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傳》

《康德傳》

《康德傳》作為一部哲學家的傳記,把康德的生活故事與其作品的哲學意義給整合起來,從哲學與歷史的觀點來看都言之有物,因而被譽為五十年來最全面的康德傳記。

基本信息

簡介

《康德傳》 康德傳

人們通常以為,康德只是個單純的思想家,終其一生都在普魯士偏僻一隅過著離群索居、機械一樣規律的生活,既沒有故事也沒有歷史。庫恩教授的這部傳記則最終打破了這一神話。 

《康德傳》的不同之處,在於較不著眼於康德的標準哲學作品,而專注於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們和當時世界重大事件之間的關聯。在不忽略康德生平與著作的代表性細節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為敘述的軸線,帶領讀者巡禮康德曾經走過的旅程,從探討牛頓物理學的形上學基礎的學者,到捍衛啟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偉大思想家。

對康德,世人的印象似乎早已定型:一位單純的思想家,終其一生都在普魯士偏僻一隅過著離群索居、機械一樣規律的生活,既沒有故事也沒有歷史。而庫恩教授這本被認為是五十年來最全面的康德傳記,則打破了這一神話,原來康德的生平本身就相當有趣,他的哲學其實就是在回應新的現代性概念,他的思想生活反映了當時文化、政治與科學的最重要發展,他的觀點是對於當時文化氣氛的反思。

這本新傳專注在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們和當時世界重大事件之間的關聯。在不忽略康德生平與著作的代表性細節的前提下,帶領讀者巡禮康德曾經走過的旅程——從探討牛頓物理學的形上學基礎的學者,到捍衛啟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偉大思想家。

內容簡介

《康德傳》探討了他與哈曼、馮·希佩爾、赫爾德、赫茨等"哥尼斯堡啟蒙運動"代表人物的生活如何交織在一起,以及康德如何在與他們的交往中被引導。康德的批判哲學必須在這個背景中去了解。這部傳記將比既有的傳記更加凸顯這些視野。換句話說,這將是一部康德的思想傳記,旨在呈現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紮根於他的時代。
《康德傳》的不同之處,在於較不著眼於康德的標準哲學作品,而專注於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們和當時世界重大事件之間的關聯。在不忽略康德生平與著作的代表性細節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為敘述的軸線,帶領讀者巡禮康德曾經走過的旅程,從探討牛頓物理學的形上學基礎的學者,到捍衛啟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偉大思想家。
人們通常以為,康德只是個單純的思想家,終其一生都在普魯士偏僻一隅過著離群索居、機械一樣規律的生活,既沒有故事也沒有歷史。庫恩教授的這部傳記則最終打破了這一神話。
庫恩教授指出,康德的生平本身就相當有趣。與以往只著重於康德晚年的傳記不同,本傳記著重於正在構思《純粹理性批判》的年輕哲學家,再現了一個多面向、真實的康德形象,從而打開了我們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時代的有趣視野。
康德的生命幾乎橫跨了整個18世紀。在他成年歲月中發生的西方世界裡最重要的變化,直到今天仍然影響著我們。我們現在認識到的世界,便是在那個歷史時期里成形的。而從康德的這部傳記里,我們可以知道他的哲學其實就是在回應新的現代性概念。他的思想生活反映了當時文化、政治與科學的最重要發展,他的觀點是對於當時文化氣氛的反思。英法的哲學、科學、文學、政治與風俗,形成了他日常交談的主題。即使像美國獨立運動法國大革命這些比較遙遠的事件,對康德也有明顯的影響。我們必須在這整個世界背景下去了解他的哲學。 

目錄

《康德傳》 《康德傳》

哥尼斯貝格的中國人(代序)
作者識
人物表
康德生平與著作年表
前言
第一章 童年與青少年時期(1724-1740)
第二章 大學生與家庭教師(1740-1755)
第三章 優雅的碩士(1755-1764)
第四章 重生及其意含(1764-1769)
第五章 沉默的歲月(1769-1780)
第六章 “粉碎一切”的形上學批判(1780-1784)
第七章 道德形上學的創始人(1784-1787)
第八章 與教會和王室的摩擦(1788-1795)
第九章 老人(1796-1804)
注釋
參考書目
索引
編後記
《康德傳》 人物表

編輯推薦

《康德傳》作為一部哲學家的傳記,把康德的生活故事與其作品的哲學意義整合起來,從哲學與歷史的觀點來看都言之有物,因而被譽為五十年來最全面的康德傳記。 

前言

《康德傳》 《康德傳》

伊曼紐爾·康德死於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距他的80歲生日不到兩個月。雖然他在當時仍享有盛名,德國的思想家們卻都躍躍欲試,想“走出”他的批判哲學。他幾乎已經不再受到重視,而他發表對於哲學討論有貢獻的最後一篇重要的文章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是一篇《關於費希特知識學的公開宣言》,發表於1799年8月7日,文中說明他認為近期的哲學發展與他自己的批判哲學無關,“費希特的知識學是個站不住腳的體系”,而且他自己堅決“反對費希特所定義的形上學”。他呼籲哲學家們不要“走出”批判哲學,而把批判哲學認真地視為他個人的以及一切形上學問題的最後結論。此舉無疑是對哲學界最後的告別。人們對他已經不再期待什麼了。德國哲學乃至於整個歐洲哲學,走上了一條他無法認同的道路,其演變與哥尼斯貝格這個瀕死的老人幾乎沒有什麼關聯。許多人說,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他已經不在意這些人的看法了。
“偉大的康德像一個小人物一般地離開了人世,但他的死是如此溫柔與安詳,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的人,只見他的呼吸緩緩停了下來。”早在1799年,康德的身心狀態便開始惡化,直到他過世。康德在1799年曾告訴他的朋友說:“我已經老了,而且很衰弱,您必須把我看作一個小孩子。”舍弗納(Scheffner)甚至認為有必要指出,康德死前的幾年當中,讓他成為一個天才人物的特質都已離他而去,並稱他早已經是個“去康德化的康德”(langentkanteten Kant)。特別是在最後的兩年,已經完全看不出偉大心靈的任何徵象。

他的屍體是如此乾癟,以致看起來“像一副展覽用的骨架”。奇怪的是,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在接下來的兩周里,康德的屍體成了供大眾參觀的物品。人們排隊等著一睹他的屍體,直到十六天后才下葬,主要問題還是天氣。當時哥尼斯貝格天氣極為寒冷,冰凍的土地堅硬得沒有辦法挖掘墓穴:仿佛大地拒絕接受這個偉人最後的遺物。但當時由於屍體的狀態良好,而哥尼斯貝格的居民對於這個死去的名人抱有高度的興趣,似乎也沒有趕時間的必要。
葬禮本身則莊嚴而隆重,觀禮的人們非常多。許多哥尼斯貝格的居民(大部分與康德不熟識或根本不認識他)都湊過來看一個著名的哲學家如何下葬。為腓特烈二世逝世所寫的清唱劇也在葬禮裡頭演出:他們用為普魯士最偉大的國王所譜寫的音樂來歌頌普魯士最偉大的哲學家。棺木後尾隨著蜿蜒的隊伍,哥尼斯貝格所有的教堂喪鍾齊鳴。哥尼斯貝格大部分的居民想必認為這是得體的。康德還在世的朋友中年紀最大的舍弗納,與大多數的哥尼斯貝格人一樣“感到非常滿意”。雖然哥尼斯貝格自從1701年以後就不再是普魯士的政治中心了,許多居民卻都仍然認為它是普魯士,甚至是全世界的學術中心。康德是它最重要的市民之一,是他們的“哲學國王”,即使哥尼斯貝格之外的哲學家已經在另覓出路。

......

當然,沒有人可以保證,在研究過某個生命歷程後,我們一定會學到重要且寶貴的一課。我想,以一個歷史性人物的生命作為塑造我們自己的生命的模板,那是不對的,雖然的確有不少人這樣做,最後自己也成為有獨立意義的歷史角色。我們畢竟不能像選衣服一樣選我們的生活方式。但事實是,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種,而傳記似乎可以讓我們洞見它們的危機與優勢。與許多浪漫主義者、自我標榜的尼采主義者以及其他現代的探險者相比,康德的生活很不相同。這樣的生命是否有引人入勝之處,我想留待讀者自行判斷,我可以確定的是,它實際上比目前仍然普遍流行的平面卡通式的描述有趣得多。

本書在序言以下共分九章。第一章“童年與青少年時期(1724-1740)”;第二章“大學生與家庭教師(1740-1755)”;第三章“優雅的學士(1755-1764)”;第四章“再生及其意含(1764-1769)”;第五章“十年的沉默(1770-1780)”;第六章,“‘粉碎一切’的形上學批判(1780-1784)”;第七章,“道德形上學的創始人(1784-1787)”;第八章,“與教會及王室的磨擦(1788-1795)”;第九章,“老人(1796-1804)”。我會儘可能將康德的生平與其哲學發展穿插著敘述。內容涉及康德主要作品概述的段落,都會有清楚的標示,因而如果讀者的主要興趣在於康德的生平的話,便可以跳過康德哲學的細節,雖然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

人物表

《康德傳》 《康德傳》

路德維希·恩斯特·博羅夫斯基(Ludwig Ernst Borowski,1740-1832),康德最早的學生之一,終生與康德維持良好的關係。晚年,博羅夫斯基成了普魯士路德教會的高級神職人員,是後期康德的常客,他是三部“正式”的康德傳記其中一部的作者,但沒有參加康德的葬禮。

阿道夫·弗朗茨·約瑟夫·馮·巴齊克(Adolph Franz Joseph von Baczko,1756-1823),70年代的康德學生(並且是克勞斯的朋友)。雖然他失明了,卻是個傑出的歷史學家。由於是天主教徒的關係,無緣成為哥尼斯貝格(Koenigsberg)大學的教授。

雅各布·西吉斯蒙德·貝克(Jacob Sigismund Beck,1761-1840),康德早期最知名的追隨者之一,在哥尼斯貝格求學,受到克勞斯與康德同等程度的影響,1793-1796年間,發表了一部詮釋康德批判哲學的作品。他自始便是個正統的康德門徒。在他的最後一本書《判斷批判哲學的惟一可能立場》中,他走上了自己的道路,頗令康德不悅。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他來到了哥尼斯貝格,並在該地寫下了《一切天啟之批判》(1792),康德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使其得以出版。該書匿名出版之初,還被認為是康德自己的作品。在康德披露其作者身份之後,費希特聲名大噪。後來,費希特“超越”了康德,嚴厲地批判康德哲學,令康德憤恨難消。

約翰·丹尼爾·豐克(Johann Daniel Funk,1721-1764),哥尼斯貝格非常有名的法學教授,青年時期康德的好朋友。他過著放蕩的生活,對希佩爾有決定性的影響。

約翰·尤利烏斯·格舍恩(Johann Julius Goeschen,1736-1798),1760年來到哥尼斯貝格,鏇即成為康德與雅各比一家人的好朋友,是鑄幣局的技師,後來升任局長。他與瑪麗亞·夏洛塔·雅各比傳出戀情,在她結束前一段婚姻後,便與她結婚。在婚禮後,康德雖然不再踏進他家一步,對他們仍然保持友好的關係。

約瑟夫·格林(Joseph Green,1727-1786),哥尼斯貝格的英國商人,康德最親近的朋友。希佩爾的《像時鐘一樣的人》,描寫一個在生活上嚴格遵守準則並永遠準時的人,據說便是以格林作為模特兒。後來的作家把這品格的描述轉移到康德身上。

約翰·格奧爾格·哈曼(Johann Georg HAMANN,1730-1788),康德(與格林)的好友,在哥尼斯貝格出生、受教育,又稱為“北方的魔術師”。他是18世紀後半葉德國最重要的基督教思想家之一。由於他倡導非理性主義的信仰理論,與流行的啟蒙哲學相對立。同時他也是“狂飆運動”(Sturm und Drang)的導師。赫爾德於1764年離開哥尼斯貝格之後宣揚了他的思想。

約翰·戈特利布·赫爾德(Johann Gottlieb Herder,1744-1803),60年代初期康德的學生,受哈曼與康德同樣的影響,並成了狂飆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對德國前浪漫主義的思想家有深遠的影響。在康德匿名寫文章嚴厲批評他的著作《關於人類歷史哲學的思想》之後,赫爾德便轉而反對他的老師。

馬庫斯·赫茲(Markus Herz,1747-1803),康德最重要的學生之一,在康德就職論文答辯時擔任他的答辯人。1770年移居柏林。以後成了康德重要的通信對象,赫茲在柏林是個執業醫師,並且在當地講授康德哲學,使重要的政府官員對於康德很有好感。

特奧多爾·戈特利布·馮·希佩爾(Theodor Gottlieb von Hippel,1741-1796),哈曼與康德的朋友,後來成為哥尼斯貝格的市長。他寫過許多有趣的劇本與小說。與康德及舒爾茲一樣,他也曾經是腓特烈中學的學生,在康德擔任講師的初期就讀於哥尼斯貝格大學,希佩爾與康德是朋友,但經常保持“禮貌性”的距離。

賴因霍爾德·伯恩哈德·雅赫曼(Reinhold Bernhard Jachmann,1767-1843),1783-1794年間與康德過從甚密。他作為康德的助手,對發表最主要的哲學作品的年代裡的康德知之甚詳。雅赫曼與哥哥約翰·本雅明(1765-1832)與約瑟夫·格林及羅伯特·馬瑟比往來密切。約翰·本雅明也是康德的助手,在求學於愛丁堡後,到哥尼斯貝格行醫。賴因霍爾德·伯恩哈德·雅赫曼是三本“正式”康德傳記其中一部的作者。

約翰·康拉德·雅各比(Johann Conrad Jacobi,1718-1774),哥尼斯貝格的銀行家,哈曼與康德的朋友,瑪麗亞·夏洛塔的丈夫,兩人於1768年離婚。他是康德最好的朋友,管理康德部分的財務,例如濟助其貧窮的親人的定期支出事項。

瑪麗亞·夏洛塔·雅各比(Maria Charlotta Jacobi,1739-1795),被稱為“公主”,與約翰·康拉德·雅各比離婚後嫁給格舍恩。康德同時是雅各比與格舍恩的朋友,因為泄漏太多秘密緻使婚變後,便不再踏入格舍恩的家。

約翰·雅各布·康特爾(Johann Jakob Kanter,1738-1786),與康德、哈曼與希佩爾等人關係良好的書商和出版商。康德曾住在他的書店所在的房子裡面。康特爾是康德許多著作的出版者。

卡洛琳·夏洛特·阿馬莉·凱澤林克女伯爵(Caroline Charlotte Amalie Keyserlingk,1729-1791),康德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海因里希·克里斯蒂安·凱澤林克伯爵的妻子。康德是他們一家人的好朋友,經常受其邀請。在宴會中,康德通常坐在女伯爵旁邊的貴賓席。

海因里希·克里斯蒂安·凱澤林克伯爵(Heinrich Christian Keyserlingk,1727-1787),卡洛琳·夏洛特·阿馬莉的丈夫。康德與伯爵似乎有許多共同的政治觀點。

雅各布·克里斯蒂安·克勞斯(Christian Jacob Kraus,1753-1807),可能是康德70年代的學生中最有天分者。克勞斯在1780年成了他的同事,講授道德哲學,今天他是以首次將亞當·斯密的思想介紹到德國而聞名。雖然克勞斯與康德是好友,甚至有一陣子還共同負擔家計,兩人的關係大約在《第三批判》出版前不久宣告決裂。從某些方面來看,克勞斯與哈曼的關係比他與康德的關係親近。

約翰·海因里希·蘭貝特(Johann Heinrich Lambert,1728-1777),數學家和哲學家。蘭貝特與康德的哲學書信往返,對於康德是很重要的靈感來源。

馬丁·蘭珀(Martin Lampe,1734-1806),幾乎當了康德一輩子的僕人,是個退役士兵。蘭珀的才智有限,以致於康德和他經常產生問題。在康德生命結束之前,他因為飲酒過度、怠忽職責而被解僱。

摩西·孟德爾頌(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著名的猶太哲學家,是康德在文學圈中的朋友與支持者。1770年後,孟德爾頌與赫茲在柏林成了朋友。康德十分看重孟德爾頌,也十分重視與他的通信。

羅伯特·馬瑟比(Robert Motherby,1736-1801),英國商人,格林的合伙人,康德的近友。康德對於馬瑟比的子女教育有很大的影響,他自己投資很多錢在格林與馬瑟比的公司上面。

卡爾·萊昂哈德·賴因霍爾德(Karl Leonhard Reinhold,1758-1823),率先推廣康德哲學的人。雖然他與康德素未謀面,卻把康德的名字當作最理想當然的概念。在成為耶拿大學的教授後,他放棄了嚴格意義下的康德哲學,提出自己的“表象哲學”。後來,他成了費希特的支持者,對康德的態度漸趨批判,不過康德一直對他心存感激。

約翰·格奧爾格·舍弗納(Johann Georg Scheffner,1736-1820),希佩爾、哈曼與康德的朋友。他在1761年發表了前衛的詩集(á la Grecourt)。1765-1766年間,擔任哥尼斯貝格戰爭部的秘書,但在翌年鏇即退休。

約翰·舒爾茲(Johann Schulz,1739-1805),康德的朋友,在康德擔任哥尼斯貝格講師初期,從學於康德。他為康德的就職論文作評論,70年代,在哥尼斯貝格擔任宮庭牧師以及大學數學講師,在成為康德批判哲學最主要的辯護人以後,他被任命為全職教授。

埃雷戈特·安德烈亞斯·克里斯托夫·瓦西安斯基(Ehregott Andreas Christoph Wasianski,1755-1831),1772-1780年間,在哥尼斯貝格大學攻讀神學。他上過康德的課,也擔任過他的助手。他在1786年成為哥尼斯貝格的教會執事,在康德的晚年照料其生活。他是康德遺囑的執行人,第三位康德“正式”傳記的作者。

其作者

曼弗雷德·庫恩,以研究康德、休謨以及他們之間思想關係的作品而著稱於世。他對啟蒙運動、德國古典唯心論在德國、法國和大不列顛的傳播和發展擁有廣博的知識。同時也從事倫理論學和宗教哲學方面的研究。庫恩曾任德國漢堡大學客座教授,現為美國波士碩大學哲學教授。編著的作品有《德國的蘇格蘭常識》(Scottish Common Sense in Germany,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8),《伊曼紐爾·康德:各國康德學論文選輯》(Immanuel Kant, 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of essays on kant, 2vols., edited with heiner F. Klemme, Ashgate, 2000)、《康德傳記大全》(Kant Biographien, 8 vols.,Thommes, 2002)。

其譯者

黃添盛,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博士,現定居德國。

相關評論

《康德傳》 《康德傳》

對於了解一個哲學家的思想來說,了解他的生平還是不可少的。因為哲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論和知識,可以脫離人生而為,如物理學家之於物理學;哲學家的人與他的哲學是直接相關的。費希特有言,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哲學。因此,哲學家的傳記對於了解哲學家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長期以來,康德給人的印象似乎是“他的一生就是著作.著作也就是他的生平”。以往那些流行的康德傳記,給人提供的信息似乎是,康德是一個非常呆板而無趣味的人,談不上有什麼私人生活,日常起居如鐘錶那般機械,一生都未離開過家鄉哥尼斯堡。世紀文景最近引進出版的美國學者曼弗雷德·庫恩的《康德傳》,將徹底改變康德以往在人們心目中的錯誤形象。從這部目前為止篇幅最大的康德傳記中,我們可以發現,以往人們對康德這個人的了解,實在太靠不住。

庫恩這部傳記的一個優點是,它大量使用康德同時代人(許多是康德的熟人)對康德的觀察,儘管每個人的觀察都有自己的視角和立場.但真實度和可信度應該較隔了一兩個世紀後靠查閱二手資料得出的信息要高。從康德的這些同時代熟人的觀察中我們發現,康德的為人與他的思想一樣,並非一成不變,更談不上枯燥乏味。康德只是到了人生的後期生活才開始像鐘錶那樣有規律,但卻始終不是一個刻板乏味的人。相反,這是一個很講究生活情趣的人,衣著考究,舉止優雅,喜歡與上流社會來往,對吃喝很在行。在青壯年時,甚至有“縱情聲色,浮華歲月”的記錄。

自然,如果一般哲學家的傳記只是如此提供“有血有肉”的哲學家形象的話,那還只是停留在獵奇甚至狗仔隊的水平,而這樣的哲學家傳記也不罕見。庫恩的這部《康德傳》顯然不是這樣,庫恩知道:“如果一部傳記太強調主角生活里的事件,那么可能顯得平庸而無聊”,而他要“把哲學家的生活故事以及其作品的哲學意義給整合起來”。並且,他試圖把康德的生平與哲學放到他的時代(西方)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來考察。這部傳記“旨在呈現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紮根於他的時代”。但這部《康德傳》只寫了康德對法國大革命始終不渝的支持.卻絲毫沒有涉及法國大革命與康德在思想上的關係。總之,我的印象是,庫恩長於鉤沉梳理史料,對思想的把握則不免給人以捉襟見肘之感。

然而,庫恩的《康德傳》並非對人們理解康德哲學毫無幫助。相反,它將康德哲學最根本的內在特徵揭示了出來。這部傳記除了在康德生平資料的真實性和豐富性上確有建樹外,還真正把握了康德哲學生命的本質——道德性。康德和蒙田以及斯多亞學派的哲人一樣,認為“我們的責任不是製作書本,而是製作人格;我們要贏得的不是戰役與疆土.而是我們行為間的秩序與安寧。真正的大師傑作是一個合宜的生活方式”。康德把這種生活方式體現在他的哲學中。

我們從庫恩是書中看到,康德把道德既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也看作是哲學的目的,在此意義上,哲學與人生在他那裡是統一的。康德始終認為,無論對於生活還是對於哲學來說,道德都是首要的問題。庫恩告訴我們:“康德的終極關懷在於道德,甚至可能是宗教。就科學與知識的成長而言,他接受了經驗論的有效性,因而希望能避免道德被自然主義化或相對主義化。他想要證明,即使我們無法認識絕對的實在,但是道德仍然可以對我們要求說它是絕對且不可抗辯的。使人類高於禽獸的,是道德的要求。”這與儒家的追求十分相像,就此而言,說康德是“哥尼斯堡的中國人”也沒有錯,儘管他對中國的了解極為有限。

長期以來,與那種刻板乏味的康德形象相對應,在學術工業的從業員手裡,康德哲學被切割成認識論、道德哲學和美學同樣枯燥乏味的三大塊,似乎在這三部分內容之間缺乏內在統一的宗旨和基礎。但庫恩的《康德傳》至少可以使我們看到,康德從來就不是一個閉門造車的“純粹哲學家”,他喜好交遊,社會性很強.不是許多人認識的孤單、閉塞甚至滑稽的人物。“許多人甚至都不甚了解‘對話’對於康德的重要性。康德的批判哲學是其生活方式的一種呈現方式,在這個生活方式的脈絡里,我們才能清楚掌握它的意義。”這對於一切康德的研究者都是必要的提醒。

近現代政治哲學

復旦大學洪濤老師本科入門課程書目,自文藝復興時期的馬基雅維利,包括馬丁·路德、格勞秀斯、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約翰·密爾、馬克斯·韋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