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歷史地區和玻利瓦爾學院

巴拿馬歷史地區和玻利瓦爾學院

巴拿馬是歐洲人在美國太平洋海岸建立的第一個居民點,西班牙征服者帕卓若絲戴勒於1519年建成。為了保持早期街道的典型風貌,這片歷史性的地區直到1671年後才開始發展。這裡的建築融合了西班牙,法國和美國早期的風格。艾利博多曾進行了一次不成功的嘗試,試圖把撒樂波利瓦爾建成一座多國陸地會議場所。巴拿馬歷史地區和玻利瓦爾學院199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批准標準

199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報告。

簡介

巴拿馬歷史地區和玻利瓦爾學院巴拿馬歷史地區和玻利瓦爾學院

747-003

1501年,羅德里格斯·巴斯提達斯發現了巴拿馬地峽。於是,這裡成為歐洲人在太平洋海岸建立的第一個居民點,西班牙征服者帕卓若斯?戴勒於1519年在原來的一個印第安小漁村上建立了最初的巴拿馬城。從此以後,巴拿馬地峽特別是巴拿馬城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國際中心。巴拿馬城幾乎成為一個萬花筒般的城市,居住有世界上各個地區的人,城裡到處都可以發現歷史與現代的碰撞與融合,這一點充分體現在它的三個組成部分:古城、老城和新城。

古城距新城中心八公里,現僅存那座最初的巴拿馬城遺蹟。1671年,英國海盜亨利?摩根洗劫並放火燒毀了巴拿馬古城。穿過歷史從林而留下來的,有聖母大教堂、聖何塞修道院、老市政府、奴隸市場、聖胡安醫院等等。這些都是有"太平洋皇后"之稱的巴拿馬城的歷史見證。隨之保存下來的,還有傳統的手工藝品。現在,在古城所在地建有一座博物館。

老城又稱殖民區,1673年重建,是殖民時期的印證:樓房、胡同、石街、教堂博物館,有西班牙式、法國式和義大利式三種風格並存,法國式和新古典式尤為突出。著名的低拱、大主教教堂就在這裡。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監獄現已成為藝苑、劇院、飯店等,還有鷺宮、內有金質大聖壇的聖何塞教堂等。巴拿馬城約有居民60萬,新城區高樓林立,設施齊全。

評價

巴拿馬是歐洲人在美國太平洋海岸建立的第一個居民點,西班牙征服者帕卓若絲戴勒於1519年建成。這是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太平洋地區最早的定居地。在17世紀中葉被遺棄之後,為了保持早期街道的典型風貌,這片歷史性的地區直到1671年後才開始發展。它被新城(歷史區)所取代,新城保留了原來的街道和建築式樣以及由西班牙、法國、早期美國所混雜成的建築風格。1826年,艾利博多曾進行了一次嘗試,試圖把撒樂波利瓦爾建成一座多國國會集中地,但是這個嘗試最終失敗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