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黃柏

10厘米時,按株距3- 4厘米間苗,苗高17- 15天1次,連續2-

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的乾燥樹皮,具清熱解毒、瀉火燥濕等功能。四川中醫藥研究所專家舒光明告訴我們,黃柏主要分為川黃柏和關黃柏,川黃柏主產區在四川、湖北、貴州、雲南、江西、浙江等省;關黃柏主產區在東北和華北地區。我省較適合種植川黃柏,川黃柏種植技術比較簡單。

形態特徵

川黃柏高10-12米。樹幹皮暗灰棕色,幼枝皮暗棕褐色或紫棕色,皮開裂,有白色皮孔。葉對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通常7-15片,長圓形至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平截或圓形,上面暗綠色,下面淺綠色。花單性,淡黃色,頂生圓錐花序。花期5-6月,果期6-10月。

生長習性

川黃柏氣候適應性強,苗期稍能耐蔭,成年樹喜陽光。野生多見於避風山間谷地,混生在闊葉林中。喜深厚肥沃土壤,喜潮濕,喜肥,怕澇,耐寒。川黃柏幼苗忌高溫、乾旱。川黃柏種子具有休眠特性,低溫層2-3個月能打破其休眠。

選地整地

黃柏為陽性樹種,山區、平原均可種植,但以上層深厚、便於排灌、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地方為佳,零星種植可在溝邊路旁、房前屋後、土壤比較肥沃、潮濕的地方種植。在選好的地上,按穴距3-4米開穴,穴深30-60厘米、80厘米見方,並每穴施入農家肥5-10公斤作底肥。育苗地則宜選地勢比較平坦、排灌方便、肥沃濕潤的地方,每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作基肥,深翻20-25厘米,充分細碎整平後,作成1.2-1.5米寬的畦。

繁殖方法

主要用種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種子繁殖:春播或秋播。春播宜早不宜太晚,播前用40℃溫水浸種1天,然後進行低溫或冷凍層積處理50-60天,待種子裂口後,按行距30厘米開溝條播。播後覆土,摟平稍加鎮壓、澆水,秋播在11-12月進行,播前20天濕潤種子至種皮變軟後播種。每畝用種2-3公斤。一般4-5月出苗,培育1-2年後,當苗高40-70厘米時,即可移栽。時間在冬季落葉後至翌年新芽萌動前,將幼苗帶土挖出,剪去根部下端過長部分,每穴栽1株,填土一半時,將樹苗輕輕往上提,使根部舒展後再填土至平,踏實,澆水。分根繁殖:在休眠期間,選擇直徑1厘米左右的嫩根,窖藏至到立春後解凍扒出,截成15-20厘米長的小段,斜插於土中,上端不能露出地面,插後澆水。也可隨刨隨插。1年後即可成苗移栽。

田間管理

一是間苗定苗。苗齊後應拔除弱苗和過密苗。一般在苗高7-10厘米時,按株距3-4厘米間苗,苗高17-20厘米時,按株距7-10厘米定苗。
二是中耕除草。一般在播種後至出苗前,除草1次,中耕除草2次。定值當年和其後2年內,每年夏秋兩季,應中耕除草2-3次,3-4年後,樹已長大,只需每隔2-3年,在夏季中耕除草1次,疏鬆土層,並將雜草翻入土內。
三是追肥。結合間苗中耕除草應追肥2-3次,每次每畝施人畜糞水2000-3000公斤,夏季在封行前也可追施1次。定植後,於每年入冬前施1次農家肥,每株溝施10-15公斤。
四是排灌。播種後出苗期間及定植半月以內,應經常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夏季高溫也應及時澆水降溫,以利幼苗生長。多雨積水時應及時排除,以防爛根。

採收加工

川黃柏定植15-20年後即可採收,時間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砍樹剝皮。也可採取只剝去一部分樹皮,讓原樹繼續生長,以後再剝的辦法,如果連續剝皮,再生樹皮質量和產量均不如第一次剝的樹皮。剝下的樹皮趁鮮颳去粗皮,至顯黃色為度,曬至半乾,重疊成堆,用石板壓平,再曬乾即可。產品以身乾、色鮮黃、粗皮淨、皮厚者為佳。

留種技術

選生長快、高產、優質的15年以上的成年樹留種,於10-11月果實呈黑色時採收,採收後,堆放於屋角或木桶里,蓋上稻草,經10-15天后取出,把果皮搗爛,搓出種子,放水裡淘洗,去掉果皮,果肉和空殼後,陰乾或曬乾,於乾燥通風處貯藏。

蟲害防治

一是鏽病。鏽病是危害黃柏葉部的主要病害,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黃綠色近圓形邊緣不明顯的小點,發病後期葉背成橙黃色微突起小皰斑,皰斑破裂後散出橙黃色夏孢子,葉片上病斑增多以至葉片枯死。一般在5月中旬發生,6-7月危害嚴重,時晴時雨易發病。防治方法是在發病期噴敵銹鈉400倍液或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或50%二硝散2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噴2-3次。
二是桔黑黃鳳蝶。又名鳳蝶。幼蟲危害黃柏葉,一般5-8月發生。防治方法是,1、在鳳蝶的蛹上曾發現大腿小蜂和另一種寄生蜂寄生,因此在人工捕捉幼蟲和采蛹時把蛹放入紗籠內,保護天敵,使寄生蜂羽化後能飛出籠外,繼續寄生,抑制鳳蝶發生;2、在幼蟲幼齡時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每隔5-7天1次,連續噴1-2次;3、在幼蟲三齡以後噴每克含菌量100億的青蟲菌300倍液,每隔10-15天1次,連續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