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樓[湖北鄂州古樓]

庾亮樓[湖北鄂州古樓]
庾亮樓[湖北鄂州古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位於湖北鄂城區古樓街北段。1983 年後,鄂州市政府將古樓列為重點保護單位,曾撥專款修葺一新。現已成為中外遊人觀瞻眺遠的著名景點。

基本信息

概述

庾亮樓庾亮樓

庾亮樓,位於湖北鄂城區古樓街北段。巨型石砌成的半圓拱門跨街而立,氣勢高闊雄渾。樓上是粉牆青瓦,雕花木窗,結構古樸而莊重。

歷史

庾亮樓庾亮樓

據《武昌縣誌》記載,此樓原為三國時吳王孫權之端門,至今已有 1700 多年。亦有人稱為“南樓”,因其在武昌縣治之南。民間較多的是之稱為“古樓”或“鼓樓”。

晉鹹和九年( 334 年),庾亮接任江、荊、豫、益、梁、雍六州都督,領江、荊、豫三州刺史,號征西將軍,遷鎮武昌。在武昌期間,庾亮“崇修學校,高選儒官”,“坦率行已,招集有方,政績丕著。”被地方譽為典範。

庾亮有一次戴月閒遊,踏木屐漫步登上南樓,其部屬殷法、王胡之等人正聚會南樓賞月,看見庾亮的到來都驚慌不已,準備迴避,庾亮就勢躺倒在胡床上,笑著阻止了大家,並和部屬一起不拘一格地閒聊起來,不知不覺聊到了天亮,此事被載人《世說新語》。此後,人們將庾樓稱為“玩月樓”或“庾公樓”,讚賞庾公平易近人和坦率真誠。唐代大詩人李白來到武昌,陪宋中丞在南樓夜飲,聽人談起庾公當年故事,不禁乘興寫下一首詩,使南樓流譽更廣。李白游過南樓之後,歷代名人墨客到南樓的詠嘆也絡繹不絕 ,更讓這座古樓聞名於世。

南樓在歷史上曾被多次修葺。明、清兩代,戚元禮、謝叔賓、熊登、邵遐齡等地方官各修葺過一次,熊、邵二人還各留下《重修庾樓記》一篇。現存古樓是民國年間在原基復建的,內空高 12 米,寬 11 米,長 16 米,人車通暢無礙。 1983 年後,鄂州市政府將古樓列為重點保護單位,曾撥專款修葺一新。現已成為中外遊人觀瞻眺遠的著名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