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太級洞風景區

廣德太級洞風景區

太極洞-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廣德縣境內,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早在明代馮夢龍就把“廣德埋藏(太極洞)、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為天下四絕。太極洞內總面積14萬平方米,洞深5400米,為華東地區最大喀斯特溶洞,具有“壯觀、險峻、奇麗、神秘”景觀特色,置身其中仿佛來到人間仙境,天上迷宮。蕩舟太極水洞,小舟任意東西,仰看奇石點點,燦若明星,別有一番情趣。太極洞外山明水秀,古蹟眾多:驚艷剔透壺天宮、綿延起伏石龍山、碧波蕩漾硯池湖、雞鳴狗吠古村落......。

廣德太級洞風景區廣德太級洞風景區

地理位置 

太極洞,全長5400餘米,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溶洞。位於 三省交界的石龍山內,分旱洞、水洞兩部分,大小景觀500多處,具有險峻、壯觀、絢麗、神奇的景觀特色,集全國溶洞之精華,早在二千多年前即被稱為天下一絕,《中國石林》稱道"桂林山水,廣德石洞",民間有"黃山歸來不看山,太極游完不看洞"之說,屬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之一。太極洞古名頗多,或稱太極真境,或稱廣德埋藏,或稱長樂洞。遠在兩漢時即已成為旅遊勝地。明時聲名益著,被視為人間奇景。

太極洞為石灰岩溶洞,長5.4公里,由上洞、下洞、水洞、天洞組成。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構成一個險峻壯觀、神奇絢麗的大洞天。現已開放19個大廳,160多個景點,其中最著名者為“十大景觀”。所謂十六景觀,即:太上老君、滴水穿石、槐蔭古樹、仙舟覆掛、雙塔凌霄、金龍盤柱、洞中黃山、萬象攬勝、太極壁畫、壺天極目。它們大都以“物象·’命名,睹名即可知其形。只不過有的以“單象”命名,有的以“群象”命名而已。如“太上老君”似白髮蒼蒼,合掌誦經的老人;“槐蔭古樹”似樹幹挺拔、枝葉繁茂的古樹;“仙舟覆掛”似底面朝上、高懸半空的小舟;“雙塔凌霄”似上下倒置、基座入雲的古塔;“金龍盤柱”似祥雲繚繞、長龍纏裹的玉柱;“洞中黃山”似雄偉峻峭、秀麗奇幻的黃山。以上“六奇”即以“單象”命名。“萬象攬勝”為太極洞最大廳“萬象宮”的奇景,其景物薈萃,氣象萬千。“太極壁畫”為太極洞迴廊兩側石壁上的奇景,它像眾仙聚會、雄師出征、沙場交兵、困獸爭鬥等。“壺天極目”為太極洞“壺天宮”鐘乳石的奇景,其吊頂懸空,姿態萬千。以上“三奇”即以“群象”命名。只有“滴水穿石”例外,其名揭示了兔形石上小孔的成因,是以“成因”命名。

太極洞水洞亦為一奇,其水面開闊,可容小舟倘徉其間,任意東西。如乘小舟游水洞,只見洞壁上的奇石,在五色光的照耀下,燦若群星,使人有置身銀河之感。水洞中最著名景觀有“擎天玉柱”、“蝙蝠神蠶”、“懸關隘口”等,它們或以“單象”命名,或以“群象”命名,皆睹名可知其形。

廣德太級洞風景區廣德太級洞風景區

兩儀宮 

是遊人進洞後的第一洞廳。高曠寬廣,可容數千人。兩側有巨石夾峙,右為峰,左為峰。威武壯觀。迎面石壁上有代廣德知州吳同春所書“二儀攸分”石刻,因而得名。《易經》上說:“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無窮”。正好點明了太極洞的溶岩結構,一洞分二洞,大洞套小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山,洞中行舟,洞洞相通;鬼斧神工,令人眼花神迷。

八景宮 

又名老君洞。有一塊凌空垂懸的巧石,酷似神話傳說中的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但見“他”光頭凸額,慈眉善目,肩披鶴氅,銀須飄拂,惟妙惟肖,越看越象。遊人到此,莫不嘆為觀止。

雲境宮 

宮內有廣德知州吳同春題寫的“同雲別境”石刻,據此命名。

雪竇宮 

古人遊記中,載??據此命名。

廣德太級洞風景區廣德太級洞風景區

八曲瀛洲 

以水景為主,俗稱水洞。遊人登舟後即進入地下河。這條地下河長750米,有八個大灣。水彎景移,移舟換景,故名。

玉瓊宮寬敞高大,溶岩瑰麗。最美的是“金龍盤玉柱”。兩米多高的玉柱,拔地而起,晶瑩透明。玉柱上有金龍盤繞,儼然天門華表。玉瓊宮內的玉田、鹽灘,也很奇特,尚有天湖,凌宵殿諸景,別具一格,令人幾疑置身南天門外。

神醉宮的景觀與其他洞廳迥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塊寬廣百多平方米的斷岩,斜懸頭頂,又如一塊巨大的石質天花板,其平如砥。周圍又是刀劈斧削的巨石,氣勢非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