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交際稱謂研究

左傳交際稱謂研究

《左傳交際稱謂研究》是1999年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先培。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一部系統研究古代專書中的稱謂和專題研究古代交際稱謂的專著。作者從原書中直接搜尋用例並得出統計數字,運用“五結合”(語法研究和語用考察相結合,傳統語言學方法和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方法相結合,對人稱代詞和對其他交際稱謂的研究相結合,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相結合,微觀考察和巨觀考察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左傳》里的人物在言語交際中所使用的稱謂進行了窮盡性的系統考察和研究,從而全面探討和揭示了《左傳》交際稱謂的語用特點及《左傳》中所體現的先秦交際原則和稱謂文化。

目錄

全文目錄

導言

第一編 《左傳》人稱代詞的語法和語用研究

第一章 第一人稱代詞

第一節 第一人稱代詞的語法特點

1.0我

2.0吾

3.0餘

4.0予

5.0朕

第二節 第一人稱代詞的語用特點

1.0我

2.0吾

3.0餘

4.0予、朕

5.0第一人稱代詞語用特點綜述

第二章 第二人稱代詞

第一節 第二人稱代詞的語法特點

1.0女(汝)

2.0爾

3.0而

4.0乃

第二節 第二人稱代詞的語用特點

1.0女

2.0爾

3.0而

4.0乃

5.0第二人稱代詞語用特點綜述

第三章 第三人稱代詞

第一節 第三人稱代詞的語法特點

1.0之

2.0其

3.0彼

4.0厥

第二節 第三人稱代詞的語用特點

1.0第三人稱代詞與談話涉及者

2.0第三人稱代詞指說話者或聽話人

第四章 人稱代詞之間的關係

第一節 第一人稱內部各代詞之間的關係

1.0“余”和其他代詞

2.0“我”和“吾”

第二節 第二人稱內部各代詞之間的關係

1.0“女”、“爾”和“乃”

2.0“女”和“爾”

3.0“而”和“女”、“乃”、“爾”

第三節 第三人稱內部各代詞之間的關係

1.0“之”、“其”和“彼”

2.0“厥”和“其”

第四節 各人稱內部保留不同形式代詞的原因

1.0語用原因

2.0語法原因

第五節 第一第二人稱各代詞之間的關係

1.0第一第二人稱各代詞之間的配合使用情況

2.0第一第二人稱代詞配用的大致規律

第二編 《左傳》其他交際稱謂的語用研究

第五章 自稱

第一節 以身份作自稱

1.0“臣”及其派生結構

1.1臣

1.2群臣 諸臣 數詞+“臣”

1.3下臣 陪臣 圉臣

1.4外臣 使臣

1.5纍臣 刑臣 亡臣

1.6老臣 官臣 守臣

1.7關於“臣”及其派生結構的小結

2.0其他表身份的自稱

2.1小人

2.2老夫

2.3亡人

2.4使人

2.5邊人

2.6嗣子

2.7曾孫

2.8~老 ~士

2.9妾 下妾 婢子 未亡人

3.0以身份作自稱的語用意義

第二節 以不德、不吉之名作自稱

1.0寡人

2.0孤

3.0不穀

第三節 以已名作自稱

1.0以己名作自稱的一般情況

2.0對有關問題的分析

第四節 用於已方集體的自稱

1.0敝邑

2.0小國

3.0下國

第六章 對稱

第一節 以爵位、職務、身份等作對稱(上)

1.0君 王 君王 天子 公

1.1君

1.2王

1.3君王

1.4天子

1.5公

2.0大夫 主 執政 官 二三君子 將軍

2.1大夫

2.2主

2.3執政

2.4官

2.5二三君子

2.6將軍

第二節 以爵位、職務、身份等作對稱(下)

3.0公子 公孫 王孫

3.1公子

3.2公孫

3.3王孫

4.0伯父 叔父 伯舅 伯氏 叔氏 舅氏 伯仲叔季 兄弟 兄弟甥舅

4.1伯父

4.2叔父

4.3伯舅

4.4伯氏 叔氏 舅氏 伯仲叔季

4.5兄弟 兄弟甥舅

5.0童子 孺子 小人

5.1童子

5.2孺子

5.3小人

6.0~子 ~氏 “子”+氏名

第三節 以美稱作對稱(上)

1.0子

1.1“子”與交際對象和交際口氣

1.2“子”的感情色彩

1.3對稱“子”的來源

第四節 以美稱作對稱(下)

2.0吾子

3.0數詞+“子”

3.1一子

3.2二子

3.3七子

3.4群子

3.5二三子

4.0大國

第五節 特殊對稱

1.0以對方的下屬作對稱

1.1執事

1.2從者

1.3下吏

1.4宰旅

1.5官守

1.6官之師旅

2.0對稱的委婉語

3.0以名作面稱

4.0以氏名、排行、字等作面稱

5.0以詈詞作面稱

第七章 他稱(上)

第一節 以爵位、職務、身份等作他稱(一)

1.0君 王 天子 君王 公 大君 亡君 君父 孤

1.1君

1.2王

1.3天子

1.4君王

1.5公

1.6大君

1.7亡君

1.8君父

1.9孤

第二節 以爵位、職務、身份等作他稱(二)

2.0~君 ~公 ~侯 ~伯 ~王 ~子

2.1~君

2.2~公

2.3~侯

2.4~伯

2.5~王

2.6~子

3.0大子 公子 王子 孺子 小子

3.1大子

3.2公子

3.3王子

3.4孺子

3.5小子

4.0夫人 君夫人 少君 君母 君祖母 君之妾

4.1夫人

4.2君夫人

4.3少君

4.4君母

4.5君祖母

4.6君之妾

第三節 以爵位、職務、身份等作他稱(三)

5.0大夫 君大夫 主 ~老 令尹 大宰(冢宰) 莫敖 司徒 銳司徒 大師 少師 右師 左師 左尹 中廄尹 大尹 司馬 君司馬右領 左史

5.1大夫

5.2君大夫

5.3主

5.4~老

5.5令尹

5.6大宰(冢宰)

5.7莫敖

5.8司徒 銳司徒

5.9大師 少師

5.10右師 左師

5.11左尹 中廄尹

5.12大尹

5.13司馬 君司馬

5.14右領 左史

6.0伯父 叔父 伯舅 伯氏 舅氏 兄弟 甥舅

6.1伯父

6.2叔父

6.3伯舅

6.4伯氏

6.5舅氏

6.6兄弟 甥舅

第四節 以爵位、職務、身份等作他稱(四)

7.0先~

7.1先君

7.2先王

7.3先後

7.4先大夫

7.5先主

7.6先子

7.7先人

7.8先臣

7.9先守

7.10先夫

8.0寡~

8.1寡君

8.2寡大夫

8.3“寡~”式他稱的一些有關問題

9.0~臣

9.1先臣

9.2陪臣

9.3曾臣

9.4外臣

9.5守臣

第八章 他稱(中)

第一節 以名、字、謚、氏、排行等作他稱(一)

1.0稱名

1.1基本情況

1.2對有關問題的分析

1.3人名的構成方式

第二節 以名、字、謚、氏、排行等作他稱(二)

2.0稱字

2.1基本情況

2.2對有關問題的分析

2.3字的構成方式

3.0稱謚

3.1稱謚的涉及對象

3.2稱謚的語用色彩和構成方式

4.0稱氏

4.1單稱氏名

4.2氏名+“氏”

4.3“子”+氏名

第三節 以名、字、謚、氏、排行等作他稱(三)

5.0稱“~氏”

5.1姓+“氏”

5.2“君”+姓+“氏”

5.3名+“氏”

6.0稱排行

6.1單稱排行

6.2其他詞語+排行

6.3以排行作他稱的一些有關問題

7.0稱封邑

第九章 他稱(下)

第一節 以指示代詞作他稱或參與構成他稱

1.0是

2.0夫 夫人

2.1夫

2.2夫人

3.0此

4.0指示代詞作他稱的一些有關問題

第二節 以美稱作他稱

1.0夫子 子

1.1夫子

1.2子

2.0~子

2.1數詞+“子”

2.2氏名、邑名等+“子”

2.3排行+“子”

2.4“~子”式他稱的語用分析

3.0~父

第三節 特殊他稱

1.0對女子的他稱

2.0數詞+名詞、謂詞等

2.1數詞+名詞

2.2數詞+謂詞等

3.0其他

3.1~出 ~甥

3.2~帥 ~之從政者

3.3上 長者 ~傁

3.4亡人 亡人之子

3.5客 北婦人 北婦人之客

3.6大國 上國

3.7夫己氏

第三編 《左傳》交際稱謂的綜合研究

第十章 《左傳》交際稱謂的社會文化內涵

第一節 交際稱謂使用中所體現的交際原則

1.0區分尊卑的原則

1.1尊卑關係的類型和類別

1.2尊卑關係對交際稱謂及其語用選擇的影響和制約

2.0抑己尊人的原則

2.1抑己尊人原則在言語交際中的體現

2.2尊人先於抑己

3.0尊君高於敬親的原則

4.0禮儀高於情感的原則

5.0稱謂從人的原則

6.0上述交際原則對後世的影響

第二節 對一些交際稱謂的文化和語用分析

1.0他稱的語用選擇

2.0君主稱謂的使用情況及其社會文化背景

3.0男女稱謂的差異及其文化闡釋

4.0禮貌稱謂在不同人稱中的發展差異

第三節 語法與文化

1.0人稱代詞表數特點與語用特點的關係

2.0語言和社會的共同選擇——“我”和“朕”分別成為第一人稱代詞通用形式和君主專用自稱的原因

3.0指示代詞的指示特徵與感情色彩

第十一章 《左傳》交際稱謂的人稱變換和用語變換

第一節 禮貌原因導致的變換

1.0“之”、“其”、“厥”用作自稱或對稱

2.0表職務、身份的名詞用作自稱或對稱

3.0以名自稱

4.0以聽話人的下屬稱聽話人

5.0為表謙敬而更換他人話語中的人稱代詞

第二節 修辭原因導致的變換

1.0為避復而換用不同的稱謂形式

2.0盟誓之辭中用不同人稱的代詞指參與盟誓的各方

3.0行文不嚴密導致的人稱變換

3.1前後口吻不一

3.2轉述、複述或虛擬他人話語時插進自己的口氣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後記

學界評價(部分)

△馬麗《漢語稱謂研究十年》(《光明日報》2005年1月25日《理論周刊》)評價此書“是第一部系統研究古代專書中的稱謂和專題研究古代交際稱謂的專著,具有填補空白和開拓研究領域的意義”。

△白芳《人際稱謂研究綜述》(《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3期)評價此書說:“作者通過對《左傳》中的交際稱謂進行系統研究,深入揭示了《左傳》中所體現的先秦交際原則與稱謂文化。該書首次對古代專書中的稱謂詞語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開啟了研究古代專書稱謂的先河。”

△肖鋒《百年“春秋筆法”研究述評》(《文學評論》2006年第2期):“夏先培《左傳交際稱謂研究》則從研究左傳交際稱謂的角度出發,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對爵位、身份、職務、稱謚等稱謂進行了解釋,其研究當可看作‘春秋筆法’在語言文化領域內的延伸。”

△劉靜《文化語言學研究》(中華書局,2006)228頁:“夏先培的《左傳交際稱謂研究》是第一部系統研究古代專書稱謂語的專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