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佑寺

廣佑寺

廣佑寺是目前世界殿內佛身最高、體積最大的木質釋加牟尼佛坐像。其西臨白塔,東與古城護城河相融,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南北中軸線依次為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堂、藏經樓、僧舍,東西兩側各建鐘樓、鼓樓、碑亭、配殿、圓通禪院,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新建的廣佑寺與中華廣場、白塔古典園林公園、青年湖公園融為一體,在廣佑寺白塔的襯托下,將成為一處著名的佛教聖地和重要的旅遊景區。廣佑寺整體景區以巍峨的遼陽白塔為襯托,以廟區建築群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東西配殿、大雄寶殿、三寶殿等為主題,以占地5萬平方米的中華廣場,占地9萬平方米的古典式園林、占地20萬平方米的青年湖迪斯尼遊園、綿延近10公里的環城護河 遊船觀光以及集購物、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古城傳統文化商業一條街為附屬,形成一個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宗教文化、園林藝術、旅遊經濟為內涵的國家最高級別的旅遊風景區。

景點簡介

廣佑寺廣佑寺

廣佑寺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廣佑寺遺址位於位於中華大街一段,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公園內。

史料記載,該寺建於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出現的寺院之一。

國家AAAAA級景區。 廣佑寺大佛廣佑寺大佛,是目前世界殿內佛身最高、體積最大的木質釋迦牟尼佛坐像,其總高21.48米,“21”寓意為二十一世紀,“48”寓意為佛祖四月初八誕生紀念日.

佛像須彌座高4.48米,雕有《法界源流圖〉》和《釋加如來應化事跡》。佛身高17米,頭上螺鏇髮髻325個,僅面部就過28平方米,垂耳長達3米,張開的手掌可站8人,微微彎曲的手指其長度相當於一個成人身高的大小。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座,坐於反覆蓮花座之上,其造型古樸、凝重、祥和、莊嚴。右手抬舉輕拈金婆羅花,以示正法眼藏,涅般妙心,遂得普播環宇,左手結與頭印,以示佛陀的慈悲恩德遍布法界。

大佛佛像通體貼金,其設計方案遵循大乘佛教《造佛度量經》標準。24K足金,經過雕塑、自然乾燥、保香、夾寧、上灰、水磨、貼金等48道工藝精製而成,共需香樟木600立方米,黃金24000克。其精湛的工藝、完美的造型,必將以其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成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化長廊中的瑰寶。

廣佑寺,內共有五個世界之最;

一、世界上最大的青石牌坊,高16.9米,長34米,由95塊巨石雕刻組成;

二、世界最大的青銅香爐,長12米,高1.2米,寬2.9米;

三、世界最大的大雄寶殿,建築面積11400多平方米;

四、世界上最大的殿內木質貼金坐佛;

五、世界上最大的宮燈,高4米,重1噸。觀音殿內供奉2顆佛祖真身舍利。

2002年8月27日,香港佛教協會副會長永惺法師將其珍藏的佛骨舍利贈予廣佑寺,現供奉於廣佑寺附屬殿宇圓通禪院內。 廣佑寺遼陽廣佑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出現的寺院之一,金元明清各朝幾經復建,鼎盛時期占地9萬平方米,廟宇200間,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佛教活動道場。康熙21年,清聖祖炫燁東巡經遼陽時,為廣佑寺題詩一首:禪宮多歲月,瑞塔積風煙。翡翠苔碑暗,珠璣寶相傳。馴檐來紫鴿,涌地出青蓮。微雨輕埃洗,茲晨興獨偏。1900年,廣佑寺被沙俄侵略者燒毀,以後廢圯。直到2002年,恰逢盛世,廣佑寺才得以重建。

復建後的廣佑寺氣勢恢宏,雄偉壯觀。山門前的青石牌坊寬34米,高16米,五門六柱,形體高大,雕刻精細,是我國石牌坊中的傑作。山門兩側各有一銅塑,左為車馬出行,取材於兩漢時期墓葬壁畫的車馬出行圖,作品以遼東官員乘輿疾行的生動場面,形象地展示了古襄平獨領東北一隅的漢魏之風。右為駕鶴升仙,取材民間傳說,據說漢代遼東有一地方官叫丁令威,愛民如子,喜好養鶴。這年天大旱,丁令威逆命朝廷,開倉放糧,解救饑民,因獲死罪,此舉感動天地生靈。臨刑時,丁令威被仙鶴救起,駕鶴升天。兩組銅塑都雕得那么栩栩如生。

廣佑寺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建築面積11472平方米,通高41.7米,面闊11開間73.78米,進深7開間49.8平方米,為3層拱檐前後抱廈樓閣式建築。集遼金與明清風格與一體,磚木結構,其體量大大超出一般廟宇。殿內供奉的大佛,據說是世界上殿內佛身最高、體積最大的木質釋迦牟尼坐佛像,總高21.48米,佛身高17米,僅佛面就有28平方米,垂耳長3米,張開的手掌可站8個人,一根手指的長度就相當於一個人的身高。佛像採用傳統的“木雕漆金朱金”工藝。共用香樟木600立方米,黃金24000克。只見金光四射的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神態凝重、莊嚴、祥和。與所見到的佛祖坐像不同的是,釋迦牟尼抬舉的右手輕拈一隻金婆羅花,儀態甚是不凡。

景點故事

廣佑寺廣佑寺

皇統五年(公元1145年),金世宗完顏雍之母地洪原(法號通慧圓明)在遼陽落髮為尼。朝廷出巨資擴建寺院,御敕寺額“大清安禪寺”,並為其在寺旁另建“垂慶寺”尼院別居。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完顏雍於清安寺政變稱帝。大定廿十四年(公元1184年),完顏雍親臨清安、垂慶二寺頂禮膜拜。元代改稱“廣佑寺”。此後,廣佑寺倍受歷代朝廷恩典而成為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供武五年(公元1571年)廣佑寺達到極盛,有殿宇近二百間,規模堪稱東北之最。康熙廿一年(公元1682年),清聖祖玄燁駕臨廣佑寺,留有《廣佑寺》詩一首。光緒廿六年(公元1900年)廣佑寺為義和團活動場所。同年,沙俄鎮壓義和團,燒毀廣佑寺。重修之廣佑寺,座落於通高70.48米、全國六大高塔之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陽白塔腳下,整體規劃以遼代建築風格為基調,兼容明清彩繪。其高品位的規劃,高起點的設計,高標準的建設,使整體建築形象華麗莊重,氣勢恢宏,雄偉壯觀。其整體建築以遼代風格為基調,並融合明清建築之精華,為我國傳統建築的傑出代表。

廣佑寺廟區建築群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主題建築大雄寶殿建築面積11472平方米,通高41.7米,面闊11開間73.78米,進深7開間49.8米,為三層拱檐前後抱廈閣樓式建築,其體量是目前世界廟宇之最。殿內釋迦牟尼樟木鎏金坐像,通高21.48米(喻意為二十一世紀及四月初八佛祖誕辰日),是世界殿內木質坐佛像之最。山門前青石牌坊,通高16.9米,闊34米,亦為世界之最。

廣佑寺整體景區以巍峨的遼陽白塔為襯托,以廟區建築群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東西配殿、大雄寶殿、三寶殿等為主題,以占地5萬平方米的中華廣場,占地9萬平方米的古典式園林、占地20萬平方米的青年湖迪斯尼遊園、綿延近10公里的環城護河遊船觀光以及集購物、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古城傳統文化商業一條街為附屬,形成一個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宗教文化、園林藝術、旅遊經濟為內涵的國家最高級別的旅遊風景區。

2004年開光資料2004年6月21日,廣佑寺復建落成慶典暨遼陽首屆佛教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同時廣佑寺景區主體工程建設全部竣工開放,並舉辦為期7天的落成慶典活動以及各種文化筆會,推出遼陽佛教文化旅遊熱線。可容納10萬人的景區廣場成為了彩色的海洋,海內外高僧信眾、各界知名人士、學藝界名流逾千人應邀參加慶典活動、大佛開光法會和大型文藝演出活動。

廣佑寺整體景區以巍峨的遼陽白塔為襯托,以廟區建築群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東西配殿、大雄寶殿、三寶殿等為主題,以占地5萬平方米的中華廣場,占地9萬平方米的古典式園林、占地20萬平方米的青年湖迪斯尼遊園、綿延近10公里的環城護河 遊船觀光以及集購物、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古城傳統文化商業一條街為附屬,形成一個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宗教文化、園林藝術、旅遊經濟為內涵的國家最高級別的旅遊風景區。

飽經近2000年滄桑歲月的北國首剎遼陽廣佑寺,始建於東漢,遼金元明,臻於鼎盛。最盛時,殿堂塔閣達二百餘間,為東北佛教活動中心之一。後金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碑載:“寺創於漢,經唐尉遲恭重修,蓋古剎也。”廣佑寺座落在遼陽古城西北隅。南瞻千山鷲嶺,北依凌空寶塔,殿宇百間,巍峨宏麗,歷代僧綱司府均設於此。慧燈高照,振慈風于海內;法鼓長鳴,播釋教於寰中。迄漢至清,多有修茸。金代貞懿皇后入寺出家,清朝康熙皇帝駐蹕留詩。迨至光緒庚子(公元1900年),沙俄入境,燒殺搶掠,廣佑寺毀於兵燹,唯存遼代古塔。信士仁人每至於此,惕然發心,常生復修之念。

時逢盛世,政治清明,社會進步,物阜民豐。為充分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恢復歷史古蹟,遼陽市佛教協會報請省、市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復建廣佑寺。2002年1月9日,破土動工,重修之廣佑寺,位於高達70.48米、全國六大高塔之一的遼陽白塔東側,在寺院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設計建造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甘露戒台、三寶樓、在東西兩側建鐘樓、鼓樓、碑廊、東方三聖殿、西方三聖殿、圓通禪院等,總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大雄寶殿為仿遼木結構,三重檐歇山頂鋼筋混凝土建築,座落於三重漢白玉砌台基之上,殿高三層,連台基通高41.7米,面闊13間(73.78米),進深7間(49.8米),建築面積達1.1472萬平方米,就體量而言,堪稱世界鋼混結構殿宇之最。殿內供養之釋伽如來拈花像亦為世界上殿內佛身最高、體積最大的木質坐佛,其總高為21.48米。

重建的廣佑寺以遼代建築雄渾健碩之風格為主調,又吸收了明清兩代宮室建築的典範,格局宏偉,次第森嚴,雕甍亢彩,綺繡交錯,儼然如昔時東京宮闕再現塵寰。修復後的廣佑寺將與寺前寬廣的中華廣場、寺西嵯峨的白塔、波光瀲灩的青年湖融為一體,成為遼陽乃至東北全境人文勝跡之精粹。

東漢晚期至遼代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廣佑寺重修碑記載,寺創於漢時,唐尉遲恭重修金皇統五年(1145年) 金世宗完顏雍之母李洪願於遼陽出家。金廷特殊性撥金錢三十餘萬為其建設“大清安禪寺”,並建“垂慶寺”尼院供其獨居,詔李氏法號“通慧圓明大師”。金貞元三年(1155年)完顏雍任東京留守,與母親李氏在遼陽相見,母子倆往來於官邸與寺院之間。金正隆六年五月十六日(1161年) 通慧圓明大師圓寂,葬於垂慶寺塔園,李顏隆撰寫塔銘。金正隆六年十月(1161年) 完顏雍於清安寺發動政變,逮捕政敵高存福與李顏隆。後宣告即皇帝位,改元“大定”,是為金世宗。尊謚李氏為貞懿皇后,將李氏生前居所改稱“孝寧宮”。金大定二年(1162年)增修李氏葬身塔,塔前建“奉慈殿”,命禮部尚書王競重新撰寫塔銘。命於清安寺內建“神御殿”。金大定九年(1169年) 改神御殿為“報德殿”。命翰林學士張景仁撰寫《清安寺碑》。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將垂慶寺周圍大片民田收為寺產,重建神御殿。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 金世宗駕臨清安、垂慶二寺。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 清安寺第八代住持隆公圓寂,釋善英繼任第九代住持。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釋善英圓寂。元代清安寺改稱“廣佑寺”。元皇慶二年(1313年) 重修廣佑寺寶塔(遼陽白塔)。明洪武五年(1372年) 明軍攻克遼陽,廣佑寺為兵火焚毀,唯塔倖存。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 覺觀法師來歸,授遼陽僧綱司副都綱職,重建寺院,草成格局,以“白塔寺”命名。明永樂六年(1408年) 道圓法師繼任遼陽僧綱司副都綱併兼任白塔寺住持。新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藍祖師殿、大悲閣、鐘樓、方丈、兩廡、山門,重塑佛、菩薩、羅漢像。發現舊時廣佑寺碑,遂復名“廣佑寺”。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 道圓主持重修白塔,歷時四年工竣。明正統三年(1438年) 道圓辭去廣佑寺住持職,於清雲山(今慶陽)建下院永安寺退居。正統七年(1442年)道圓歸寂,葬於永寧寺塔園。明正德三年(1508年) 重修白塔明隆慶五年(1571年)重修白塔。至此,廣佑寺規模達到鼎盛,有殿宇近二百間。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 重修塔剎。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夏季,重修白塔。七月初三日,赴京城鑄造鎦金佛三尊、三淨身佛三尊、韋陀菩薩一尊。九月,萬曆帝賜廣佑寺《經書》637函及護持聖旨。明萬曆二十七年七月十日(1599年)御賜《經書》裝滿38箱,入藏經樓。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 重修廣佑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清聖祖玄燁東巡,駕臨廣佑寺,留《廣佑寺》詩一首。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局部修繕廣佑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修築中東鐵路,廣佑寺遭部分破壞。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七月,廣佑寺為義和團活動場所。九月二十八日沙俄攻占遼陽,廣佑寺遭狐宮火燒,大部被毀。後逐漸廢圯。

旅遊

廣佑寺門票價格:50元每位。如果遼陽本地市民,可以持身份證享受10-20元優惠。

從火車站站前幾乎所有列車均到廣佑寺站或中國銀行站下車

廣佑寺地址:遼陽市中華大街一段60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