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布野豌豆

廣布野豌豆

阿爾泰野豌豆(學名:Vicia lilacina)是豆科野豌豆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9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泛濫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分類信息

分類系統位置:

生物 Vitae [三域系統]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統]

薔薇亞綱 Rosidae [Cronquist系統]

豆目 Fabales [Cronquist系統]

蝶形花科 Fabaceae [Cronquist系統]

野豌豆族 Trib. Vicieae [Hutchinson系統的蝶形花科Fabaceae]

野豌豆屬 Vicia [Hutchinson系統的蝶形花科Fabaceae]

細葉野豌豆組 Vicia Sect. Cracca [Hutchinson系統的蝶形花科Fabaceae]

廣布野豌豆 Vicia cracca [Hutchinson系統的蝶形花科Fabaceae]

形態特徵

1-91-9

1、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根細長,多分支。莖攀援或蔓生,有棱,被柔毛。偶數羽狀複葉,葉軸頂端卷鬚有2-3分支;托葉半箭頭形或戟形,上部2深裂;小葉5-12對互生,線形、長圓或披針狀線形,長1.1-3厘米,寬0.2-0.4厘米,先端銳尖或圓形,具短尖頭,基部近圓或近楔形,全緣;葉脈稀疏,呈三出脈狀,不甚清晰。總狀花序與葉軸近等長,花多數,10-40密集一面向著生於總花序軸上部;花萼鍾狀,萼齒5,近三角狀披針形;花冠紫色、藍紫色或紫紅色,長約0.8-1.5厘米;旗瓣長圓形,中部縊縮呈提琴形,先端微缺,瓣柄與瓣片近等長;翼瓣與旗瓣近等長,明顯長於龍骨瓣先端鈍;子房有柄,胚珠4-7,花柱彎與子房聯接處呈大於90°夾角,上部四周被毛。莢果長圓形或長圓菱形,長2-2.5厘米,寬約0.5厘米,先端有喙,果梗長約0.3厘米。種子3-6,扁圓球形,直徑約0.2厘米,種皮黑褐色,種臍長相當於種子周長1/3。花果期5-9月。2n=14,28.

廣布野豌豆廣布野豌豆

2、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有微毛。羽狀複葉有卷鬚;小葉4-12對,狹橢圓形或狹披針形,長1.5-2.7厘米,寬0.5-0.7厘米,頂端突尖,基部圓形,表面無毛,背面有短柔毛;托葉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有花7-15朵;花萼斜鐘形,有5裂齒,上面2齒較長;花冠紫色或藍色;子房無毛,有長柄,花柱頂端周圍有黃色腺毛。莢果長圓形,褐色,長1.5-2.5厘米,腫脹,兩端急尖,有柄;種子3-5顆,黑色。花果期5-9月。

分布

廣布於我國各省區的草甸、林緣、山坡、河灘草地及灌叢。歐亞、北美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藥用價值

藥 材 名: 廣布野豌豆子、草藤、細葉落豆秧、肥田草
中文科名:
拉丁科名: Leguminosae
中文屬名: 野豌豆
拉丁屬名: Vicia
中文種名: 廣布野豌豆
拉丁種名: Vicia cracea L.
藥用部位: 全草
分 布: 東北、華北、河南等
生 境: 田邊、草坡、岩石上
習 性: 陽生
繁殖方式: 種子
功 能: 活血平胃、明耳目、疔瘡
主 治: 活血平胃、明耳目、疔瘡

本種為水土保持綠肥作物。嫩時為牛羊等牲畜喜食飼料,花期早春為蜜源植物之一

全草為優良的綠肥飼料;又可藥用,功效與箭舌豌豆相同;種子含澱粉;為蜜源植物。

民間驗方

1、治鼻衄:廣布野豌豆30g,水煎服。

2、治瘡腫:鮮廣布野豌豆適量,加鹽搗爛外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