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婆婆納

常春藤婆婆納

是歐洲麥田中的一種重要雜草,在明治維新時期傳入日本後,在日本西部的麥田中已造成了嚴重危害。在歐洲,長期使用綠麥隆導致該種數量增加。

基本信息

常春藤婆婆納常春藤婆婆納

鑑別特徵

全株有毛,莖自基部分枝成叢,下部伏地,斜生,全珠被多節長伏毛。莖基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寬心形或扁卵形,長7~10mm,寬8~12mm,邊緣有粗鈍鋸齒1~2對,兩面疏生柔毛,基部葉有柄,上部葉無柄。花單生葉狀苞片的葉腋,苞片互生。花梗長於或等長於苞葉花冠青紫色,雄蕊2,短於花冠,花萼片有睫毛。蒴果球形,宿存花柱長約1mm,內含種子4枚。種子表面有橫皺紋,腹面凹入。
生物學特性: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體態與波斯婆婆納形態相近,但本種葉邊緣僅有1~2個粗鋸齒,花梗較短。常春藤葉婆婆納是個複合群,根據染色體倍性的不同,分成三個半隱性種,即Veronica triloba (2=18)、Veronica sublobata (2=36)以及V. hederaefolia (2n=54)。其中六倍體和二倍體種多分布於受人為干擾的環境中,而四倍體種耐蔭能力較強,多生長於林下環境中。
原產地:原產歐洲北非;現散見於世界各地。

中國分布現狀

浙江的定海、江蘇南京有分布。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該種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是歐洲麥田中的一種重要雜草,在明治維新時期傳入日本後,在日本西部的麥田中已造成了嚴重危害。在歐洲,長期使用綠麥隆導致該種數量增加。

生物學特徵及發生消長規律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體態與波斯婆婆納形態相近,但本種葉邊緣僅有1~2個粗鋸齒,花梗較短。常春藤葉婆婆納是個複合群,根據染色體倍性的不同,分成三個半隱性種,即Veronicatriloba(2=18)、Veronicasublobata(2=36)以及V.hederaefolia(2n=54)。其中六倍體和二倍體種多分布於受人為干擾的環境中,而四倍體種耐蔭能力較強,多生長於林下環境中。
喜溫性雜草,其6倍體和2倍體種多分布於受人為干擾的環境中,4倍體種耐蔭能力強,多生長於林下環境中,也是麥田的重要雜草。

相關文獻

郭水良,李揚漢,1996.新外來雜草—常春藤婆婆納.雜草科學.3:6-7;
李振宇,解焱,2002.中國外來入侵種.p.14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