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培正學院

廣東培正學院

廣東培正學院創建於1993年,原名為民辦培正商學院。2005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升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廣東培正學院。2009年3月獲得教育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成為廣東省第一家獲得該證的民辦高校。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葉選平、鄒家華、王光英、王兆國、雷潔瓊、經叔平、成思危、羅豪才、陳至立、周鐵農等,教育部領導周濟、韋鈺等,廣東省老領導任仲夷、梁靈光、朱森林、盧瑞華等,省長黃華華等,廣州市和省教育廳的領導,或到校視察,或題詞勉勵。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醞釀成立

廣東培正學院廣東培正學院
“培正培正何光榮,教育生涯慘澹營”,這首培正中學的校歌道出了百多年來培正致力於中國教育事業的艱辛歷程。在培正的辦學歷史上,黃啟明校長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黃啟明,廣東清遠人,肄業於廣州珠光里培正學校,嶺南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並獲得教育碩士學位。1918年他接任培正中學校長,其後十年間先後三度赴美、澳各地募捐,將培正辦學的規模擴大。

1992年12月12日,梁尚立先生在廣州中國大酒店會見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香港著名實業家胡應湘,共商籌建培正學院大事。13日,恰逢廣州培正中學103周年校慶暨培正同學日,當日眾校友雲集培正中學,董事會亦舉行年會。董事們經熱烈討論,一致同意創辦包括私立培正商學院及私立培正中、國小在內的整個初、中、高等教育系列。利用培正廣大海內外校友的力量辦一所商學院,以酬先輩遺願。何厚煌董事當即表示捐資250萬港元,林秀棠董事捐資100萬港元作為商學院籌辦經費。

1993年新年伊始,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頒布《關於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步伐的決定》。1月5日,董事會根據該《決定》精神召開會議商討籌辦的具體工作,決定儘快成立籌備小組,並推薦鄧寶華、杜襟南、張元元為小組負責人,1月30日,廣州培正中學董事會正式向廣州市教委遞交了《申請籌建私立培正商學院的報告》。3月7日,廣州市教委批覆同意培正中學董事會成立“私立培正商學院籌備處”(穗教高[1993]11號),籌備處正式成立,培正學院的籌建工作正式啟動。


積極籌辦

校園校園
1993年10月7日,籌辦中的私立培正商學院的第一期學生正式開課。在新生錄取之前,印發了廣州大學開設培正辦學點的說明書,說明學院申報籌建、掛靠招生、借用中學校舍上課等情況,讓學生本人和家長簽名表示願意就讀,然後領取通知書、辦理入學報到手續。

1993年10月4日,培正商學院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培正中學董事會會議室舉行,一致同意正式成立培正商學院董事會組織,同意擬定的名譽董事長、顧問、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名單;同意聘請王光振教授為學院院長,陳朝寶教授為副院長,鄧寶華為辦公室主任。

1994年7月11日,董事會會議決定由杜襟南擔任副董事長,在未聘任到院長、副院長期間主持學院工作。9月,董事會聘請丁弼昆教授擔任副院長。1995年3月,董事會正式聘請杜崇澍出任院長。9月,聘請前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傅介聲擔任院長。

1994年9月,學院第二年正式招生,錄取新生104名,分別就讀於對外貿易、財政金融兩個專業。1995年,學院新開設了會計電算化專業,在校生達303人,成立了英語教學部、計算機教學部、會計教學部。

正式建校

1996年1月23日,私立培正商學院董事會向廣東省高教廳遞交正式建校申請報告。

1996年4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粵府函[1996]103號文批覆同意成立私立培正商學院。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院長由董事會任命,報省高教廳核准。教學管理歸口省高教廳。學院屬於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最大在校生規模為3000人。以學歷教育為主,兼辦非學歷教育。學校的專業設定及年度招生計畫納入省高教廳統一管理。學生畢業後自主擇業。學校的辦學經費由董事會籌集解決,花都市政府在辦學等方面給予關心、支持,實行民辦公助的辦學形式。在未獲準國家教委備案之前,仍以掛靠形式招生。

遷校花都

校園校園
學院新校址奠基禮後,赤坭的基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為了抓緊基建進度,打1997年3月1日澳門培正中學校長率團訪問該校好學校建設基礎,梁尚立董事長將其在美國任工程師的兒子梁普建招回國內參加學院建設。1995年初,董事會正式聘任梁普建先生擔任基建委員會副主任兼基建辦公室主任,負責新校址的基建工作。至1996年3月底,學生宿舍和綜合樓完成工程量的90%,教學主樓進入裝修階段,完成工程量的70%。然而就在此時,建築資金出現嚴重缺口,工程停工。籌備處曾在撤銷前向董事會提出工作建議,據其估算,整個建校和搬遷工程還需要資金約960萬元人民幣。在學校發展存亡的緊急關頭,何厚煌副董事長變賣了他在香港的兩處房產,由其下屬的威事利公司出借610萬港元及657萬元人民幣給學院用於支付建造教學大樓及學生宿舍的基建費用,幫助學院渡過難關,恢復施工。6月,董事會再次向香港普基發展有限公司借款三百萬元港幣以完成各項有關基建工程,從而保障了當年秋季能夠搬遷到新校址辦學。

設施建設

學院坐落在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集益水庫旁,校園用地1700多畝。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經過二十一年的建設,全院總資產達9.1億元,校舍建築面積38.6萬平方米。擁有設備先進的各類專業實驗室60餘間。

運動場總面積43,237平方米,體育館8172平方米。擁有標準田徑運動場、露天游泳池各一座,籃球場22個,網球場8個,排球場5個,擁有健身房、武術、兵乓球等體育活動場所。


辦學理念

定位

游泳池游泳池
類型定位:教學型院校。

層次定位:位以本科教育為主。

學科建設定位:以管理學、經濟學學科為主幹,管、經、文、法、工等學科協調發展。

培養目標定位: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紮實的專業基礎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服務面向定位:立足廣東,面向華南地區,服務基層。

發展目標定位:到2013年(建校20周年),通過教育部對新建院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到2015年,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為將重點學科列入省專業碩士點建設規劃打下基礎,把廣東培正學院建設成一所高水平的民辦高等院校。

人才培養思路: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主線,以促培正油菜花海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的根本標準,著力構建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突出外語套用能力。

宗旨

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高等教育規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根本任務

通過開展有計畫的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進步,為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貢獻。

校訓

尚行,立新,培智,正德

學科建設

英語教育中心、藝術設計系、外語系、體育教學部、人文系、美麗的南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法律學系、會計學系、經濟學系、市場學系、工商管理學系、公共管理學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繼續教育中心、ABE教育中心、CNA合作辦學項目。

本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網路系統管理
工學類
國際貿易


行政管理


市場行銷


物流管理


財務管理


法學
理學類
商務英語


日語


廣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