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電位

平衡電位

平衡電位所屬現代詞,指的是把細胞內外某離子的電化學電位等於零時的膜電位。

基本信息

計算方式

能斯特方程平衡電位
把細胞內外某離子的電化學電位等於零時的膜電位,稱為該離子的平衡電位。可通過能斯特方程計算,例如鉀離子的平衡電位Ek可賦予下式:如圖式中,[K+]0和[K+]1分別是鉀離子在膜外、內的濃度(確切的說是移動度),F是法拉第常數,T是絕對溫度,R是氣體常數。哺乳類動物骨胳肌的靜息電位是-90mV,離子的平衡電位鈉是+66mV,鉀是-97mV,氯是-90mV。因為在靜息狀態下,細胞膜主要對K+、Cl-通透,所以這時的平衡電位近於這些離子的平衡電位;同樣,因為在興奮時細胞膜對Na+容易通透,所以這時的動作電位近於鈉離子的平衡電位。

突觸後電位的平衡

突觸雖然活動,但不產生突觸後電位,即不形成離子移動的膜電位水平,稱此為突觸後電位的平衡電位。突觸後電位的大小依賴於靜息電位與這種平衡電位之差的大小,如果靜息電位遠離平衡電位,則突觸後電位就大,如果平衡電位是零,靜息電位置於平衡電位之上時,則突觸後電位的極性發生倒轉。平衡電位的存在是化學傳遞的特徵,而化學物質的作用往往是讓突觸後膜對某種離子的通透性增高;離子的移動,總是力圖使膜電位向該離子的平衡電位或由它們的整合作用決定的值,即向突觸後電位的平衡電位靠近。就興奮突觸來說,當它傳導興奮時,對Na或Na和K有良好的通透性,平衡電位大都在+20--20mV之間;就突觸後抑制來說,大都對Cl+或K或對Cl-和K+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平衡電位處於離靜息電位數mV、離去極化約20mV的超極化側之間。

電化學平衡

金屬與電解質溶液構成的體系中,在金屬-溶液兩相間,當金屬離子在兩相中的電化學位相等時,就建立起電化學平衡(MMn++ne)。這種單一電極反應的電荷和物質交換均達到了平衡電極電位(φe·M)。它與其溶液中金屬本身的離子活度(αMn+)之間的關係符合能斯特公式(Nerns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