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是一種利用較低的溫度既可殺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營養物質風味不變的消毒法,現在常常被廣義地用於定義需要殺死各種病原菌的熱處理方法。

基本信息

工作原理

巴氏消毒法指利用低於100℃的濕熱殺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巴氏消毒法為61.1~62.8℃作用30min,或71.7℃作用15~30min。這樣處理後,可將其中的非芽孢病原菌殺死。
此法主要用於在高溫下容易被破壞的流質食物及藥品。

巴氏消毒的缺點

巴氏消毒主要作用於62-65℃度的恆溫消毒,這會殘留嗜熱菌及耐熱性菌以及芽孢等有害的細菌,這極大的局限了消毒的病菌和病毒種類,消費者一定要謹慎選擇,例如:B肝、C肝等頑固性病菌和病毒是無法有效破壞和殺滅,不能有效隔離傳染,不被使用於器具消毒,目前只被使用在沒有被污染的牛奶消毒方面。

適用範圍

適用於對不耐高溫的流質食品(如牛奶等)、奶瓶、棉織物(如醫院的床單、被罩、醫生的工作服)、清潔工具、便盆、尿布等物品的消毒。在生物醫學中巴氏消毒法可用於血清的消毒和疫苗的製備

使用要求

對流質食品可直接在巴氏消毒器或其他加熱容器中加溫消毒。對物品、用具或包裝的流質食品可完全浸沒於巴氏消毒器或其他加熱容器中加溫消毒。對物品或用具也可擺放在密閉容器中,通入熱蒸汽進行消毒。常用的加熱溫度與作用時間為:60~62℃,30min;70~72℃,20min;80~82℃,10min。在生物醫學中,用於血清的消毒和疫苗製備,對血清加熱56~60℃,作用60min,每天1次,連續3天,能使血清不變質。

使用注意事項

(1)消毒時間應從水溫達到要求的溫度後開始計算。

(2)一次消毒物品不宜太多,一般應少於加熱容器水容量的3/4,消毒物品應全部浸沒於水中。

(3)使用通入熱蒸汽進行消毒時,物品的擺放應有利於熱蒸汽流通(上下左右相互間均應間隔一定距離,如可將物品放於網籃中或載物架上)。

(4)開始消毒後,勿再加入新的物品,以防消毒時間不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