前教育、國小教育為一體的全日制寄宿學校。地處文化氛圍濃郁的桂林市大學城中心區域,與廣西師大雁山校區僅僅百米之隔。學校同時也是廣西師大附中教育集團的國小部。
廣西師大附中德明外國語學校 廣西師大附中德明外國語學校
廣西師大附中城楠中學其前身為桂林市桂花初級中學,2013年11月經桂林市教育局批准正式更名為廣西師大附中城楠中學,屬寄宿制民辦中學。
廣西師大附中城楠中學 廣西師大附中城楠中學
廣西師大附中國際部,於2012年與美國伍德塞得國際學校(Woodside International School)合作開辦國際班,是中美高中雙文憑國際班。
廣西師大附中 廣西師大附中

硬體設施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每間教室均配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計算機、網路、醫務室和體育藝術器材等設備。學校宿舍配備有熱水供應,內配兩個衛生間和三個洗浴間。食堂食物符合國家一級健康標準。學校有教室、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均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學校體育場是一個有400米塑膠跑道的標準體育場,有一個標準足球場,八個籃球場,三個排球場,四個羽毛球場,一個網球場,一個桌球球室。 此外,學校有圖書館5000多平方米,藏書15餘萬冊。

師資力量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202人,特級教師6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兼職導師6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48.3%,中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36.2%,碩士、教育碩士及研究生班學歷教師40人,占專任教師34.4%。

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蔣廷玉 、劉新來

特級教師(6人):劉曉榮 、貝桂鸞 、蔣廷玉 、農玉葵 、劉新來 、王惠珍

八桂名師(1人):劉新來

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兼職導師(6人):陳燕華 、蔣廷玉 、農玉葵 、劉新來 、李林波 、王忠英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6年高考,全校433人參加高考,一本率72%,文科一本率76.9%,理科一本率71%。全校二本率99.8%。實驗班一本率近100%。共有92人超過600分。9人有望被清華北大錄取。650分以上12人。潘彥成以690分、李祥凡以688分被北京大學“博雅計畫”錄取,唐仕豪以684分被清華大學“領軍計畫”錄取,姚思宇以652分實際考分獲廣西文科第14名。

2015年高考:全校一本率達67.6%,本科率達99.6%(居廣西第二)。該校多名同學單科成績進入全區前10名。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校七十年校慶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校七十年校慶

2014年高考:一本上線率達53.8%,二本上線率達90.1%,本科上線率達98.7%;6位同學上清華北大分數線,被清華北大錄取5人;全校考分600分以上有98人,實驗班的60名學生,總分600分以上的學生有52人,一本率達100%,面向市區外招生的學生高考本科率達100%。

•學科競賽

2015年12月2日,在“第29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暨冬令營”中,該校高300的蔣業同學獲得了銀牌。

2015年,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該校潘彥成同學獲一等獎。

2015年9月初,在全國高中第29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中,該校高三年級第300班的蔣業和胡棟兩位同學都獲得全國一等獎,蔣業同學獲得全廣西區第二名。

2014年,在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中,該校高三學生唐文超同學獲全國一等獎,陽志國等六人獲全國二等獎。

•素質競賽

2012年-2014年,該校在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校科技俱樂部參賽選手的作品在所有參賽項目都獲得廣西一等獎。

2013年,該校學生在參加科技創新大賽中,共獲桂林市級比賽金牌17項,自治區級競賽金牌4項。

2016年1月,該校總計16項師生科技創新作品參加2015年桂林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其中獲得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其中有10項作品將代表桂林市參加2016年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2015年11月,在廣西首屆科技運動會上,該校3名學生取得兩個第一名,一個第二名,以及一個最佳創意獎。分別為:劉子暉:落體緩降第一名,巧控鋼球第一名,落體緩降最佳創意獎;劉付傑落體緩降第二名。

2015年9月20日,在參加“2015年桂林市中華經典誦讀比賽”中,該校覃小芮同學獲個人組一等獎,由李勇良、傅得峻、胡珏、姚雨馨、蔣祖彪、吳瑩琨、萬鈞培、張宸銘等同學組成的團體隊在比賽中獲集體一等獎。

2015年5月23日,在廣西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上,該校唐雷雨、張洪瑞同學獲得高中組足球項目冠軍。

2015年10月,在桂林市第二十二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中,該校董溪格子同學獲全國三等獎,桂林市一等獎,文一珺同學獲桂林市一等獎,黃婕、梁天珍同學分別獲桂林市二等獎。

教師成績

2015年12月,在2014—2015年度桂林市中學英語先進教研個人及先進教研組的評選中,該校外語組被評為桂林市先進教研組,鄭麗娟、馮曉、王惠珍被評為桂林市中學英語先進個人。

2015年10月,在桂林市第二十二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中,該校王忠英、潘春林老師分別榮獲中學組徵文比賽指導教師一等獎。

2015年12月,在桂林市教育學會主辦的“2015年桂林市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活動”中,該校秦芳 、林佳利老師獲一等獎;謝玫麗 、 文智勇、 潘春林 、陸培長、 胡貴艷 、賀恬靜老師獲二等獎;;黃婉容、 蔣敏敏老師獲三等獎。

2014年12月4日---8日,由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全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觀摩培訓會”中,廣西師大附中的青年教師唐海燕獲得現場授課一等獎和優勝獎。

所獲榮譽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獲評為全國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百校工程項目實驗學校、自治區文明單位、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優秀學校,廣西發明創造示範單位,廣西中學生髮明創造特別獎,被自治區教育廳立項為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特色學校、廣西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50多項稱號。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訓

校訓石 校訓石

明德至善,博學篤行

•校歌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歌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歌

望城崗上清風繞 ,望城崗上歌聲高 ,哪怕荊棘滿山崗, 我把鋤頭鋤野草,鋤野草, 長新苗, 長出梧桐萬丈高, 要做當今棟樑材, 發奮讀書身體力行, 莫把時光空過了,新青年 ,志氣豪 ,時刻準備把國報, 努力練我身和心 ,樹木樹人靠勤勞 ,心中切記牢:創造勞動 、勞動創造、 創造勞動 、勞動創造。

學生活動

學校每年均開展各項活動,例如秋季文化藝術節(其中主要有田徑運動會、文藝演出等兩項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徵文比賽、書畫比賽、辯論比賽、演講比賽、口語比賽、古詩詞朗誦比賽、書香班級比賽、文明班級比賽、文明宿舍比賽、班級球類比賽等活動。

2014年9月,附中成立了社團14個,分別是“雅藝”藝術團、文學社、國學社、廣播站、攝影社、書畫社、動漫社、三棋社、街舞社、電影藝術研究社、DIY手工社、科技俱樂部、英語協會、青年志願者協會,學生正在籌備的社團還有3個。社團活動例如:藝術團開展的音樂會、文藝之星比賽;廣播站舉辦的校園辯論賽、主持人大賽;攝影社書法社聯合舉辦的書法攝影比賽;三棋社舉辦的象棋比賽;文學社主辦的校刊《逆晨》;國學社開展的系列傳統文化宣傳活動;科技俱樂部開展的機器人大賽、趣味實驗及科技創新活動;英語協會開展的英語角、英語演講、英語戲劇大賽;青年志願者協會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等等。

現任領導

校長:李林波

黨委書記:陳艷

副校長:王華奇、劉新來、王忠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