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渠鄉

廟渠鄉

廟渠鄉位於甘肅省鎮原縣西北部,距縣城54公里。東靠孟壩鎮,南依開邊鎮,西鄰馬渠鄉,北壤三岔鎮。境內山、塬兼有,東西長22公里,南北寬10公里。土地面積2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6萬畝。現轄黎明村、慕塬村、文夏村、常儉村、孫寨村、廟渠村、店王村、六十坪村、四合村9個村,88個村民小組、4026戶、18806人,其中農業人口18566人。廟渠鄉歷史悠久,曾為原陝甘寧邊區的一部分,老虎咀新石器時代的排水、灌溉工程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基本信息

廟渠鄉廟渠鄉
廟渠鄉位於甘肅省鎮原縣西北部,距縣城54公里。東靠孟壩鎮,南依開邊鎮,西鄰馬渠鄉,北壤三岔鎮。境內山、塬兼有,東西長22公里,南北寬10公里。土地面積2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6萬畝。現轄黎明村慕塬村文夏村、常儉村、孫寨村、廟渠村、店王村、六十坪村、四合村9個村,88個村民小組、4026戶、18806人,其中農業人口18566人。廟渠鄉歷史悠久,曾為原陝甘寧邊區的一部分,老虎咀新石器時代的排水、灌溉工程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命名由來

廟渠鄉因古時修建廟宇一座,故此而得名。

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廟渠鄉,隸屬馬渠區,1956年4月隸屬三岔區。1958年3月撤區建鄉時隸屬縣政府,9月撤銷,1959年9月為廟渠大隊,隸屬馬渠人民公社,1961年6月成立廟渠人民公社,1965年1月撤銷,歸屬馬渠人民公社,1966年5月由馬渠分出,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稱廟渠鄉。

基本概況

自然環境:廟渠鄉位於鎮原縣西北部,平均海拔1456米,年均降雨盆450毫米。年均氣溫10℃,全年無霜期155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積5760萬畝,鄉鎮行政區域面積17807萬畝。

廟渠鄉廟渠鄉
行政區劃:轄村民委員會9個。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4026戶,鄉鎮總人口18806人,鄉鎮從業人員9780人。

六通情況:通電的村9個,通郵的村9個,通電話的村9個,通公路的村9個,通自來水的村7個。

經濟指標:2005年,廟渠鄉國內生產總值2843萬元,糧食播種面積4166萬畝,糧食總產量13870噸,財政總收人262.3萬元,財政支出26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1410元。

文教衛生:學校總數15所,在校學生總數3648人,教師總數201人,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8人,病床10張。

名優特產:黃花菜。

特色產業

廟渠鄉農村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不斷發展,支柱產業開發初具規模,杏果黃花油料畜牧藥材瓜菜烤菸七業並舉。糧食生產穩步增長,實現了整鄉脫貧。

廟渠鄉黃花菜
廟渠鄉素有“黃花之鄉”的美譽,黃花、杏子實現了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歷屆政府因勢利導,堅定不移的以“黃花立鄉”,經過長年的“壓糧擴黃”,黃花面積不斷擴大,品種不斷改良,栽培方法不斷改進,加工技術不斷提高。到2002年底,廟渠鄉黃花累計留存面積17900畝,戶均4.5畝,人均0.90畝,總產量150萬斤,收入700萬斤,戶均收入2000元。並形成了年吞吐量達600至800噸的黃花批發市場。黃花菜已經成為廟渠鄉第一大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拳頭產品。杏子6萬多株,折合面積2514 畝,年總產800噸,產值140多萬元。

廟渠鄉利用當地光照時間長,早晚溫差大的氣候條件,自2002年起引進試種美國優質紅提葡萄,並從陝西禮泉聘請當地資深果農曹志義技術總顧問,栽植了60畝優質紅提葡萄。經過兩年精心培育,現已建成葡萄基地兩處,逐步總結摸索出了一套適合當地葡萄生產的實用技術。2005年果農竇延澤的30畝葡萄收入5.8萬元,畝均達1933元。在竇延澤等種植大戶的輻射帶動下,廟渠鄉形成了以廟渠、四合、文下、常儉、孫寨五個村為中心,發展葡萄種植戶110多戶,栽植面積達300多畝,形成了基地+農戶+銷售的產業化發展模式。

基礎設施

鎮原縣廟渠鄉從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出發,在北街沿鎮三公路兩側規劃了20戶、總占地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的小康住宅,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機平農田200多畝,新修道路21.5公里,解決了320戶1290人的行路難問題;組織淘挖水泉36處,新打小電井21眼,解決276戶民眾飲水困難。計畫在山區新打小電井100眼,徹底解決1700多戶人和950隻大家畜的飲水困難;投資7萬元,在20多公里公路沿線栽植國槐8000株;狠抓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共登記糾紛19起,已經調處15起。這些基礎設施的落成,為廟渠鄉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社會事業

廟渠鄉鄉領導幹部看望貧困戶
教育事業:廟渠鄉教育管理委員會成立於1986年1月,兩易其址,現址設在廟渠初級中學校園內。教委會成員5人,所轄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14所,村學20所,幼稚園1所。廟渠鄉共有中國小教師183名,其中中學教師47名,國小教師136名。廟渠鄉在校學生3491名,其中中學916名,國小2359名,在園(班)幼兒216名。鄉教委會大力提倡教學改革,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廟渠鄉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各級學校配套建設和各項設施大規模改觀,校容校貌明顯好轉。

計生工作:鎮原縣廟渠鄉把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當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工作來抓,組織專職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莊頭村尾宣傳計畫生育法律法規和獎扶優惠政策。同時,結合“兩免一補”政策,為“兩女戶”減免學雜費5480元,為新增8戶二女結紮戶辦理養老儲蓄8000元。累計辦理養老儲蓄102戶、8.54萬元,為18戶獨生子女領證戶辦理養老儲蓄1.8萬元。

幫弱扶貧:廟渠鄉核查確定“五保戶”75人,發放生活費用5.4萬元;摸排農村低保救助對象972人;動員組織3895戶村民積極參加合作醫療,已啟動報銷程式;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共向198戶困難民眾發放麵粉60袋,救濟款3.15萬元。

文物古蹟

廟渠鄉古墓群
王新莊古墓群,埋藏地下800餘年,歷經風雨剝蝕,洪水沖刷,溝掌塌陷,逐漸暴露,被一打柴民眾偶然發現。墓群在鎮原縣廟渠鄉文夏行政村王新莊東側的白梁灣,兩條山樑環抱成一個簸箕掌,地形隱蔽,環境清幽,灣掌平緩開闊,面臨深溝,與孫寨行政村的掛山隔溝相望,墓葬就在這簸箕舌頭中央、洪水沖成約丈余的峭壁上。墓誌稱,聞聽高曾之祖“葬在新門之北”,新門寨在開邊寨正北,為夏人邊壕。宋時,開邊寨於熙寧二年(1069年)併入新門寨,次年又復為開邊寨。800多年前的地貌環境已不得而知,僅可看出墓群北側有山莊遺址一處,窯洞已被全部掩埋,空留填壓未平的巷道遺蹟,說明曾經有人住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