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手槍

工藝手槍

現在裝備部隊的擊發手槍和轉輪手槍及自動手槍才算是真正的手槍。 直到16世紀末期,燧發手槍的出現,轉輪發火手槍才退出軍事舞台。 1825年,美國人德林格發明的德林格手槍,採用了雷汞擊發火帽裝置,提高了手槍的射擊性能。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手槍是單人使用的自衛武器,它能以其火力殺傷近距離內的有生目標。手槍由於短小輕便,攜帶安全,能突然開火,一直被世界各國軍隊和警察,主要是指揮員特種兵以及執法人員等大量使用。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槍經過長期的演變過程,已經發展成為種類繁多的現代手槍家族,並且性能和威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因此,手槍的作用和地位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手槍是一種單手握持瞄準射擊或本能射擊的短槍管武器,通常為指揮員和特種兵隨身攜帶,用在50米近程內自衛和突然襲擊敵人。現代手槍的基本特點是:變換保險槍彈上膛、更換彈匣方便,結構緊湊,自動方式簡單。現代軍用手槍主要有自衛手槍和衝鋒手槍。自衛手槍射程一般為50米,彈匣容量8~15發,發射方式為單發,重量在1公斤左右。衝鋒手槍亦叫戰鬥手槍,全自動,一般配有分離式槍托,彈匣容量10~20發,平時可當衝鋒鎗使用,有效射程可達100~150米。

簡介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作為火器的槍,其歷史至今已近1000年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槍曾在人類戰爭中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槍是最主要的武器之一。最古老的槍是竹筒火槍。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各式各樣的手槍便出現了。手槍是槍族中最小的槍,儘管手槍在戰爭中作用並不很大,但它確是軍隊不可缺少的裝備之一。手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手槍的由來及演變卻經過了複雜的過程。手槍的名稱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從捷克文“pistal”演變而來;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對兩吉斯蒙德的戰爭中使用了一種短槍,稱為“pisk”,因為射擊時槍管發出的尖叫聲像“哨聲”,手槍因此得名。還有的說手槍是由騎兵使用,不用時放入槍套內,故手槍因此得名。儘管手槍的名稱說法不一,但手槍是與長槍同時產生和並行發展的。手槍先後經歷了火門手槍一火繩手槍一轉輪發火槍打火手槍一一燧發槍擊發手槍一轉輪手槍一自動手槍等幾個發展階段。現在裝備部隊的擊發手槍和轉輪手槍及自動手槍才算是真正的手槍。最早的手槍是由火門手槍。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枝火門手槍是義大利人在14世紀中葉發明的,當時被稱為“希歐皮”,即手槍的意思。它是用鑄銅或熟鐵製成的,槍管尾部有一個火門,發射時先將火藥裝入,然後在火門處將引火藥點燃。這種槍發射時,需一手持槍,一手持可燃物。儘管這種手槍與19世紀和20世紀的現代手槍不能相比,但它的產生標誌著人們研製單手射擊武器的發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火門手槍問世以後,迅速被一些國家運用到軍事作戰中。德國曾用火門手槍打得法國士兵措手不及。14世紀末出現了火繩手槍,火門手槍才被替代而逐漸被淘汰。火繩手槍出現在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期。這種槍的出現是點火技術的一大突破。15世紀中期,火繩手槍又有了新的改進,並引起世界各國的注意。1485年,英國近衛部隊裝備了火繩槍。西班牙人帕維亞戰役中使用了火繩手槍。

到了16世紀,火繩手槍仍作為步兵武器在歐洲大陸廣為流行,前後經歷了一個世紀。火繩手槍雖然被歐洲大陸廣泛使用,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但它有諸多的不足之處:遇到風雨天,火繩不易點燃;夜間火繩容易暴露目標。因此,人們又研製出抗風雨的點火方式,即轉輪發火。轉輪發火就像現在打火機用一個帶鋸齒的鏇轉鋼輪與燧石摩擦產生火花引燃火藥。這種原理簡單的轉輪發火是德國紐倫堡的鐘表師約翰·基弗斯發明的。1544年,德國騎兵在倫特戰鬥中使用轉輪發火手槍,打死打傷了數不清的法軍。當時,德國騎兵馬槍插在槍套中,採用輪番近戰的攻擊戰術向法軍靠近後,突然拔出手槍猛烈齊射,把法軍打得潰不成軍,死傷慘重。法國國王亨利二世連吃敗仗後也為自己的騎兵配發了轉輪發火手槍。在1618年~1648年的30年戰爭期間,轉輪發火手槍一直是騎兵的主要武器。直到16世紀末期,燧發手槍的出現,轉輪發火手槍才退出軍事舞台。燧發手槍的出現是手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燧發手槍是由法國人研製的,前後歷經10年時間。因為它也是撞擊燧石產生火花,引燃火藥完成發射,所以又叫燧發手槍。在1775年到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中,燧發手槍大顯神威。一名美國士兵用燧發手槍把英殖民軍少校打下馬來後,還繳獲了一枝蘇格蘭造的燧發手槍。燧發手槍和火繩手槍一樣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英軍在1690年就裝備了燧發手槍。法軍1746~1842年間一直裝備燧發手槍。擊髮式手槍是伴隨金屬彈殼的問世而產生的。1800年,人們發現了雷汞,隨後便又發明了含雷汞擊發藥的火帽。

把火帽套在帶火孔的擊砧上,打擊火帽引燃膛內火藥,這就誕生了擊發手槍。法國的普魯士軍械工人馮·德雷澤於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1835年發明了彈頭和發射藥及紙彈殼連成一體從槍管尾部裝填的槍彈,勾動扳機,擊針便從彈殼的底部穿過,刺穿雷管,引發火藥爆炸,將彈丸發射出去。德雷澤的這一發明比以前的槍更進了一步。美國人伊桑·艾倫在同一年設計了“胡椒盒” 多槍管擊發手槍,美國費城德國血統的著名槍械工亨利·德林傑發明了單管擊發手槍,法國則裝備了沙斯波式擊針槍。柯爾特是19世紀美國著名的武器發明和製造商,他從舵轉的轉動原理聯想到改進燧發轉輪手槍的圓筒式彈倉,構思出了木柄單動式左輪手槍的結構。1831年,柯爾特著手設計轉輪手槍。4年後,他獲得了第一個擊髮式轉輪手槍的英國專利,1836年又獲得美國專利。有“左輪手槍之父”的美稱。常見的轉輪手槍,裝彈時轉輪從左側擺出,故稱左輪手槍。左輪手槍從問世到不斷完善,最後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搶手武器。1911年3月,美國國防部命名它為Ml911式。柯爾特自動手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被廣泛使用。自動手槍是在18世紀末由德籍美國人雨果·博查特發明的。從1908年起到1938年德軍一直把它當成自衛武器使用了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新型手槍便應運而生。最具代表性的有捷克M1975式手槍法國MAP15式手槍、德國HKP9式手槍和P95式手槍、義大利改進型伯萊塔手槍。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更新型的手槍被載入各國軍事史冊,如義大利伯萊塔公司的92F手槍、奧地利9毫米格洛克17~30手槍系列、蘇聯PSM小口徑手槍等。現代手槍主要有左輪手槍、自動手槍(實際是半自動手槍)、全自動手槍三種類型

性能特點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手槍按使用對象可分為軍用手槍警用手槍運動用手槍;按用途可分為自衛手槍、戰鬥手槍(大威力手槍和衝鋒手槍)和特種手槍(包括微聲手槍和各種隱形手槍);按結構可分為自動手槍、左輪手槍和氣動手槍(如運動手槍)。與其他槍械比,手槍的主要特點是:1. 質量小,體積小,滿裝槍彈手槍的總質量:軍用手槍一般在1kg左右,警用手槍在800g左右,便於隨身攜帶。2. 槍管較短,口徑多在7.62~11.43mm之間,也有採用小口徑的,但大多採用9mm口徑,適合於殺傷近距離內的有生目標。3. 彈匣供彈,自動手槍彈匣容量大,多為6~12發,有的可達20發;左輪手槍則容彈量小,一般為5~6發。4. 多採用半自動(單發)射擊,但也有少數手槍(如衝鋒手槍)採用全自動(連發)射擊方式。前者戰鬥射速為30~40發/min,後者戰鬥射速高達120發/min左右。5. 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於大批量生產,成本低。手槍的不足之處是有效射程近,一般為50m左右,衝鋒手槍的有效射程遠些,但也不超過150m。由於衝鋒手槍質量較大,連發精度差,火力不及衝鋒鎗,因此,尚未被廣泛採用。

裝備現狀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手槍的口徑有5.45mm、7.62mm、7.63mm、7.65mm、9mm、0.380in、10mm、11.43mm和12.7mm等口徑,大約有幾十種型號。美國和北約各國採用的是9mm、10mm、11.43mm和12.7mm等口徑。裝備的軍用手槍主要有美國的M1911A1式11.43mm自動手槍、柯爾特11.43mm手槍2000式9mm手槍奧地利的格洛克17式9mm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92F 9mm手槍等。裝備的警用手槍主要有德國的HKP/P7M13式9mm手槍和HKP9S式9mm手槍,瑞士的SIG-紹爾P225式9mm手槍等。前蘇聯和原華約各國採用的是7.62~7.65mm及9mm口徑。裝備的軍用手槍有前蘇聯的托卡列夫7.62mm手槍、馬卡洛夫9mm手槍,前捷克斯洛伐克的M61蠍式7.65mm衝鋒手槍等,裝備的警用手槍主要有前蘇聯的ПСM5.45mm手槍,前捷克斯洛伐克的M1975式9mm手槍等。在世界各國裝備的手槍中,口徑最小的為5.45mm和0.22LR口徑,口徑最大的為12.7mm,尤以美國的M1911A1式11.43mm自動手槍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9mm口逕自動手槍,因其後坐力小、射擊穩定、彈著密集、彈匣容量大,目前為世界各國軍隊和警察廣泛使用。

發展趨勢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隨著使用要求的變化,手槍也在不斷發展。從目前看,主要的發展趨勢是:1. 重點發展雙動手槍:從安全和減少手槍操作程式的角度出發,大力發展雙動手槍,有的手槍甚至是三動,如韓國的DP-51式9mm手槍。這種手槍開火迅速,手槍意外落地也不會發生走火現象。2. 大力發展進攻型手槍進攻型手槍的概念是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於1990年11月提出的,它的目的是既作為士兵的自衛武器,又在長槍受損時充當進攻性武器使用,而且可用不同的槍彈,對付不同的對象。3. 用衝鋒手槍和小口徑衝鋒鎗取代手槍手槍由於彈匣容量小、射程近、故障率高限制了它的使用,因而有些國家提出用衝鋒手槍甚至小口徑衝鋒鎗取而代之。4. 再度發展大口徑手槍美國M1911A1式11.43mm手槍雖已被9mm手槍取代,但1986年4月邁阿密槍戰促使美國再度考慮大口徑手槍的發展,如美國聯邦調查局準備採用10mm口徑手槍。5. 手槍趨於系列化和彈藥通用化目前手槍除統一彈藥口徑,使其通用化外,還通過變換槍管、復進簧彈匣等部件發射多種完全不同的槍彈,以滿足不同的需要。展望未來,無論手槍如何發展,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仍會占居應有的位置。

歷史發展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早期的手槍──手槍的最早雛形在14世紀初或更早幾乎同時誕生於中國和普魯士(今德國境內)。在中國,當時出現了一種小型的銅製火銃──手銃。它口徑一般為25毫米左右,長約30厘米。使用時,先從銃口填入火藥引線,然後塞裝一些細鐵丸,射手單手持銃,另一手點燃引線,從銃口射鐵丸和火焰殺傷敵人。這可以看作是手槍的最早起源。1331年,普魯士的黑色騎兵就使用了一種短小的點火槍,騎兵把點火槍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槍靠在胸前,另一手拿點火繩引燃火藥進行射擊。這是歐洲最早出現的手槍雛形。 14世紀中葉(不遲於1364年),義大利的幾個城市都出現了成批製造的一種名為“希奧皮”的短槍,“希奧皮”(scioppi)一詞源於拉丁文,詞意即是手槍。這種槍長僅給17厘米,因此許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第一種手槍。15世紀,歐洲的手槍由點火槍改進為火繩槍。火繩式手槍克服了點火槍射擊時需一手持槍,另一手拿點火繩點火的不便,實現了真正的單手射擊。 到17世紀,火繩手槍為燧髮式手槍所取代,它已具備現代手槍的某些特點,如擊發機構具有擊錘扳機保險等裝置,並且槍膛也由滑膛和直線開線膛發展為螺鏇形線膛。 1812年,蘇格蘭牧師A·福賽斯設計製造出擊發火式手槍。這種手槍還屬於由槍口裝彈丸的前裝式手槍,操作不便,發射速度也較慢,難以適應作戰需要。1825年,美國人德林格發明的德林格手槍,採用了雷汞擊發火帽裝置,提高了手槍的射擊性能。1864年,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遭刺身亡,兇手使用的就是這種手槍。手槍經過了約541年的漫長發展、改進、演變的過程,逐漸具備了現代手槍的結構和原理,現代手槍誕生的標誌是左輪手槍和自動手槍的發明。

左輪手槍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左輪手槍──左槍手槍是轉輪手槍的俗稱,它是一種個人使用的多發裝填非自動槍械。其主要特徵是槍上裝有一個轉鼓式彈倉,內有5─7個彈巢(大多為6個),槍彈裝在巢中,轉動轉輪,槍彈可逐發對準槍管。由於常見的轉輪手槍在裝彈時轉輪抽左擺出,因而又稱左輪手槍。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實用價值的左輪手槍是由美國人塞繆爾·柯爾特在1835年發明的。在此之前,早在16世紀,在歐洲就曾出現過火繩式左輪扳手槍,後來又出現了燧髮式轉輪手槍。但是柯爾特以前的左輪手槍一是需用手撥動轉輪,或是用手扳動擊錘帶動轉輪到位,然後才能扣壓扳機完成單動擊發;二是槍彈的擊發火得解決,所以它們套用不廣。而柯爾特發明的左輪手槍具有底火撞擊式槍機螺鏇線膛槍管,使用錐形彈頭的殼彈,並且扣動一鎰扳機即可聯動完成轉輪待擊發兩步動作。這使左輪手槍頭一次真正具有了良好的實用價值,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雖然們又對左輪手槍進行了一些改進,但它的基本結構和原理依然保持著柯爾特發明時的原樣。所以柯爾特被稱之為“左輪手槍之父”是當之無愧的。由左輪手槍射速之低、裝彈較慢、容彈量較少,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在軍隊中的地位被自動手槍所取代。但由於左輪手槍對瞎火彈的處理十分簡便,性能可靠,因此許多國家的警察和個人仍很喜愛使用它。1981年美國總統里根遇刺時,刺客欣克利使用的就是左輪手槍。

自動手槍

工藝手槍工藝手槍
自動手槍──通常所說的自動手槍,實際上僅指能自動裝填彈藥的單發手槍(即射手扣動一次扳機,只能發射一發槍彈)。所以嚴格地說應叫作自動裝填手槍半自動手槍。目前各國軍隊裝備的手槍大多是這類槍,而真正的自動手槍是既能自動裝填,又能連發射擊的手槍。由於它射擊精度差,命中率低,所以僅在本世紀的20─40年代在少數國家得到使用。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手槍(即自動裝填手槍)是由美籍德國人雨果·博查德於1890年發明的。後來德國洛韋公司的格奧爾格·呂格對博查德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定名為“帕拉貝呂姆”手槍。這種手槍1900年後裝備了瑞士,德國等國軍隊。德國的著名槍械設計師,毛瑟步槍的發明人P·P·毛瑟在1896年也設計了毛瑟自動手槍,後來還發明了可連發射擊的全自動手槍。中國抗日戰爭中曾廣泛使用的“駁殼槍”和“20響”就是毛瑟式半自動,全自動手槍。著名的槍械設計師約翰·摩西·白朗寧出生於美國一個頗有聲望的軍械世家,1897年後移居到比利時。白朗寧曾根據博查德的發明設計了多種性能優良的手槍,其中某些類型的白朗寧手槍共產至今仍在許多國家的軍隊中裝備使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