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英德國家森林公園

廣東英德國家森林公園

英德國家森林公園於2000年12月12日在第二屆中國森林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評審通過,並於2000年12月28日獲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

英德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0.7萬公頃,面積居全國同類國家森林公園之首,森林覆蓋率71.4%。包含寶晶宮碧落洞、仙橋地下河、英西峰林走廊、長湖秀水等八大景區115景點。

位置境域

英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廣東省英德市境內,地處東經112°50′- 113°55′,北緯23°32′- 24°33′之間。

氣候特點

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屬南嶺山脈東南支脈的山區丘陵地帶,區內年均氣溫20.7C,年平均降雨量1876毫米,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使這裡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自然資源

森林公園內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高等植物2325種,隸屬272科1035屬,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植物23種;野生脊椎動物28目72科351種,其中國家重點一級保護動物4種,二級45種,珍稀瀕危動物132種。英德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0.7萬公頃,面積居全國同類國家森林公園之首,森林覆蓋率71.4%。包含寶晶宮碧落洞、仙橋地下河、英西峰林走廊、長湖秀水等八大景區115景點。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內雄峰屹立、飛瀑流泉、霧潮雲海、奇松怪石、峽谷幽洞、高原平湖、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名勝古蹟等雄奇靈秀的自然景觀和源遠流長的古英文化水乳交融,形成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山水畫卷。

主要景區

寶晶宮

寶晶宮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英德市南郊,距市區僅7公里,先後被評為廣東省最受歡迎的自駕游十佳景區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整個生態旅遊度假區占地12平方公里。是由英德市世外桃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大型近郊生態旅遊度假區,度假區內環境幽美雅靜、碧波萬傾、茂林修竹,集湖泊、花海、溶洞、山林、奇石、茶園等自然景觀為一體。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自然資源,被譽稱為“廣東的山水桂林”。

長湖風景區

長湖風景區位於英德市區東南12公里,植被茂密,樹種繁多,因植物的形狀、色彩變化、季節不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絢麗的景觀,春天樹木抽梢,新枝綠葉,山花爛漫,一派生機;夏初藜蒴、鴨腳木開花,白花朵朵,蜂飛蝶舞,鳥語蟬嗚;秋末初冬,楓樹、山烏桕葉紅如花,萬綠叢中紅一片,如詩如畫;冬天綠浪滾滾,鬱鬱蔥蔥,有青春常駐之感。長湖景區內群山環峙,群巒疊嶂,山深谷窈,形成了奇特象形山石的自然景觀,如觀音坐蓮、狂狗吠天、七仙女迎賓、天門、龍鳳呈祥等等。長湖兩岸山巒起伏,連綿不絕,形成“高峽出平湖”的特殊景觀及獨特的地形地貌,再加上茂密的森林,碧水藍天相映襯,人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樂而忘返。長湖的空氣格外清新,長湖的清晨明淨而亮麗。漫步其中,滿眼的翠綠,漫山的奇花異草,讓你瞬時忘卻心中的煩惱,遠離都市的喧囂去感受大自然賦予的那份舒適與寧靜。

南山風景區

南山風景區位於英德市南郊,臨江拔起,風景秀麗,漢朝以來就設有供人游賞的亭台建築,吸引了眾多的名人墨客游賞和刻石留念。南山的摩崖石刻年代久遠,篇幅壯觀,內容豐富,刻工精巧,極具藝術和欣賞價值,被列為廣東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這些石刻中,時代最早的是唐代石刻,數量最多是宋代,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蘇軾所留下的石刻。與南山隔江相對,是建於明天啟年間高48.5米的文峰塔。南山風景區優雅自然環境加濃厚的歷史文化,吸引了眾多遊客,並使南山風景區成為英德近郊歷史上最為璀璨、文化積澱深厚、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也可以說是英德歷史文化積澱的象徵、形象的具體體現。

英西峰林走廊

英西峰林走廊景區位於英德市西南部的九龍、明逕、岩背三鎮之間,景區綿延二十多公里,一千多座山峰呈線型排列,形態萬千,錯落有致,堪稱最具規模的“南天第一峰林風光”。

英西峰林走廊風景區,山勢雄偉、景色奇特、大小溪澗河流空繞期間,千姿百態的山峰,神秘莫測的岩洞,嶙峋怪異的岩石,變幻無窮的雲海、霧景,鄉土氣息濃郁的田園風光,足以令你感受到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的神韻境界。

英西峰林走廊風景區主要景點有:穿天岩、榮強小桂林、彭家祠、竹筏漂游、千足溪淘金、英石林、溪村峰林、公正峰林。英西峰林走廊風光綺麗,景致醉人,除以上景點外,尚有洄龍洞、螺角山、龍角山、筆尖峰、和順岩、林場雲海、趙州橋第二、搬石造地景點以及“永豐祖廟,飛馬廟”等遺蹟。

仙橋地下河

仙橋地下河景區用民間傳說中的“仙橋”命名,位於廣東省北部,與廣州相距138公里,距英德市區18公里。仙橋地下河形成於2.5億年前,全長30000米,由兩段暗河一段明河連通一體,第一段暗河長300米,明河長2500米,第二段暗河長27000,(已開發1300米),為亞洲地下河長度之最。暗河內島中有島,洞中有洞,河洞相通。景區內石鐘乳千姿百態,神奇異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