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

《穆勒》

《穆勒》李志平著,本書論述了經濟學家穆勒經濟思想的主要特徵。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穆勒》《穆勒》

作為有重要影響的經濟學家,穆勒經濟思想的主要特徵是折中和調和。穆勒生活在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轉化為庸俗政治經濟學的時期,當時庸俗政治經濟學公開為資本主義辯護。穆勒把生產和分配割裂開來,認為生產規律是永恆的,分配規律是暫時的、可變的,由此他得出了可以不改變生產關係,而通過立法手段改變分配關係,以消除資本主義種種弊端的改良主義結論。他摒棄了李嘉圖的勞動價值學說而代之以庸俗的生產費用論,其地租理論是繼承李嘉圖的,工資理論因襲了工資基金說,其利潤理論採納了西尼爾的“節慾”論和薩伊的觀點。但在工資和利潤的數量關係上,他堅持了李嘉圖的正確學說,揭示了兩者之間的對立。穆勒的後期思想有明顯的改良主義傾向,他否認私有財產的神聖地位,對經濟放任主義產生懷疑,提出無限制的自由競爭不可能產生真正的福利國家;他主張通過國家立法限制勞動時間,救濟貧民;以合作方式改組工業,研究工人管理工廠的可能性,提倡組織公社進行小規模的社會試驗。凡此種種表明,他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弊病,並設法加以改良。

圖書目錄

1.青少年時代
1.1不平凡的家庭
1.2在父親特殊教育下成才
2.成就、苦悶和覺醒
2.1立志做一個世界的改造者
2.2一次異乎尋常的精神危機
2.3在對功利原則的異議中覺醒
3.與泰勒夫人
3.1漫長的友情
3.2思想伴侶
4.19世紀英國歸納主義的代表
4.1創建求因果四法說
4.2激進的、經驗主義的邏輯思想
5.西方經濟學的首次綜合者
5.119世紀下半期西方經濟學聖經:《政治經濟學原理》
5.2對李嘉圖經濟學的繼承與超越
5.3在政府干預與自由放任聞進行調和折中
5.4市場經濟應該遵循經濟公平原則
5.5別具一格的社會主義思想
6.功利主義倫理學的集大成者
6.1邊沁功利主義基本思想
6.2穆勒對邊沁功利主義思想的發展
6.3快樂和幸福:對快樂本質的修正
6.4利己與利他:對功利標準及其理論基礎的修正
6.5自律與他律:對道德他律論的修正
7.19世紀英國自由主義理論大師
7.1最好給個人留下一塊活動的餘地
7.2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需要有自由精神
7.3兩性平等的實質是自由和公正
7.4把人權擴大到婦女
附錄穆勒大事年表
後記

近現代政治哲學

復旦大學洪濤老師本科入門課程書目,自文藝復興時期的馬基雅維利,包括馬丁·路德、格勞秀斯、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約翰·密爾、馬克斯·韋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