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歷史

the 目錄第一章 帕金森病的中醫治療

自從1817年,英國醫師James Parkinson首次描述了一組以震顫、僵直、運動遲緩和步態失調伴姿勢不穩為主要症狀的神經系統慢性進行性疾病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多世紀,人類一直沒有停止過對該病的研究和探索。1841年Hall將其稱之為“震顫麻痹”(shaking palsy),他對該病的症狀進行了詳細描述。但隨著人們對該疾病的更多認識和了解,逐步認識到“震顫麻痹”的命名並不確切,因為,這類患者除了有肢體的不自主震顫、僵直和運動遲緩外,還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一些複雜症狀伴隨,因此,1892年Charcot建議將這種疾病稱為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可能更能較全面的描述這一病症,這一觀點也逐漸為大家所接受。
雖然,人們在開始的時候已經能診斷這種疾病,但還沒有治療的好辦法,值得一提的是,當神經科學界還不十分清楚帕金森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時,我們神經外科 醫生 的先驅們,為了解除大量病人的痛苦,很早在臨床就開始了手術治療帕金森病的大膽探索,儘管手術方法的發展緩慢而又帶有極大的危險性,正是有了這種臨床大量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積累,才逐步豐富了對帕金森病的認識,並逐漸改進和完善了更為有效的治療靶點和手術方法。Horsley早在1909年就報導了採用感覺運動皮層部分切除術治療帕金森病,術後患者的肢體震顫明顯減輕,僅伴有中等度的功能障礙。直到上世紀的20年代,錐體外系在調節運動中的作用才被認識。當時許多神經內科醫生反對通過阻斷這些神經傳導通路來治療帕金森病,甚至連著名的神經外科學的奠基人之一Dandy也認為毀損基底節的神經傳導通路將是致命的。直到1939年,Russell Meyers通過開顱大腦半球中間入路基底節尾狀核毀損術,成功地治療帕金森病,才證明了Dandy的錯誤。隨著人們對帕金森病發生機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與飛躍發展,不僅發明了立體定向儀,而且隨著腦室造影、CT、MRI和術中微電極記錄等技術的套用,定向手術的靶點定位越來越準確,效果也越來越好,加之對帕金森病治療具有“神奇”效果的左鏇多巴類藥物的出現,可以說,帕金森病的治療取得了極大地成功。但是,儘管如此,到目前為止,對帕金森病的治療還是治標不治本,仍然是不能徹底治癒病人達到根治的目的,無論是藥物還是手術治療仍然停留在減輕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的狀況。隨著基因和幹細胞移植等基礎神經科學的研究進展,也許,在不久地將來,人們可以徹底攻克這一“頑症”。

歷史記事

1817年,英國一般科開業醫師詹姆士·帕金森在一篇名為《震顫麻痹論文》的論文(EssayontheShakingPalsy)中描述了這些症狀: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步伐拖曳、憂鬱及痴呆等。
1917年,維也納醫生馮伊考諾摩首次描述了流行性嗜眠性腦炎。
1918年-1926年間,大約1千500萬人流行性嗜眠性腦炎,也通稱睡病。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生存的人當中,有約5百萬人最終患上了帕金森病。
1960年,Enhringer及Horniewicz從帕金森病患者的腦部解剖發現,在基底核的多巴胺濃度有減少的現象。
1982年,繼美國加州流行吸食海洛因成癮之後,爆發出帕金森病的流行。
1984年Langston,Ballard及Burns發現合成出來的假海洛因(MPTP)有毒,會選擇性的危害黑質腦細胞,使得多巴胺神經元的粒線體中毒死亡,並因此產生帕金森病。這類的患者情況接近最嚴重的帕金森病(手腳僵硬)。他們亦發現不論用吸食或注射海洛因,都形成MPTP毒素,甚至海洛因製造工廠或實驗室所產生大量漂浮在空氣中的物質,能透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而危害人體健康。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及重金屬中毒,亦可以破壞黑質腦細胞而產生帕金森病患者,亦有多發性大腦栓塞的病症,可能跟他們的基因遺傳體質有關(Gary,Poirier,1991)。
1990年,Lindvall和他的工作隊員將3~4個約8至9個星期大的胚胎中取出黑質體腦細胞並植入一個患有帕金森病的病人中。由於腦組織和免疫系統被腦血管障壁隔離,因此捐贈細胞者不需和接受者有任何血源關係。5個月後,病人的黑核細胞生產了足夠的多巴胺,這含量的多巴胺足夠讓病人自由行動。

目錄

 第一章帕金森病的歷史
第二章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學和病因學
第一節年齡因素
第二節環境因素
第三節遺傳因素
第四節環境因素與遺傳易感性相互作用的假說
第五節帕金森病易感基因的遺傳多態性
第三章帕金森病的神經病理生理
第一節錐體外系的解剖結構及其神經聯繫
第二節基底節的功能解剖與帕金森病的關係
第三節帕金森病動物模型的製作
第四節細胞凋亡與帕金森病
第五節氧化應激反應與帕金森病
第六節帕金森病的神經保護性研究
第四章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與分級
第一節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
第二節帕金森病的臨床分級
第五章帕金森病的功能影像學
第一節單光子發射計算機體層掃描
第二節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體層掃描
第六章帕金森病的分型、診斷及鑑別診斷
第一節帕金森病的分型
第二節帕金森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第七章帕金森綜合徵
第一節肝豆狀核變性
第二節Huntington性舞蹈病(亨廷頓病)
第三節進行性核上性麻痹
第四節Shy-Drager綜合徵
第五節紋狀體黑質變性
第六節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徵
第七節橄欖體腦橋小腦萎縮
第八節藥物性帕金森綜合徵
第九節遲發性運動障礙
第十節蒼白球黑質紅核色素變性
第十一節皮質基底神經節變性
第十二節關島肌萎縮側束硬化-帕金森征群痴呆綜合徵
第十三節基底節鈣化
第十四節偏側萎縮-編側帕金森綜合徵
第十五節腦炎後帕金森綜合徵
第十六節拳擊性腦病
第十七節棘狀紅細胞增多症伴發舞蹈症
第十八節多系統萎縮
第八章震顫
第一節震顫評分法
第二節震顫的分類
第三節原發性震顫的藥物治療
第四節原發性震顫的外科治療
第九章帕金森病的內科治療
第一節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第二節帕金森病治療藥物的選擇及套用
第三節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療
第十章帕金森病的立體定向治療基礎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帕金森病外科治療的依據
第三節立體定向技術與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
第四節手術適應證與禁忌證
第五節靶點的選擇與定位
第六節微電極記錄技術
第七節微電極刺激技術
第十一章蒼白球毀損術
第十二章丘腦毀損術
第十三章腦深部電刺激術
第一節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帕金森病
第二節腦深部電刺激的手術併發症
第三節腦深部電刺激治療肌張力障礙
第十四章左鏇多巴類衰竭綜合徵、異動症及難治性帕金森病的治療
第十五章帕金森病術前、術後的藥物調整
第十六章帕金森病的神經移植治療
第十七章帕金森病的伽瑪刀治療
第十八章帕金森病的中醫治療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病因病機
第三節診斷與鑑別診斷
第四節治療
第十九章帕金森病神經精神問題及其治療
第一節與帕金森病有關的神經精神問題
第二節與帕金森病有關的精神問題的治療
第二十章帕金森病圍手術期的護理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帕金森病的手術前護理
第三節帕金森病的術中護理
第四節帕金森病的手術後護理
第二十一章帕金森病殘疾的康復治療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帕金森病手術併發症的康復治療
第三節對手術後帕金森病病人出院後的繼續康復指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