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準備

置辦年貨是過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進臘月,市面驟現繁榮,這是一年內的特有市場,稱為\"臘月市\"。

介紹

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繁衍著56個民族,他們各自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過年形式。北京歷來是少數民族雜居的城市,生活習慣互相影響,因而生活內容就相對豐富得多。過年的慶典也隆重得多。為了新年慶典,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明清以來,一般說,進入臘月,到了"臘八",就算進入年關了。一直到正月二十五日"填倉"以後,才恢復正常。歲首之日是慶典的正日子,在此之前的一切活動均為準備工作。準備階段約有20多天,自"臘八"至除夕的日子裡,北京人是很忙的,正所謂"家無虛丁、巷無浪輩"。他們都在忙些什麼呢?

(一)臘月市

舊時東四、西單、鼓樓、前門的年肆非常熱鬧,坐商以茶食店、廣貨鋪、雜貨鋪、茶葉店等最為興隆。街上除了擔擔兒挎籃兒的流動售貨小販之外,售貨攤點列滿馬路兩旁,走過這種街面,令人生活情趣油然而生。
臘月初以賣鹹肉的居多,臘八之前數日,所售物品以籌備臘八所需粥果為主,如:核桃、柿餅、棗、栗子、乾菱角米及各色野味、大佛花等。
一過初十,開始買年畫、鬥神、掛千、金銀箔、燒紙、窗戶眼、天地百分等。
二十日左右開始以"祭灶"為重點,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草炒豆等。 二十五日以後,開始賣芝麻秸、松柏枝等物,為除夕"踩歲"做準備。
到二十九、三十日一兩天內賣活鯉魚,為除夕供"全佛"和初二祭財神用。臘月市上貨物齊全,琳琅滿目,價格也相對提高,京師諺語有"臘月水土貴三分"之說。

(二)臘八

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日,是漢民"臘八節"。該節來源於古時的"臘日",即"獵禽獸以歲暮祭先祖"之日。漢代以冬至後的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開始將臘月初八為臘日,民間稱為"臘八"節。
"臘八"是進入年關的信號,亦稱"年禧"。商家準備討賬,欠錢而還不起者,亦開始準備"躲帳",所以有"送信的臘八粥"之說。 "臘八"這天的典型食物是臘八粥。關於臘八粥的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為了祭祀神農氏。因為神農氏為我們發現了百穀,創始了農業稼穡,故於臘日用多谷制粥而祀之。按《古今中外節日大全》說是為了祭祀"八神"。
自然界的八位神靈,保佑莊稼豐收,百姓得食,故而祀之。
宋朝流傳下來說是為了紀念岳飛特製的果粥。明朝流傳是為了紀念朱元璋而熬雜米粥的。因為朱元璋在未登基之前,曾當過乞丐,吃過老鼠洞中的雜糧。登基後令御膳坊熬雜米粥,並賜賞百官,以志不忘,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故名臘八粥,此說含有憶苦的成份。 流傳最廣且為人們普遍接受的是紀念佛祖之說。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之前,曾捨棄王位而遊歷名山訪尋名賢,餓昏在印度比哈爾邦的尼連河畔,被一牧羊女煮粥救活。釋迦牟尼於臘月初八得道成佛,於是佛教徒們把"臘八"稱為成道節,熬粥奉佛。漢代,佛教傳入我國,此俗隨之傳入。開始各佛寺於是日誦經熬粥供佛,後來民間因之。
清代,雍和宮所熬的臘八粥很出名。因為所用之鍋極大,直徑有一丈二尺,能容米20石,乾果100斤,共熬5大鍋。所用粥料由宮廷送來,並派監粥大臣來寺院監製。粥熟之後,派供粥大臣送進皇宮,首先由帝後嬪妃貴族享用,各地總督巡撫等一品大員、封疆大吏們也能得到裝罐封寄的賞賜。有地位的人家或皇親國戚,所用粥米由皇廷賜賞,所以這天也有"王侯臘"之稱。一般平民百姓家雖然得不到皇家賞賜,但亦極重視臘八粥的熬制。臘八前數日將紅棗捶破泡湯,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角米等煮熟。粥熟後供在佛聖面前、門窗、庭樹、井灶之上,然後全家皆食和饋贈親友,照例饋友之粥不得過午。
臘八粥用料和製法極為考究。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再用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穰、松子及紅糖、白糖、瑣瑣葡萄等做為點染。此外還用紅棗、桃仁等製成獅子、小免等布置綴飾,使其更加華麗,以見巧思。每至臘月初七就開始剝果修器,夜間熬制,天明則粥熟。
臘八粥的質量以用料多少為準。《燕都遊覽志》載:"以果米雜成之品多者為勝"。平民百姓家所用粥料多少,視其家境情況而行。一進入臘月,糧店就配製"臘八米",將芸豆、豌豆、小豆、紅豆、綠豆、小米、糯米、高粱米等摻到一起,稱雜豆米,出售。居民買回後再加上紅棗、栗子之類就可熬制。熟後再加紅糖、白糖、玫瑰或甜桂花調味,使其味道更美。
講究的臘八粥還要注意顏色,粥熟後,要求雪白透明,所以凡是顏色較深的穀物不可用。只用江米、用銀針挑淨糠心的薏仁米、雞頭米,去了心的蓮子肉等。粥熟後,再在特製的粥盒裡鋪上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桃仁、松子、染紅的瓜子等,還要擺出各種圖案花樣,這種粥是臘八粥的上品,亦叫"八寶粥"。
關於臘八粥的用料問題,歷來說法不一。《燕京歲時記》載:"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則傷味。"而上述做為"臘八粥"上品的"八寶粥"中,卻以蓮子、桂元等為珍品,不知孰說為是,看來可能是口味不同的緣故吧。
在親友鄰里饋送臘八粥的同時,還附帶送"漬白菜",這是剛入冬時漬醃的。《燕京歲時記》載:"凡送粥之家,必以此為副。菜之美惡,可卜其家之盛衰"。白菜醃得好壞,與家境之盛衰當然無內在聯繫,即便醃漬的味道不好,受贈之家亦不會說什麼,送菜人盡可放心。北京人醃漬白菜已成風俗,俗稱"漬酸菜"。
北京地區的冬令當家菜歷來是大白菜。古籍記載:"白菜一名菘,北方多入窖內,不見風日……"可見,北京居民貯存大白菜古已有之。現在人們已經積累了不少貯存大白菜的方法,如:涼台貯存法,樓道貯存法,報紙包裹法等。另一種方法就是醃漬,將洗淨的白菜在開水中燙過後放入涼水中一漬,再存入潔淨的缸中封閉,吃時味道與四川泡菜有異曲同工之妙。
臘八的另一工作是泡"臘八蒜"。用潔淨的器皿盛上好米醋,將選好的蒜瓣去皮,放進醋中,封閉置暖處,稱為"臘八蒜"和"臘八醋"。到新年吃餃子時,連醋帶蒜盛入食碟中佐餐,醋香蒜碧,引人食慾。
還有一種重體力勞動,亦是臘八日的工作,即窖冰。臘八,京城各河開始打冰,內城御河所起之冰貯藏在"內窖"。太液池所起之冰,貯存在景山西門外的"雪池冰窖"。府右街冰窖,存貯南海之冰。各護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邊土窖存放,待夏季出售。當時北京著名的冰窖有什剎海寶泉冰窖,白米斜街西口冰窖及朝陽門、德勝門冰窖等。舊京冰窖有三種:官冰窖、府第冰窖和居民冰窖。晚清時,打冰已不限於臘八,一般冬至至"三九"即可。此俗一直沿襲至今。 考窖冰之俗來源甚古,《事物原會》載:"周成王命凌人(打冰人)斬冰,納於凌陰,凌陰者,今之冰窖也"。可見周代已有貯冰之俗。 臘八之後,節日氣氛愈加濃烈,只不過市面上再也看不到粥果一類的物品了,代之而起的是有關祭灶迎神祝福之類的年貨了。

(三)唐花

臘月間,在暖房中培育出來的進宮的鮮花叫唐花。它既是供品,亦是上層人家的贈品及堂屋中的陳列品。明代進貢以牡丹為主,清代又用金桔等作為陪襯,紅黃相間,更顯艷麗。市售之花品種更多,除以牡丹、芍藥為主外還有紅白梅、碧桃、探春等。
暖房之中從培育鮮花,發展成生產新鮮蔬菜,如青韭、蒜黃、冬蔥等。隆冬季節,能嘗到如此鮮嫩之菜,不能不說是口福。可笑的是起初皇宮內不允許這類鮮菜進貢,更不許供佛,說它們是"不時之物,有傷於人"。 唐花的培育方法,許多古籍中如《五雜俎》、《燕京歲時記》、《日下舊聞考》、《玉堂答記》、《香祖筆記》等均有記載。其方法是在紙糊的密室中,挖地穴五尺余,種植面上敷以糞土,再在三尺之下火,置沸湯於地坎中,候湯氣薰蒸則扇之。種植者非常辛苦,需晝夜不停地攤火,保持溫氣。
唐花因其以暖氣薰開,故也叫薰花,又叫課花。又因士大夫家中以該花置堂中、故亦稱堂花。相傳此法始於漢代,歷代均有發展。唐詩中有:"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之句。可見課花暖育之法,在唐代已能生產瓜果。宋代出了個育花能手,名馬塍使暖房設施更進一步。 唐花為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帶來了勃勃生氣。 現在中山公園中有唐花塢一座,其命名即源於此。隆冬季節,外面百木凋零,而塢中各種鮮花盛開,令遊人提前享受到春意。

(四)封印封台

封建帝王在位時,每至臘月十九日之後,有官府封印,梨園封台之舉。 從臘月十九至二十二這4天之內,由掌天文歷數之事的欽天監選擇"吉日",頒示天下各衙府,統一封印。封印後,各官員開始放假。在這幾天內,各衙府主管為酬謝大家一年的辛勞,要邀請同僚歡飲暢聚一番,已成為慣例。為此,每當封印已畢,前門一帶車水馬龍,各園館居樓均無隙地,官員們都在包桌歡飲,慶祝歲末。
本來節日放假,慶迎新春是件好事,可是同時給社會上帶來一個不好的機由,市肆無賴之輩卻藉此機會鬧些事端。他們認為官不升衙辦事,可以肆無忌憚了,甚至有些乞丐明目張胆地在市面上搶東西,逐漸形成一種惡俗。京諺有:"二十七八,平取平抓"之說。實際上官府封印並不等於沒人管,起碼各處的地保並不放假,只是他們懶得管罷了。 繼封印之後,擇日封台,是梨園界的一樁大事。清代中前期,京師戲園中以崑曲、弋陽腔、秦腔、徽劇為主要流行的劇種。各個劇種在各戲園中輪流演出。在封印之後,要舉行一次聯合大匯演,謂之"八班合演",演員們各顯其能。這是一項藝術交流的好機會,故而是梨園界的一次壯舉。匯演之後,即封箱封台,一直到新年始臨才恢復演出。

(五)爆竹

年節期間燃放爆竹的歷史相當悠久,爆竹的作用及形式更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而發展的。最初是為驅惡鬼,後來發展成迎喜神,繼而普及為喜慶之日的必備之物,至於爆竹本身形式的演變,則是科學技術進步的體現。 燃放爆竹的起因眾說不一,不過最初是為了驅鬼則無異議。有一則流傳極廣的古老傳說頗具典型性。 上古時有一兇殘怪獸叫"",每隔365天就出來傷害人畜一次,因此,屆時人們皆熄滅燈火,躲避怪獸。偶有一次,一穿紅衣頑童燃竹取暖,適逢"年"來,怪獸見火光紅色及聽到燃竹之爆響,頓時被嚇得逃竄,此後家家燃竹爆響,以求安寧。
綜合一些記載,我國燃放爆竹之俗始於漢代。東方朔在其《神異經》中就有關於以燃爆竹驚山魈惡鬼之說。據說這種山魈惡鬼只有一尺多高,住在西方深山中,人如果遇上,就會大病纏身。該怪最怕聲響,故人們燃爆竹以驚嚇之。 驅鬼和迎神概念截然相反,然而都需要放爆竹,這與社會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早期人類對自然現象認識不足,凡是不利於人生活的均視為惡鬼,需要驅除。後來人們對自然逐漸了解,不再可怕,但希望生活平安。在自己的力量有限的情況下,就依賴於神靈,祈禱神佛能保佑自己及家庭。於是迎神之舉漸漸萌生。隨著人們對過年迎神活動的重視,燃放爆竹的含義似乎比驅惡鬼更大些。清代人們為了迎神"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於朝野、徹夜不停"。
民國期間,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商號店鋪於除夕夜大放爆竹,街道上積有厚厚一層爆竹皮屑。現在,除夕夜仍放爆竹,尤其是午夜零點時,爆竹聲最濃烈。 放爆竹的適用範圍愈來愈廣,從驅鬼、迎神,逐漸發展到喜慶之日的必備物。民間的各種紀念活動如:花會社戲、行業聚會、新張開幕、壽誕之日、婚喪嫁娶,以及球賽獲勝,均然放爆竹。其含義也無甚局限性了。 燃放爆竹的適應範圍之廣,是與爆竹本身的技術進步密切相關的,如前文所述,爆竹在原始時,名符其實的是用火燃竹而爆之,從而發出噼叭之聲。其聲音的響亮程度是有限的。到魏晉時期,大興煉丹術的同時,發現了硝石、硫磺和木炭配合在一起燃燒,能發出爆炸的聲音。人們稱其為火藥。這一發現,使爆竹發生了革命性的飛躍。人們將配製好的火藥裝進竹筒內,燃放起來,比只爆"竹"響聲大多了。這種新產品稱之為爆仗或炮仗。到了宋代,造紙術和火藥的製做不僅普及,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於是出現了用紙捲成的爆仗。把單個爆仗連在一起,點燃後逐個自動爆響,稱之為"鞭"。因此又有了"鞭炮"的名稱。當時出現了不少製造爆仗的能工巧匠。不過《事物紀原》的作者高承認為,三國時的大發明家兼巧手馬均始制爆仗,是製造炮仗的祖師。無論怎樣講,宋代是爆竹得到大發展、大提高、大普及的時代。許多古籍記載,宋代都城開封,大街小巷都出售爆仗、起火等。
從明清到現代,爆仗不斷改進,品種相繼增多,所售製品琳琅滿目,統稱為花炮。歸納起來,可分三大類,即聽響的、觀花的、連聽帶看的。 爆竹之原起是聽響的,發展成爆仗有"麻雷子",其響單一。繼之有雙響或叫"二踢腳",第一響炮仗本身只燃半截,聲音較沉悶,待把另半截送上天空,在空中一聲爆炸,響徹雲霄。小麻雷子連在一起稱"鞭"、有"小鞭"、"寸鞭"、"閃光雷"、"洋鞭"等。每掛有500頭、1000頭、5000頭、1萬頭不等。其中還有"鞭里加炮"等名目,即在每間隔一定數量的響鞭之後,出現一聲大響。由"二踢腳"發展出"炮打燈"、"炮打雙燈"、"飛天十響"等。甚至現在國家慶典所放的禮炮也是爆竹的衍生物,只不過引發方式不同罷了。 供觀看而無響聲的一類,統稱為"花",最早起源於宋代的"起火"。同樣用紙卷火藥,燃點後不發聲,只噴火,由於反作用力的關係,"起火"本身邊噴火、邊飛起,直上天空。原始的"起火"很單調,只不過噴火鑽天而已。但不要小看它,它可是我們現代航天火箭的老祖宗呢! "花"中有一種狀如泥人,內裝火藥,頭頂上有一小孔,點燃後噴出火花,金星四濺,儼然一株火樹。火藥燃完泥人之殼猶在。因泥人常被塑為老頭形,故俗稱"老頭花"。小型花有"滴滴金"、"耗子屎"等,小孩燃玩此物,危險不大。由於造型的不同,還有"太平花"、"盆花"、"八角子"、"葡萄架"等。現在禮花廠所制產品外型更加美觀,有坦克車、汽車、手槍、金魚等。如今每年國家慶典焰火晚會上所放之焰火,堪稱集花類之大成,五光十色,漫天飛舞,壯觀之景色歷代所不及。 連聽帶看的叫放"盒子"。"盒子"照例要多層燃點,由幾層至十幾層不等,每層都爆出不同的人物故事,極為奇妙。如果放大型的"盒子",需先用杉篙搭好架子,把"盒子"吊在上面。第一層一般是吉祥祝福的內容,如"萬事如意、恭賀新禧"之類,接著是"和合二仙"、"福祿壽"等,以後每層可放出一個故事的一個場面或者連起來是一齣戲。盒子連續落下,場面連續演出。 大型盒子的種類很多,有的製成"花牌樓",額坊、明樓儼然,可高及數丈。牌樓下面陳列獅虎等動物,呈百獸慶壽狀,有的製成飛檐流角的涼亭,亭中有美人,稱為"八角美人亭"。
"煙花城"可算是盒子中之精品了。它被製成一座小型城池,有四門、雉蝶、刁斗、旗竿、橋樑等,城上垛口、敵樓中還有兵丁把守。燃點之後還有許多變化,如橋樑落下,生出蓮花等。這種巨型製品,是綜合了炮、花、盒子的特點於一身,因耗資巨大,已不多見。不過,如今焰火晚會上的新產品,具有更壯觀的景象,以"葵花向陽"為例,花炮打向天空,尤如一個個小流星,繼而炸開為葵花,每個"葵花"當中一片金黃,周圍是綠色,每個"葵花"直徑有數十米,眾朵"葵花"齊"開放",景象雄偉,令觀者歡欣鼓舞。可見燃放爆竹花炮的歷史,也是我國火藥技術的發展史。

(六)祭灶

祭灶是老北京人年前的一項重要活動,亦是新年將至的信號,影響之大,涉及各家各戶。屆時鞭炮齊鳴,氣氛濃烈,有"小年下"或"過小年"之稱。 灶王是何神靈?老北京人又如何祭祀呢?灶王的名稱很多,有"灶神"、"灶君"、"灶王爺"等。在民間,除了少數"教民"之外,差不多每家都供"灶王",而且稱他是"一家之主"又稱"司命主"。這位"司命主"是誰呢?歷來說法不一,而且釋、道各家中又不見經傳,看來他是一位民間傳說中的所謂俗神。所以各家記載不大相同。如下的說法具有典型性: 《淮南子》記載:三皇五帝中的黃帝作灶,炎帝作火。他們死後,作為灶神。殷代的灶神據說是一位老太婆,專管人們飲食之事。《呂氏春秋》記載,炎帝的輔佐之神是祝融祀灶,亦即灶神之意。"五經異義"說,灶王爺叫蘇吉利,灶王奶奶叫王搏頰。《莊子》中有"灶有望"的記載。司馬彪註:"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酉陽雜俎》說,灶神叫隗,貌如美女。還有人說灶神叫張單,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個女兒。其職不但管飲食,還管生死禍福。《封神演義》上說,姜太公封的灶神名張奎,灶王奶奶名高蘭英。民國初年,市面上有"善書"《灶王經》流傳,其中有"我神姓張名自國,玉皇封我掌廚中……"之句,所以民間有"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柱香"的諺語。 上述灶君屬於有"據"可查者。至於傳說中的灶王爺,就愈加紛紜了。而且褒貶不一,有的說灶神之心既貪且黑,有的說他是個賭徒惡棍;有人說灶王爺是個窮燒火的,而灶王奶奶卻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兒。以此論下去,灶王爺就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婿了。無論如何"灶"既是"神",人們就當祭之。漢宣帝時,傳說有個叫陰子方的人,他做飯時見到了灶君,於是殺黃羊祭祀,從此家運亨通,子孫都做了大官。後來人們也奢想灶君賜福,於是紛紛祭起灶神。又一傳說,窮苦出身的灶王名張仁,夫人名李義,張仁打柴,跌斷了腿,其妻為財主家做工奉養丈夫。後來張仁被燒死在財主家的柴房中,李義為紀念丈夫,在灶頭上立供牌。李義死後,其子張誠在供牌上加上母NFDBE李義之名,每年臘月二十三張仁生日時,張誠都要將父母愛吃的糖果之類作供獻……。
傳說中的黑心灶王名張郎,富貴後遺棄賢妻丁香而另娶妓女海棠,後來張家失火,張郎討飯無意至前妻處,謝"大娘舍飯",窮困中誤認前妻為大娘,羞愧難當,鑽進灶中而死,後來被玉皇大帝因同姓而連宗,封他一名灶王,人們儘管對張郎的為人不滿意,既然為"王",也只好每年在他死的那天--臘月二十三日奉祀一次。 祭灶活動原為"紀灶",是紀念的意思。炎帝在五行中屬火,為火官,主南方,夏季之神。人們為了紀念用火熟食的先神而祭祀,所祭灶神的時間在夏季,即《抱朴子》所說的"孟夏可以祀灶"。至殷代,傳說中的主管飲食的老太婆為灶神,其形象比較具體了,周代以祝融為灶神,有明確記載,灶神亦由男性取代了女性。春秋戰國時期,其紀念性的含意並未改變。迷信成份的加入,始於漢代,也就是如前所述陰子方在臘八見了灶神,並用黃羊祭祀而富貴之時。這時期灶神的地位由於被道家利用而有所提高。祭祀之日為臘八。這些與漢武帝迷信丹術是分不開的,雖然用爐之灶與民間做炊之灶是兩碼事。唐宋時期的祭祀灶王與現代區別不大了。清代的眾多記載中,所描述的祭祀場面幾乎一直沿續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被供奉的灶王偶像亦有沿革,先是由紅漆木板或紅紙上面寫字而成,一般寫"司命神位",寫全稱者則是"九天東廚司命張公定福府君之神位"。無論是寫字或是發展成木版印製的灶君像,其佛龕兩側配以對聯,諸如:"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之類,橫批則是"一家之主"。
北京人祭灶的儀式並不複雜。所供的灶君《紙像》有二種。一種叫"金灶",是常年奉祀之神像有雙座和單座之分,如果奉祀人無配偶,則只供單座像。"金灶"雖系木刻版,但水彩印刷較精製,上部還印有當年的二十四節氣的日期。另一種叫"燒灶",某些大戶人家平時不供奉,只在臘月二十三日臨時"請"來(不能說買),舉行儀式燒化。燒灶的刻版和印刷比"金灶"顯得粗糙了。 無論是祭"金灶"還是"燒灶",其儀式都很簡單。在臘月二十三日晚一更左右,由一家中的男主人主祭,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其實並不太嚴格。此時婦女要用淨泥塗飾爐灶,叫"掛袍"。供品有關東糖、糖瓜、南糖及涼水一碗、草料一碟,為灶王爺之馬而備。還有專門為祭灶製做的小羊油紅臘,上香以後,按尊卑長幼依次三叩首,同時口中有禱詞,無非是"上天言好事","好話多說,壞話少講"之類。然後用糖稀往灶口一抹,或將一塊糖投入灶中,用意是粘住灶君之口,謂之"粘灶"即少說話,即便說出話來,也是甜言。還有酒糟塗抹灶門,叫"醉司令",讓灶王酒醉,也是少說話的意思。香盡之後,取出香根,與揭下來的紙像及草料等一同燒化,將涼水潑在地上,大禮告成。灶王爺今夜送走了,只等除夕夜再接回來。 從禮儀形式上分,還有"闊祭灶"和"窮祭灶"之分。王公府弟、巨賈宅門為了排場,供品相當豐盛,還為灶王爺糊紙活,有升天用的車馬等,而小戶人家只在灶台上放碗涼水,燒三炷香,磕三個"素頭"後,把灶王碼一燒,亦算禮成。 關於祭灶還有許多相關內容。祭灶日期,沿襲下來有二十三、二十四兩天。明代之前以二十四日居多,逐漸改為二十三日。北京有"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之說。有些地方還分二天進行,二十三日夜"祭葷灶",用雞鴨魚肉,美味佳肴為供品,二十四日"祭素灶",供品用水果、瓜子及點心等,但無論葷祭還是素祭,都少不了糖瓜兒。 北京風俗,商號有"三節結賬"的規矩。從祭灶開始,各商號派人各處收賬。還不起債者四處"躲債",一直到除夕夜才不再討債。於是北京有"要命的關東糖,救命的包餃子"之說。
由於各地風俗不同,民間還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動。 "跳灶王"是民間由古代"驅儺"發展而來的一種活動形式,主要是乞丐們的活動,由臘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進入臘月後,乞丐們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鬧於門庭,乞錢,謂之"跳灶王",也含有驅邪之意。這一活動主要在我國的東南方進行。東北滿族同胞的跳神祭禮中也有祭灶的內容,也可屬於"跳"的範疇。而且當地特產麥芽糖,成為祭灶的專利品,稱為關東糖。 "打灶王"是一齣戲劇的名字,該劇的出現,說明我國各地區的人民並不是都相信灶王爺的。戲中將灶王扮成貪嘴的小丑無賴。極盡諷刺之能事。文人著作中如顧張恩的《土風錄》,陸龜蒙的《祀灶解》等,均有諷刺灶王記述。

(七)貼鬥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鬥神的風俗,北京的臘月市上一過了"祭灶",就增添了售鬥神的攤點,等著籌辦年貨的人們來"請"。鬥神的含意、形式和內容,隨著歷史的延續,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最初人們貼鬥神是紀念性的。紀念為人類發明房屋、躲避風雨的聖賢。由於房屋宅院有大小,住戶人家有貧富,於是出現了鬥神與戶神,但含意相差不多。久而久之,貼鬥神的含意逐漸由紀念性變為保衛性,保衛該家平安。 現在已沒人貼鬥神了,但是近年來學術界中探討,考證"鬥神"者又有萌起,人們對鬥神的概念也愈來愈清楚了。
鬥神是誰?又是怎樣沿革的呢? 鬥神是"神",自然來源於神話。由於時代和地區的不同,鬥神的形式和內容又有極大的差異。鬥神到底是誰,說法紛紜。 《山海經》中記載說,在滄海中有一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的支幹屈蟠3000里,在支幹的東北方向叫鬼門,是眾鬼出入的地方。這裡有二個專門管鬼的神人,一個叫神,一個叫鬱壘,他們見到惡鬼就用葦索綁起來餵老虎。《風俗通義·祀典》引《黃帝書》說神和鬱壘是同胞兄弟。《國策·齊策》中記載說二神的名字是與和郁雷。 與上述神話大同小異的故事,記載於晉代郭璞的《玄中記》中。只有山名桃都山,山上有一隻天雞,專領雞鳴。下邊有二個神,左邊的叫隆,右邊的叫,專除惡鬼。有關這類記載的還有蔡邕的《獨斷》,張衡的《東京賦》、陳元靚的《歲時廣記》等。 受上述神話的影響,人們每逢過年時,用桃木梗刻成二個人形象立在門旁,也有的把公雞毛和葦索緶在一起,用以守門鎮宅。後來就用兩塊桃木板,寫上二位神靈的名字,這就是"桃符"的來源。再往後,用紙畫兩個人,貼在門旁,就成了鬥神了。
門上所畫之神的形象也不統一。唐朝時說鬥神是秦瓊和尉遲恭,這是唐太宗封的。據說皇帝請這二位守門能睡安穩覺。於是請畫師把他們的像畫下來,貼在門上,充當鬥神,左邊的叫"門丞",右邊的叫"戶尉"。 宋代的汴梁城內王公府第所貼鬥神是外來神,畫的是佛教中"四大天王"的"番像"。南宋時,印刷術有了進步,那時所制的鬥神又變成了傳說中專門吃鬼的鐘馗。據說因為唐玄宗做夢,見到大鬼吃掉了來偷香囊和玉笛的小鬼。問大鬼的名字,說叫鍾馗。醒後,命畫師吳道子按夢中形象畫出來,代為鬥神。 明清以來更是五花八門,如河南的鬥神據說是三國中的趙雲和馬超。陝西的鬥神是孫臏和龐涓,甚至有小說中的金鏢黃三太和盜九龍杯的楊香武。河北冀中一帶貼上演義中的薛仁貴和蓋蘇文來保衛家門,也有貼西羌猛將馬超、馬岱父子二人的。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出現以"門童"代替鬥神的現象。所謂"門童",實際上是楊柳青印製的年畫罷了。 北京人貼鬥神,大多沿用唐太宗時傳下來的秦叔寶和尉遲恭,俗稱"白臉兒"、"黑臉兒"。這是二張木刻板畫像,身穿甲冑,威武莊嚴。兩張像貼在沒有"門心"的大門上。二位神靈雖是北京人的"家宅六神"之一,卻每年無嘗地為該家服務,因為北京人從來不給鬥神上供。
北京的鬥神由於貼的地方不同,大體上分為三類。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的稱為"大門鬥神",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貼在小街門上的有二尺來高,一尺來寬,稱為"街門鬥神"。這兩種是"黑臉兒"和"白臉兒"形象,都拿著槊鉞,非常威武,左邊貼"白臉兒",右邊貼"黑臉兒"。還有一類是"屋門鬥神",也是黑白二神,並出現坐像。有的在屋門上貼"麒麟送子"以取吉利,亦可列入鬥神的範疇。

(八)貼春聯

春聯又叫對聯、門對、門貼。過年時,各家的街門、屋門的門框上,都貼春聯,門楣上還要貼"橫批"。有文化人的家庭自己寫,一般人家可到大街上去買。 臘月二十以後,大街兩旁出現不少"對子攤",貼出"書春"、"換鵝"、"墨緣"、"以文會友"等招貼。擺這些攤兒的都是些書法能人,藉機大顯身手,一般說來不為賺錢,以消遣和新春助興為主。當然也不乏一些落拓文人寫些對聯,得點潤筆為辦年貨貼補家用。還有一些是有點書法基礎的青年學生,借紙學書,增加更多的練寫機會,確是好事。 春聯是從桃符演變來的。上文提到神、鬱壘二神所在的度朔山上那棵枝幹3000里的大桃樹,是神捉鬼的地方,於是桃木就成了"避邪"之物。最早的鬥神像是以桃木刻成的,後來改成桃木板或桃木條,稱為"桃符"。至於桃符變成春聯,據說是始自五代十國時期。當時後蜀孟昶在明德二十七年(964)的除夕,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新年獻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此後人們開始在過年時寫吉祥話於桃木板上,逐漸成為春聯。似乎孟昶所寫的是一副最早的春聯。另一說法(據黃休復《茅亭客話》載)是五代後蜀每到除夕,各宮門給一對書有"元、亨、利、貞"四字的桃符。太子在自己的策勛府門口的桃符上題寫了"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個字,認為這是最早的一付春聯。宋代過年寫春聯逐漸增多,在《宋史·五行志》、《夢梁錄》、《癸辛雜識》等古籍中都有記載。
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第二天他微服上街檢查,看他的命令兌現了沒有,果然家家有春聯,而且內容不乏佳作,心裡很高興。忽然見一家門首兩框無物,一打聽是個閹豬的人家,不會寫字,未及請人代筆,於是朱元璋NFDBE書一副贈之。該聯奇巧、幽默、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符合主人身份,成為歷來"名對兒"。聯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聯雖不錯,但是如果以此認為春聯始於朱元璋,未免欠妥。 春聯發展到清代,已不僅限於過年時才貼,套用更為普遍,名稱也不只叫春聯。如婚嫁時貼"喜聯"、"賀聯"、"婚聯",辦喪事貼的叫"輓聯",壽誕時貼"壽聯",朋友之間互相答贈,稱"答贈聯",宅第大門稱"宅第聯"、堂屋中懸掛"中堂聯",以及各地風景名勝處多有"名勝楹聯"等等。 貼對聯也有一定的規矩,一般人家都貼紅對,有喪事"守制"之家的哀輓,則是一副藍對子。並用藍紙寫"守制"二字貼在門口。北京的"內廷"及王公宗室之府第門,照例使用白紙再加紅邊、藍邊。一般的宅第聯是鐫刻在門扇上,是永久性的。

(九)買年畫

買年畫也是過年準備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因為年前的衛生掃除,舊年畫已揭去,需要另貼新圖,使人耳目一新。 細究起來,貼年畫與貼鬥神有密切關係。唐代出現了雕板印鬥神的技術,到宋代逐步演進成印年畫。源起無非也是為祈求平安吉祥之意。後來,其內容才逐漸豐富起來。據說,現存最早的宋版年畫叫《四美圖》,亦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 年畫有著色和套色之分,到了明代末年,我國的年畫出現三大派別,即天津西郊"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和山東濰縣年畫。北京人所貼的年畫大部是天津楊柳青年畫,故亦稱"衛畫"。 衛畫大約於明代萬曆、崇禎年間,到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才興盛起來,源起於民間手工點染,是農民的副業,後來發展到專門製作年畫的作坊。其工藝主要是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形式。有娃娃、仕女、民俗、戲劇、花鳥等。其中以仕女、娃娃最受人喜愛。過去的年畫中,糟粕不少,宣傳封建迷信等。其健康內容主要包括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福祿壽禧、吉慶有餘、平安如意、家庭美滿等。 "衛畫"傳到日偽時期日趨衰落,勝利後才逐漸復興。
新中國成立後,年畫作為一種藝術品,得到了迅速發展,題材也逐步擴大。人民政府為發展楊柳青年畫,於1959年在天津成立了專門畫店,並著手研究工作,除了挖掘傳統外,又增加了現代化的航天、探海等新內容。畫店整理出版了四冊年畫專集,名為《楊柳青年畫原作合訂集》、《楊柳青年畫選》、《楊柳青紅樓夢年畫集》等,其中有的畫冊銷往國外。 北京售年畫有二種形式,一種是"畫棚子",在臘月市中是一種專門的行業。各繁華地區支搭席棚,棚內拉起許多細繩,將各種年畫掛在上面,任人欣賞。每張畫的角上貼著一個號碼,遇見喜愛者,將該畫號碼告知售者即可。另一種是串街走巷賣畫的。用一個大包袱一背,沿街唱賣。這種賣畫的可以請進院內,如您有空暇,可一邊曬暖,一邊看畫。賣畫的一張一張地翻給您看,決不嫌麻煩。看過之後,您買上三五張,他就心滿意足了。

(十)歲末雜務

新年到來之前,除了置辦年貨外,還有許多勞務方面的工作要做,這些工作中有的是屬於搞個人和環境衛生的,有的是屬於美化裝飾方面的,有的則是屬於迷信活動方面的。精華糟粕並存,總之,生活內容驟然多起來,顯得繁忙、熱鬧、增添了節日氣氛。
北京人一般要在臘月二十四這天做一次徹底的冬季大掃除,叫"掃房"。平時可能因為忙於生計,無空搞衛生,為了迎接新年,需要除去一切廢穢之物。房子掃清,窗明几淨,再貼上新年畫,確實令人賞心悅目,京諺有"臘月二十四掃房子"之說。
臘月二十五日,是上帝下界人間視察的日子。因為二十三日,灶王已上天奏明了人間一年的善惡,所以二十五日這天上帝要NFDBE自下界來稽查,北京人管這天叫"稽善惡"。因為京城人們在這天都非常小心,起居謹慎,不亂說話,惟恐被上帝"稽查"了去。大人們都管教孩子,不要罵街,惟恐招來禍端。這一習俗顯然是迷信活動,後來不被人們注意了。比祭灶淘汰的還早一些。
自二十五日到除夕這幾天,稱為"亂歲日"。因為灶君上天了,上帝也稽查過了,人們思想上的負擔就去掉了,身心都覺輕鬆。於是就把亂歲之日稱為"百無禁忌"。民間多數在這幾天之內辦理婚嫁之事。
平時多么不注意個人衛生的人,也要在臘月二十七、二十八這兩天洗澡,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在環境布置方面,除了貼鬥神,年畫外,還要貼"掛錢",也叫"掛千"。掛錢有細制和糙制二種,細制的是用紅毛邊紙雕成,糙制的是用紅燈花紙雕成,一般長一尺左右,寬五六寸,中雕"吉慶有餘"、"四季平安"等吉祥語,因四周的圖案是制錢形,故稱掛錢。稱"掛千"者一是諧"錢"音,二是有千、萬之多的含意。
清代滿人在祖宗供板上貼白掛錢,鏤刻滿文,廟宇貼黃掛錢,"守制"之家貼蘭掛錢。貼掛錢除了預祝招財進寶、來年發財之意外,實際上是一種點綴品,渲染節日氣氛。 貼窗戶眼兒和窗戶花兒是老北京四合院的一種獨特裝飾品。老北京平房的窗戶都是木製窗楞兒,夏天用紗布,冬天用白高麗紙糊上,屋內外隔著一層窗戶紙,互不得見,很不方便。 後來在一個窗楞上安一小塊玻璃,內側再貼一塊活動窗戶紙,或用一塊小布簾,這樣屋內人看屋外就方便多了,這塊小玻璃叫"窗戶眼",臘月市上有售。 所謂窗戶花兒,是一種具有地方色彩的剪紙藝術,也有大小之分,大的有人物故事,如"張果老騎驢"、"蓮生貴子"等,小的有小貓、小狗等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一般都用紅毛邊紙雕剪而成。這種藝術圖案是專為貼在白色窗戶紙上用的,故稱窗戶花兒,每當掃除之後,換上新窗戶紙,再貼上窗花兒,白紙紅花,醒目異常,頗有歲時一新的味道。 貼"道有"也是準備過年的一項裝飾工作。"道有"也叫"金錢到有"或"到酉"。"道有"是用黃表紙砸雕成小黃錢形,然後以9個為一副貼在一張三寸來長,二寸來寬的小紙簾上,下面剪成燕尾形,再用紅紙剪成一個小方塊,印上金粉福字,貼在上端。"道有"可貼之處極廣,如各種器物、車馬、工具、錢櫃、幌子、售物攤邊沿等。 年貨置辦齊了,環境衛生、個人衛生、裝飾布置也完成了,到此時為止,年前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