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塬風景區

黃柏塬風景區

黃柏塬風景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秦嶺南麓腹地,距縣城71公里。總面積89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人,境內主要包含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柏塬水生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牛尾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目前主要以旅遊業為主導產業,2013年申報為國家AAA級景區,目前有大箭溝景區、原始森林景區對外開放。境內森林、礦產、水能、生物、藥材等資源豐富,森林復蓋率96%以上,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區內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紅腹角雉、細鱗鮭等珍稀動物棲息,是秦嶺之中最具原始生態的地區之一,被譽為“天然氧吧”和“秦嶺的九寨溝”,先後被評為“最嚮往的美麗中國特色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陝西最具魅力原生態景區”、“陝西特色旅遊名鎮”、“寶雞最美鄉村”2014年9月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

地理位置

黃柏塬風景區為大秦嶺最核心腹地,北依秦嶺第一

高峰太白山、第二高峰鰲山,東臨周至,南接佛坪、西與洋縣華陽古鎮相通,與留壩縣相連,距西安直線距離260公里,距寶雞115公里。坐擁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柏塬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黃柏塬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牛尾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轄區總面積896平方公里,海拔800—3767米,相對高差近2000米,人口近2000人。境內崇山拱持,層巒迭嶂,既有北國風光,又有江南秀色,匯南北風情於一域。蒼松翠柏,四季常青;碧流穿峽,山秀水清;空氣清新,植被豐富,被譽為“秦嶺里的香格里拉”。

遊覽線路

第一日:早7:00從西安出發,沿西寶高速至眉縣出口下,經姜眉公路赴太白青峰峽森林公園,沿途欣賞石頭河、褒斜古道百里生態畫廊、太白山古道登山口風光,感受三國歷史文化氣息和縱覽生態農業示範基地,抵達太白青峰峽森林公園。遊覽睡佛山、仙桃山、青峰飛瀑、武士探山等景點,午餐青峰賓館,下午體驗青峰峽漂流、戶外拓展訓練、水上樂園等項目奇趣,夜宿青峰賓館。

第二日:早7:00從青峰峽出發,到達太白縣城,感受陝西最高之城夏日清涼,親身體驗太白的山水,沿太洋公路飽覽大自然曼妙風光,觀小華山、高山草甸、大嶺雲海、羚牛溝之野趣、體驗百里叢林穿越,感受“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和山前桃花山後雪,南北風情相伴生”的別樣風情。中午抵達熊貓小鎮——黃柏塬,品嘗嶺南農家風味特色餐,之後遊覽北方九寨溝—大箭溝之神奇,約15:00離開黃柏塬,返回西安,結束愉快旅途。

西安—眉縣出口(110㎞)—太白青峰峽森林公園(60㎞)—太白(10㎞)—黃柏塬(71㎞)—大箭溝(5㎞)

第三日:早起感受大秦嶺最核心之地霧靄晨曦、聞花香鳥語,探秘原始森林之神韻,游萬花山、體驗湑水漂流、攀岩、速降等水上遊樂項目,之後約15:00離開黃柏塬返回西安,結束愉快旅途。

青峰峽森林公園(60千米)—太白(10㎞)—黃柏塬(71㎞)—大箭溝(5㎞)—湑水河漂流(10㎞)—原始森林(10㎞)

概述

黃柏塬風景區黃柏塬風景區

黃柏塬原生態風景區位於秦嶺南麓腹地,太白山西南角,與周至、佛坪、洋縣等相鄰,景區面積896平方公里,太洋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境內崇山峻岭,層巒疊嶂,碧流穿梭,山青水秀,群山攬翠,四季常青,空氣清新,植被豐富;又地處太白山自然保護區、牛尾河大熊貓保護區、陝西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核心區域,有珍稀野生動植物2000餘種,是秦嶺之中最具原始生態的地區之一,被譽為“天然氧吧”和“秦嶺的九寨溝”,2010年被命名為全國首批環境優美鄉鎮,黃柏塬村被評為寶雞十大最美鄉村。

自然氣候

海拔在800——1300米之間, 境內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1°C,年降水630—1030毫米,夏秋降水量集中,日照充足。

旅遊景區

黃柏塬境內大部分面積被劃為“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陝西省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是全球同緯度最具原生態地區之一,這裡氣溫濕潤,長冬無夏,春秋相連,夏季涼爽宜人,素有“天然空調”之稱,是休閒避暑的最佳去處。享有“第四季冰川地質公園”、“生物基因庫”、“天然藥物庫”、“天然氧吧”、“關中後花園”等美譽。

黃柏塬之美在山韻:這裡的山層巒疊嶂,延綿起伏。雲繞山而飄渺,山納雲而出奇。黃柏塬之美在水意:這裡的水澗溪蛇行,瀑潭相映。山借水而峻拔,水依山而嫵媚。黃柏塬之美在石奇:這裡的石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水漫石而染色,石出水而生態。黃柏塬之美在樹茂:這裡的數層層疊疊,鬱鬱蔥蔥,因四季之不同而爭奇鬥豔。黃柏塬之美在橋悠:這裡的橋悠懸河上,古風依存,行於其上而悠生田園之情。黃柏塬之美在景秀:大領子云海,乾涸溝瀑布群,大箭溝彩石、皂角灣稻田,二郎壩吊橋……莫不如詩如畫。黃柏塬之美在物豐:大熊貓、細鱗鮭、羚牛、手兒參、板栗、核桃……莫不名聲於世!

大箭溝

黃柏塬風景區黃柏塬風景區

大箭溝是黃柏塬原生態風景區以神秘、奇幻而著稱的獨特景區,景區關口銅牆鐵壁,太白潑墨,三壁鎖關,一派陶淵明“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慨嘆;移步進溝,溝里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之隱“漁樵耕讀”,大箭溝里便是一個美麗的濃縮和再現。西遊記里的太上老君“仙壺口”、“水簾洞”,大唐楊貴妃省親沐浴的“貴妃潭”、“金玉墜”;原生態的陝南風格農家茅舍,美妙的人文景觀令人思緒聯翩。“中國花魚溪”、“觀魚台”、世界聞名的大熊貓“白雪”故里的熊貓谷、金絲猴、羚牛;世傳野人屢屢出沒的荒草坪和萬畝人工林海草原等等自然景觀,一定會令你覺得不虛此行,神往而留戀。

紅軍洞

天然石洞,堅固隱秘,可容百人歇息,當年紅軍宿營處。

黃柏塬風景區黃柏塬風景區

這裡有個紅軍洞,即使你站在這裡,也未必能看見、找見,因為這個天然的石洞被樹木藤灌掩藏,非常隱蔽。這個天然石洞,寬二、三十米,高一、二十米,雖不是很深,但足足可以為百人容身。1935年12月7日至1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在副軍長徐海東帶領下,粉碎了敵人的多次圍剿後,為策應紅一、四方面軍北上,牽制國民黨胡宗南與陝軍會合而轉戰於此地。紅軍經過核桃坪、黃柏塬轉戰二郎壩、皂角灣,為了不打擾當地居民,就在這個石洞裡安營紮寨,生火做飯,安置傷員,使許多傷員在此得到救助。至今走進洞裡,還能看到當年紅軍生活做飯時煙燻火燎的痕跡。紅軍經過這裡時據當地老人講,“隊伍過了幾天”,為了中國革命成功,紅軍戰士跋山涉水,連續作戰,露宿岩洞荒林,不打擾人民民眾,繼續南下從事革命工作,從此後人稱此洞為紅軍洞。回想當年那艱苦的歲月,“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讓我們對曾經在這裡艱苦生活戰鬥的紅軍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疊瀑

黃柏塬風景區黃柏塬風景區

瀑水三疊,美若音階。放眼入畫,奇幻迷離;耳聞絲弦,景樂交融,令人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故又稱“音樂瀑”。大箭溝三疊瀑布距太洋公路4公里許,景區內風景秀麗,蒼松濃郁,紅樺白樺偉岸挺拔,天藍雲白淨如同玉宇,掩映著清澈見底的大箭溝河水,從密林中歡歌娓娓而來,在這五光十色的寶石槽里匯成風格別異的三疊瀑布,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像一曲激越的音樂合唱,形成一個獨具魅力的瀑布遊覽區。

仙壺口

奇石若壺,水噴壺口,傳為太上老君爐煉孫悟空奉茶仙壺,天然奇景,神幻壯觀。

黃柏塬風景區黃柏塬風景區

神奇的太白山海拔3767米,神農架、華山不能與之比高。因為太白山高而且神奇瑰麗,六月積雪,天宮中的太白金星便奉玉帝之命在太白山拔仙台為天宮遴選各路神仙,大爺海邊的“石人陣”,就是等待挑選的眾神仙。六月積雪的太白山,就是太白金星的白眉白須。齊天大聖孫悟空因為造反,被太上老君鎖進太白山斗母宮(兜率宮)煉丹爐,煉了七七四十九天,孫悟空打翻了煉丹爐,反出天廷造反,成就了西遊記的千古美談,而煉丹爐里燃燒的寶石一傾而出飛下太白山,落在半山的,變成了太白山數不盡的石海;落進湑水河的,淬成了湑水河裡無窮無盡的白石頭;其中幾塊飛得最高的寶石往南飛進大箭溝還在燃燒,五光十色,冷卻後變成了大箭溝的七色石,成為太白山南麓獨特的美景。物華天寶,寶石輝映,大箭溝的水從此變得更綠,原始的古樹更加黛青,鬱郁而蔥蔥,形成七彩石、三疊瀑等等奇觀。其中的仙壺口兩岸夾山,河道因水流常年沖刷形成一條寬約3米,深約8米的水槽,水從上游傾瀉下來,全被聚集到狹小的河道,因此,這裡水流湍急,聲勢浩大,倒懸傾注,若奔馬直入河溝,波浪翻滾,驚濤怒吼,站在岸邊只聞其聲,不見其形。在約10米遠的下游,終於看見從石槽中噴涌而出的水流,投入深潭。其形如壺沸騰,故名仙壺口,民間傳說是當年太上老君談笑奉茶爐煉孫悟空的仙壺一把,水流量相當可觀,夏季秒流量增至5至10立方米之間,由於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傾瀉而下的水流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樣,剎那間,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細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濛的白霧,陽光直射,彩虹隨波濤飛舞,景色奇麗。金秋雨季,千溪萬壑之水匯聚,河水流量劇增到10立方米以上,瀑布、巨石連成一片,所站之地也常常會被流水淹沒,激湍翻騰,聲如奔雷,景象極為壯觀。“莫羨老君捧仙壺,不及大聖一筋斗”,據說大箭溝一箭之蹇,就是孫悟空一筋斗翻過去的地方。

大熊貓

黃柏塬風景區黃柏塬風景區

大熊貓秦嶺亞種棲息地,世界“切尼斯”紀錄獲得者、“逃跑新娘”、“英雄母親”大熊貓“白雪”故鄉,國寶金絲猴、羚牛的伊甸園。大箭溝是黃柏塬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其中之一,在谷內,生活著我國國寶大熊貓、金絲猴等珍貴的野生動物,是罕見的大熊貓走廊帶,如果你有幸,說不定還有可能同大熊貓擦肩而過。什麼叫走廊帶?就是從這裡走到牛尾河的大熊貓“綠色走廊”。大箭溝的大熊貓,是我國大熊貓分布地區的最北端和最西端,如果和老虎相比較,生活在最北端的東北虎因為氣候和生存環境的的適應,絕對要比南端的華南虎個體大、體格強壯;而生活在大箭溝的大熊貓,屬於秦嶺大熊貓一個獨特的亞種,不僅個頭大,體格強壯,而且威武漂亮,不但有黑白花的,還有棕色大熊貓。

收費標準

門票:免費。景區大,且散,暫時無法收費。

住宿:均在農家客棧,人均20-80元一天。除了一家賓館,收費較貴,其它全是農家樂,條件尚可。

吃飯:可點菜(不便宜),也可以按人均標準,10-40元一位。

儻駱道

儻駱道是古棧道名。儻駱道得名於其南口位於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於周至縣西駱峪。儻駱道長約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連雲棧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至今從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就是沿著儻駱道飛行的。在三國時期,劉備在漢中建立了對付曹魏的軍事基地,征戰進退,儻駱道是通北的首選道路。中唐以後,儻駱道成為官道,官員任免,回京述職,多走此路,路上曾經遍布亭帳館舍,以備軍旅之用。黃柏塬是倘駱道上一個必經之路,因其最為險峻,過財神嶺與興隆嶺,冬日積雪之後便改道黃柏塬湑水河沿河而下,一日可達倘水河口,遠比翻山越嶺更為便捷,所以在黃柏塬的湑水河沿岸建起了青龍寨、楊家扁、月亮坪、二郎壩等驛站供人歇腳。白居易於周至做都尉時曾一度詳細考察了楊貴妃之死,寫下《長恨歌》,歌中描述“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等詩句證明楊貴妃沿倘駱道逃走,東渡日本安享晚年。

黃柏塬風景區黃柏塬風景區

儻駱古道還替唐朝皇家隱瞞了一個不能言說的秘密,成為永不破解的千古之謎。學者俞平伯有文說,唐朝天寶14年11月,安史之亂,楊貴妃馬嵬之死是著人替代,真正的楊貴妃由馬嵬坡悄悄南下,進儻駱道,過黃柏塬,直達漢中,沿漢江入長江,到揚州,在揚州改名換姓為太真,混跡青樓,後去日本。前面說過,白居易寫《長恨歌》畢竟離事件的發生只有50年,昔日的當事者有些還存在,因為時間的接近,作者一來可以得到真實的素材,二來又不可能將實情一一寫出,所以在《長恨歌》里便埋下了許多伏筆。例如“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等等。唐玄宗出長安,過馬嵬,走的是蜀道之一的褒斜道,《明皇別錄》載:“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皇帝

奔向西南,暗中留下的貴妃絕不能追隨其後,退回長安更不可能,惟一一條道路就是直接南行,進儻駱道,逃生於南方。儻駱道的駱口驛與馬嵬坡極近,在一條線上,彼此可遙遙相望,由此,楊貴妃走儻駱道的時間當在德、僖二宗之前,她是行走於這條蜀道的唐皇室第一人。

“魂斷馬嵬春訊遠”,這一遠竟遠出了國界,遠到了日本。

有學者在日本曾經追尋過楊貴妃的足跡,拜訪過供奉楊貴妃的廟宇和她的墓地。佇立在一座低矮的小石塔前,石塔有些年月了,系久津八木家古時為八木女性建的供奉塔,書名“楊貴”,據說這就是楊貴妃在日本的墳墓。能看到濡濕的墓旁插著一塊中國駐日使館某官員立的木牌,牌上字跡已經模糊,想來那個官員必是個多情文人,會背《長恨歌》是毋庸置疑的。日本人將楊貴妃的“妃”字去掉而稱“楊貴”,思考極為巧妙,嚴格說,久津墓中的女人已不能稱之為“貴妃”,無皇所依,何妃之有,無勢可宣,何貴之言。她所享受的輝煌,在她走進儻駱道的時刻便已丟失殆盡,所剩的身份只是女人。在她“死亡”的瞬間,在儻駱道艱苦卓絕的行走中,她極清醒地、不容置疑地抓住了這個身份,並牢牢地把握住了它,再沒有鬆手。其時,她38歲,38歲的女人已經成熟,不再年輕。

日本有“楊貴妃研究會”,他們說中國馬嵬坡貴妃墓是個空冢,“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這是白居易說的,白居易不會瞎說。我曾跟他們辯論說,中國有《舊唐書》記載,第二年上皇密令改葬他所,最初埋時以紫褥包裹,再葬時肌膚已壞,惟胸前香囊猶存,內侍獻上,上皇悲哀。

日本人大呼,紫褥子裡包的是另外的女人!

按日本人的說法,這座安葬楊貴妃的二尊院系平安初期大同三年修建,供奉的本尊是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這兩尊像是楊貴妃漂泊日本後,玄宗不忘貴妃,派方士帶往“蓬萊”,送給貴妃的。楊貴妃在久津,改楊氏為“八木”,從大富大貴中幡然醒悟,淡泊存活,給後人留下了“久津出美人”的佳話。神奈川的稱名寺,至今藏有楊貴妃使用過的玻璃珠簾;1963年,一名日本少女拿出檔案證明,在電視上宣稱自己是楊貴妃後裔;2002年,我為周至縣湧泉寺探訪日本的泉涌寺,周至的湧泉寺隋唐時代是仙遊寺下院,屬皇家寺院,及至到了京都的泉涌寺,我才知道,該寺院的前身竟然也叫仙遊寺,供著楊貴妃的觀音像,據說這像成於唐代,雕刻者見過楊貴妃,所以面目表情和楊貴妃很接近,是寺中國寶級文物……

在這點,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想給歷史悲劇一個大團圓的完整結尾。在此,我們不必做過多的考證,姑且相信這一事情的真實,那么,作為楊貴妃再生之後的啟程地便是馬嵬坡,是儻駱道了。

大熊貓

全國各大媒體追蹤報導太白大熊貓國寶之“白雪”

太白大熊貓“白雪”回家了

來源:寶雞新聞網2005-12-16

寶雞是她的故鄉,寶雞人風雪中救了她的命;出嫁四川,她生下了龍鳳胎,可這位“英雄母親”突然神秘失蹤。喜從天降——太白大熊貓“白雪”傳奇般回到婆家探親。上午,最先參加搶救大熊貓白雪的原太白縣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現陝西省樓觀台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繁育中心副主任任建設即刻向白雪的娘家寶雞人報告了這個傳奇喜訊:12月14日,央視“東方時空”特輯播出了世界大熊貓“英雄母親”白雪失蹤復歸的珍貴實況。

風雪求救 神秘出逃

“白雪”之所以傳奇,因為它曾經幾次神秘出沒,留下一串串轟動全世界的軼聞趣事,留下一個個令人費解的懸念。

“白雪”之所以傳奇,是因為它雪白的鼻樑上天生一輪晶瑩的黑月牙,與傳說中的“包青天”眉心的白月牙異曲同工,在全世界所有的大熊貓中絕無僅有!

1993年10月2日下午3時,是太白縣第一場大雪。當時身患重病的大熊貓白雪在風雪中掙扎著跑到黃柏塬鄉二郎壩村牛尾河向人類求救,村民秦周元兄弟倆摸黑冒雪爬山過河向太白縣野生動物保護站報告,隨之即刻展開搶救,後送到陝西省樓觀台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繁育中心。1994年,蘇州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年大慶,特邀陝西大熊貓抵蘇助興,因為“白雪”青春年少,身體健康,加之鼻樑上天生一輪黑月牙,青春嬌美,自然成了那次南巡的嘉賓。誰知“白雪公主”在到達上方山公園不久的一個晚上從籠頂爬了出去,鑽進了山林,攪起了一場轟動全國、轟動全世界的“白雪”失蹤疑案。“白雪”失蹤的訊息震驚了上方山森林公園,震驚了蘇州,轟動了陝西、全國。

陝西樓觀台飼養中心有關領導、專家立刻趕往蘇州尋找白雪;八方記者即刻趕往採訪……直到11月下旬,因為氣候變冷,“白雪”被迫下到淺山,在一天。黎明時潛入農家掏食蘿蔔,被一位出來解手的民工發現,那民工立刻悄悄召集眾人組成人牆合圍,將“白雪”合圍到田中一道深溝之內由專家將她收服。神秘的大熊貓“白雪”在上方山森林公園整整失蹤了83天。

遠嫁四川 英雄母親

白雪回到樓觀台之後,漸漸出落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但樓觀台繁殖飼養中心沒有適合“白雪公主”的如意郎君,總不能讓“白雪公主”空守閨房?出於對大熊貓人工飼養、繁殖、研究、放歸的需要,1995年,經國家林業部“牽線搭橋”,決定將“白雪公主”遠嫁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區,科學繁殖後代。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專家王基山、蘭景超曾向我介紹,人工繁殖大熊貓並非易事。不少籠養大熊貓不懂生育、“不諳風情”,甚至不會“談情說愛”,於是工作人員只能給大熊貓們播放交配的錄像,或者在別的大熊貓交配時現場“觀摩”,進行性啟蒙。然而“白雪公主”實在是個例外,她不但在第一次患病時就懂得下山向人類求救,而且對於男歡女愛的事情無師自通。1995年嫁到臥龍大熊貓保護區,1997年便順利懷上頭胎,生下一隻雌性仔貓,原國家林業部副部長王志寶為之取名“琳琳”;1999年生了龍鳳胎,一雌一雄,朱鎔基總理為之取名“青青”、“秀秀”;2000年再接再厲,又一次生了龍鳳胎,被媒體譽為“英雄母親”!遺憾的是2001年5月30日凌晨,這隻全世界、全中國唯一的鼻樑上生有一輪黑月牙的“白雪公主”再次失蹤——自己打開兩道門閂,隱入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重重山林。此時,她已經懷上了香港大熊貓“安安”的“骨肉”……

時隔4年回家探親

“白雪公主”再次神秘出逃之後,在太白縣、在陝西省樓觀台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繁育中心、在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全國關心“白雪公主”的人們之中,留下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大熊貓不僅是國寶,而且這隻國寶曾經製造了許多令人無法解釋的轟動新聞,它究竟去了哪裡?它能適應野外的生活嗎?

就在人們對“白雪公主”能否回來失去信心的時候,這個“白雪公主”似乎天生就與人類有著難分難解的淵源,竟然神秘地回到了婆家探親!

2005年11月17日早上六點多,四川下了入冬的第一場大雪,有人發現有熊貓在臥龍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附近的公路上活動。根據對熊貓的了解,大雪天氣熊貓突然下山一定是遇到了困難,於是工作人員很快趕到了現場,看見有很多熊貓的腳印和公路邊上的熊貓糞便,糞便還冒著熱氣,可是熊貓卻在人們到來之前離開了。18日一大早,在同一個地方熊貓再次出現了,工作人員還拍下了錄像。這隻大熊貓看起來行動比較緩慢,身體很瘦,毛色也不好,一看有可能就是生病的大熊貓。可是奇怪就奇怪在這隻大熊貓好像對這裡的環境非常熟悉?要不然它為什麼老是圍著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附近轉來轉去?

直到2005年11月19日,巡視人員在保護中心的大門口再次發現了大熊貓的新鮮糞便。工作人員順著保護中心門口的路沿途搜尋,竟然在路邊的一處台階轉彎處發現大熊貓就坐在那裡,似乎又在等待人們前來迎接。

工作人員馬上將熊貓救回中心,對它進行了全面的體檢。當時這隻大熊貓身體狀況很虛弱,牙齒嚴重受損,沒辦法咀嚼,沒辦法採食。加上年齡比較大,在野外生活已經困難。在救助的同時,獲救熊貓鼻子上的一道黑月牙引起了工作人員的震驚:天哪,這不就是‘白雪’嘛!“白雪”回來啦!

飼養員馬強說,“這裡的每一隻大熊貓在皮下都埋植有微電子的身份證號,就像人的身份證一樣,有照片有編碼,可以絕對確認這隻熊貓就是白雪。”失蹤了四年多的白雪,就這樣又一次重新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白雪被安置在了熊貓保醫醫院,享受特殊的照顧。飼養員馬強給它餵它最喜歡吃的窩窩頭,一天要餵七次。經過一段時間的照料,白雪的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它的體重達到了71公斤,而剛救回時它才60公斤!

白雪回到婆家之後,顯得非常高興,時常發出類似羊叫的聲音,大熊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德生說,熊貓的叫聲很多,發出羊一樣的叫聲是高興,是友好的反應。白雪的第一個孩子琳琳也許知道了媽媽回來的訊息,也發出了歡快的羊叫聲,還玩起了前滾翻。琳琳是1997年白雪生下來的第一個雄性大熊貓,從2005年年開始性成熟,配種相當好,是臥龍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最強壯的“第一號種子公獸”,琳琳也已經有了孩子。依此論斷,白雪已經當上奶奶了。

神秘的大熊貓白雪從五歲開始,就上演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故事,風雪中患病自己下山、向人類求救;蘇州出展私自出逃、轟動全國;遠嫁四川,四年生了五崽,成為世界大熊貓的“英雄母親”;2001年再次神秘出走,2005年已17歲時又在風雪中自己回歸“探親”,一切一切,都是那樣的神秘和巧合。

這隻鼻樑上天生一輪黑月牙的“白雪公主”故事發源就在寶雞太白、先後輾轉陝西、全國,使全世界愛好生態保護的人們都知道了它的傳奇故事。也許白雪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它會不會再次遠道跑回陝西、太白探親?會不會再次神秘出走,帶上香港大熊貓安安的骨肉回來?誰也不知道這隻驕傲的“白雪公主”將來還會製造出什麼樣的關於“人與自然”的傳奇故事,還是留給“待後再續”一個無盡美妙的懸念吧!

大熊貓回家

央視國際 2005年12月14日 20:16 來源:中央電視台

訊息(東方時空12.14播出):在臥龍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時常會響起類似於羊叫的聲音,發出羊叫聲的是一隻大熊貓,這表示什麼意思呢?大熊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德生告訴我們,熊貓的叫聲很多,發出羊一樣的叫聲是比較高興,也是比較友好的反應。

大熊貓現身公路

這隻時常會發出高興的羊叫聲的大熊貓,是不久前剛剛被這裡的工作人員從野外救回來的。大熊貓研究中心獸醫王乘東講述了當時營救大熊貓的過程:11月17號早上六點多的時候,有人發現熊貓在公路上活動,因為那天正好是2005年的第一場雪,漫山遍野都被大雪復蓋了。根據對熊貓的了解,大雪的天氣,熊貓突然下山一定是遇到了困難,於是工作人員很快趕到了現場。在現場他們看見有很多熊貓的腳印,還有公路邊上有一些熊貓的糞便,還冒著熱氣,熊貓留下了腳印、糞便,卻在人們到來之前離開了,熊貓是在試探著什麼嗎?工作人員開始組織人員進行搜尋。18日一大早,在同一個地方熊貓再次出現了,有準備的工作人員,不僅發現了它,還成功拍下了錄像,這隻大熊貓看起來行動比較緩慢,身體很瘦,毛色也不是很好,一看有可能就是生病的大熊貓。

顯然這是一隻需要幫助的大熊貓,18日工作人員已經接近了這隻大熊貓,但在積雪的山坡上,熊貓再次走掉了,根據以往的經驗,野生熊貓很少連續在保護中心附近出現,而這隻熊貓不僅連續出現,還似乎對這裡很是熟悉,這到底是一隻怎樣的熊貓呢?發現熊貓的第三天晚上十點多,也就是11月19日,巡視人員就在保護中心的大門口,發現了一堆大熊貓的新鮮的糞便還冒著熱氣。工作人員沿著保護中心門口的路搜尋,在路邊的一處台階上也發現了糞便,順著台階看過去,在台階的轉彎處,發現熊貓就坐在那裡。

似曾相識的獲救熊貓

工作人員馬上通知獸醫,獸醫拿了麻醉槍過來,就在那裡把它麻醉了。救回熊貓的當天晚上,保護中心就對它進行了全面的體檢。大熊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湯純香回憶說,當時這隻大熊貓身體狀況很虛弱,它的主要問題在於它的牙齒嚴重受損,沒辦法咀嚼,沒辦法採食。加上年齡比較大,在野外的話生活比較困難。

在展開救助的同時,獲救熊貓鼻子上的一道黑扛,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大熊貓研究中心飼養員馬強當時就斷定這是白雪。

白雪是保護中心曾經飼養過的一隻大熊貓,2001年從保護中心跑到了野外,馬強正是白雪當時的飼養員。馬強告訴我們,這裡的每一隻大熊貓在皮下都埋植有微電子的身份證號,這是最可靠的確認方法,就像人的身份證一樣,有照片有編碼,它皮下埋植的身份證號也是有編碼的,利用掃瞄器一掃就知道是誰了,可以確認是它。失蹤了四年多的白雪,就這樣重新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獲救熊貓的傳奇經歷

獲救的這隻熊貓白雪,它的經歷可非常地不一般,它有著很多傳奇的故事,要說白雪的故事,還要從1993年開始。白雪的故鄉原本在秦嶺的密林之中,1993年在一個飄著大雪的日子裡,白雪首次被人們發現,因為是雌性,又在雪天裡發現,所以人們給它起名白雪。而在陝西的秦嶺太白山發現它時,它生了病,非常地瘦小,當時只有40公斤。1993年,白雪被救助時只有五歲,在陝西熊貓救護中心生活了十個月後,它恢復了健康。1994年9月16日,白雪被借到了蘇州的一個森林公園去參展,在借到的第三天它就跑到野外去了。80天后,無法適應蘇州山林生活的白雪,再次被人們從野外救回來。

傳奇熊貓成為英雄母親

經歷了獲救,脫逃,再次獲救的曲折,1995年9月,大熊貓白雪來到了臥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這裡它開始了一段平靜而安穩的生活。李德生描述它是個很溫順的大熊貓,它偶爾會伸出爪子,很友好地摸人一把,眼神一直把人盯著,尤其是飼養員餵食的時候。溫順的白雪在臥龍不僅贏得了飼養員的喜愛,而且贏得了雄性大熊貓的好感,在這裡白雪很快成為了英雄的母親。在這兒五年的時間,共生了三胎五個小崽,成活了四隻,應該說是絕對的英雄母親了。

在臥龍我們還看到了它的第一個孩子琳琳。也許是聽懂了飼養員的話,知道了媽媽回來的訊息,琳琳也發出了歡快的羊叫聲,這還不算,乾脆玩起了前滾翻。

琳琳是1997年白雪生下來第一個雄性大熊貓,開始進入了性成熟,而且配種相當好,目前是我們這兒最強壯的種公獸了,如果說排種子選手的話,它應該是一號種子選手。通過親子鑑定得知,琳琳也已經有孩子了。也就是說白雪已經當上了奶奶了。

傳奇熊貓再次演繹傳奇

白雪的四個孩子,除了琳琳在臥龍外,青青在陝西熊貓保護中心,竹竹在四川雅安,創創則去了泰國做了友好使者。白雪就這樣在臥龍安穩地生活了近六年,不知道是不是在野外長大的精靈,讓它想要尋求新的刺激,2001年5月30日,白雪再次不辭而別。工作人員分析,白雪很聰明,而且有攀爬的經驗,當時它是從圍牆上爬出去的,然後就逃入森林之中。

白雪這一走就是四年,冬去春來四年後的今天,白雪已是17歲的高齡大熊貓了。當人們已漸漸淡忘了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像當年不辭而別一樣,白雪這次不請自來,回家了。

回家後的白雪,被安置在了熊貓保醫醫院,享受特殊的照顧。記者看到它時,飼養員馬強給它餵它最喜歡吃的窩窩頭,馬強說一天要這樣餵它七次。經過一段時間的照料,白雪的健康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它的體重達到了71公斤。而十天前剛救回它才60公斤,也就是說它的體重基本上升了10公斤左右。

回到了熟悉的家,白雪再也不會風餐露宿了,在這裡它將重新開始平靜的生活,安度晚年。李德生告訴我們,希望它通過我們的調養,能夠再次發情,能夠再生一個寶寶的話,那是最好的了。

從五歲開始,白雪就上演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故事,故事還沒有結束,還將繼續演繹下去。

16號贈台大熊貓為熊貓“白雪”孫女 祖籍陝西太白

2006年01月10日14:35 新華網

新華網西安1月10日電(李永利)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中心工會主席楊德夏日前表示,贈台大熊貓“黃毛丫頭”祖籍陝西省太白縣,是陝西省秦嶺亞種大熊貓“白雪”的孫女。

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中心工會主席楊德夏說,16號大熊貓“黃毛丫頭”祖籍陝西,它是秦嶺亞種大熊貓“白雪”的孫女,它的父親是“白雪”與臥龍大熊貓雜交繁殖的“琳琳”,它的姑姑“珠珠”在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中心生活。

1993年11月,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中心搶救成功雌性大熊貓“白雪”,因其鼻樑上毛色中有一個黑色的月牙標記和性格活潑而成為“明星”。此後,根據原林業部的指示,秦嶺亞種大熊貓“白雪”需要與臥龍大熊貓進行雜交繁殖。

1995年3月,“白雪”被送往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1997年,“白雪”產下第一胎秦嶺亞種大熊貓與四川臥龍大熊貓雜交品種大熊貓雄崽,取名“琳琳”。1999年,“白雪”又產下一對龍鳳胎大熊貓“青青”(雄性)和“秀秀”(雌性),“秀秀”在出生一年後因病死去。2000年,“白雪”又產下一對龍鳳胎大熊貓“創創”(雄性)和“珠珠”(雌性)。2001年,“珠珠”被送回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中心。

“白雪”在臥龍三胎繁殖5崽,被人們冠之於“英雄母親”的稱號。楊德夏說,川、陝大熊貓在分子學上有明顯區別,陝西大熊貓頭圓、吻(鼻樑)短、臉闊、腹部毛色呈棕灰色,外觀好看,是獨立的秦嶺大熊貓亞種。

生於2004年8月31日的大熊貓“黃毛丫頭”,部分毛色有別於大熊貓黑白相間的傳統毛色,呈現獨一無二的偏棕褐色。楊德夏說,這就是陝川大熊貓雜交繁殖的優勢。“黃毛丫頭”外觀上仍表現出了父親“琳琳”和奶奶“白雪”以及正在中心生活的姑姑“珠珠”的特徵。

國寶之“瑞雪”——妞妞

斷掌大熊貓“妞妞”全球範圍征假肢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法制晚報 更新時間:2007-3-9

據《華商報》報導,昨天,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飼養研究中心公布愛心熱線,面向全球首次給大熊貓徵集和安裝假肢。從太白縣黃柏塬鄉搶救回的國寶大熊貓“妞妞”因左前掌缺失,正常活動極為不便。

2006年12月28日,太白縣黃柏塬鄉大箭溝村一陳姓村民,在野外勞作時發現有三四隻大熊貓相互撕咬,其中有一隻雌性大熊貓,年齡約在12至13歲,身上多處外傷,左前掌缺失,傷口感染流膿,有生命危險 。

隨後,這隻大熊貓被送到位於周至的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飼養研究中心搶救。大家給其起名為“妞妞”,希望它能平安。經過3個多月的救治,“妞妞”終於轉危為安,體重也增加了20公斤。

雖然“妞妞”已脫離危險,但已喪失了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同時,大熊貓進食時原本主要靠兩個前掌抓握竹子,缺失左前掌後,“妞妞”只能用左肘關節夾住竹子,輔助進食。另外,由於“妞妞”無法正常站立,所以不能進行交配、生兒育女。

研究中心查閱資料發現,此前世界各地有給海豚、鸚鵡、貓、狗等動物安裝假肢的先例,給大熊貓這種國寶級動物安裝假肢的還沒有。

因此,徵集和安裝假肢沒有先例可以借鑑,例如如何避免假肢脫落、讓“妞妞”不但接受假肢,還要令假肢發揮實際作用等問題都有待研究。

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飼養研究中心希望通過媒體尋求安裝假肢的專業人士,大家共同努力,儘早讓“妞妞”能正常行走、開心進食、快樂玩耍,恢復往日的活力。愛心熱線:029—85180155。

國寶之“小明”

太白大熊貓“小明”將接受摘除白內障手術

三秦都市報 發表日期:2008年12月16日

20歲的國寶大熊貓“小明”自從來到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後,就因其雙目失明而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它的體質恢復良好,達到最佳手術治療時機。12月15日上午,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向社會宣布,他們將聯合大熊貓專家和眼科專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準備給因患有青光眼和白內障的大熊貓“小明”實施白內障摘除手術,無論如何要讓它“睜開眼睛”“安度晚年”。

大熊貓雙目失明生活難自理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大熊貓館時,正好遇到飼養員在幫助雙目失明的大熊貓“小明”進“早餐”,準備的食物分別是竹葉麵糊糊、牛奶、窩窩頭和蘋果。當飼養員輕輕推開鐵欄門把食物送進“小明”的館舍時,它不是像其他大熊貓那樣抬起頭望著飼養員和食物,而是低著頭喘著粗氣焦急地辨彆氣味。飼養員把一個蘋果送到其嘴邊,“小明”嗅了嗅後,一把接過去蹲在地上大吃了起來。按照飼養員的遞食順序,它先後喝完了一盆竹葉麵糊糊、半盆牛奶和一塊窩窩頭。吃飽喝足後,在地上打了幾個滾,搖擺著肥碩的身子,順著飼養員敲打內館舍鐵柵欄的聲音,走進了“臥室”。飼養員說,這只可憐的大熊貓吃食、走路全憑鼻子聞、耳朵聽,它的體重已經由剛被救回來時的58公斤達到120公斤。它已經20多歲,相當於一位60多歲的老人,要是眼睛能看見,就可以在這裡“安度晚年”了。

“小明”老家在秦嶺腹地太白

該中心獸醫院院長馬清義說,這隻大熊貓是他們從太白縣黃柏塬鄉大箭溝搶救回來的。2007年3月20日15時左右,太白縣黃柏塬鄉野生動物管理站巡護人員在大箭溝例行巡護期間,發現一隻大熊貓趴在一條小水溝岸邊不動。巡護人員慢慢接近後用竹竿在其身上敲打時,大熊貓僅僅是抬了抬頭,發出幾聲低沉的叫聲。有經驗的巡護人員判斷,該大熊貓一定是患病或受傷了,遂迅速向相關部門匯報,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接到電話後連夜出發,於3月21日上午8時左右抵達現場對該大熊貓進行了現場檢查和救護。

現場檢查的結果表明,這隻雄性大熊貓年齡在20歲以上,左眼角膜混濁(青光眼)、右眼患有白內障,雙目基本失明。牙齒磨損程度嚴重,不能採食竹子,精神萎靡,行動和反應遲緩,肩胛背側中央、右前肢內側、左後肢內側、踝關節背側有不同程度的化膿外傷。由於現場沒有救治條件,搶救人員現場對其外傷處理完後,於3月21日19時將其接回“中心”進行搶救治療。隨後經過進一步全面檢查,發現這隻大熊貓還患有腎炎,體內寄生蟲嚴重。經過近兩個月的治療,直到5月14日,其食慾接近正常,大小便正常,尿檢各種指標正常,體重增長到63公斤。因該大熊貓雙眼視力有問題,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給它取名為“小明”,以期望它以後能重見光明。

擬對“小明”實施白內障摘除

在“小明”身體各項檢查指標正常後,被轉入常規飼養,根據其牙齒磨損嚴重、幾乎沒有視力等實際情況,飼養員採用竹葉加稀飯的飼料配方,配合少量多餐的餵食原則進行餵養,截至目前,“小明”體重增長到了120公斤,食慾旺盛,健康狀況良好。按照他們此前的救治方案,準備在“小明”體質等各方面因素具備的條件下,為其實施白內障摘除手術,當前已經到了手術的最佳時機。隨後,他們將組織大熊貓專家和我省眼科專家對“小明”的病情進行檢查、會診,根據會診情況制定嚴密的手術方案,並將擇機對國寶大熊貓進行白內障摘除手術。

夏雪

營救太白被困“功夫熊貓”

2008-07-08 華商報王智

被省太白林業局蘇家溝林場工作人員救出的熊貓1歲左右,可能有摔傷,已於6日送到陝西省大熊貓搶救中心。

一隻一歲左右的野生大熊貓日前出現在太白縣境內,蘇家溝林場工作人員將它救下後送到省大熊貓搶救中心。

◆神秘崖壁客

它突然出現在離地面約4-5米的崖壁上,所處的位置往上沒有適合前行的路。圍觀者猜測它可能是下山來喝水的,和家人走散了,還有可能是不小心摔下來的。

◆顯露真“功夫”

面對欲施援手的人群,它很不領情,左突右竄,搞得眾人只有招架之功。一不留神,它還從車廂後面跳了下去,雙掌護頭,來一個漂亮的前滾翻,穿過人牆。7月5日上午10時許,一隻一歲左右的野生大熊貓,出現在太白縣境內通往黃柏塬鄉的路邊。幾名過路者發現後立即守在現場,派司機去尋找政府相關工作人員。而對這隻野生熊貓的營救,更是一波三折,其間小傢伙還做了一個漂亮的前滾翻。

看見熊貓大家第一反應都是保護,它們的可愛讓人心融!

馬先生一行5人來到太白縣考察生態農業項目,2007年7月5日上午,他們從太白縣城出發,前往黃柏塬鄉。上午10時30分許,車駛出30多公里時,馬先生看到路邊有群人圍著什麼東西,順著眾人的視線看到,離地面大約4-5米的崖壁上竟有一隻大熊貓。一行人喜出望外,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有緣看到野生大熊貓,於是放下手頭的工作加入到守護大熊貓的行列中。

路過的人都停下來了,熊貓的周圍,人越聚越多。熊貓所處的位置是路邊的崖壁,路的另一側有條河。馬先生說,在他們之前就守在那裡的幾人好像是西安市供電局的幾名職工,他們分析熊貓可能是下山來喝水的,要回去時和家人走散了。他們本打算將這隻熊貓想辦法送到坡度較為平緩的地方,讓它自己回去。可觀察後發現,小傢伙所處的位置往上沒有適合它前行的路,那么小傢伙是不是摔下來的呢?他們決定原地守護,及時通知動保人員,在確定這小傢伙沒有受傷後,再送它回家比較穩妥。

拒絕“抓捕”熊貓差點穿過人牆逃走

上午11時許,陝西省太白林業局蘇家溝林場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為了儘量不驚擾大熊貓,工作人員先疏散了圍觀民眾,然後找來網布要對小傢伙實施“抓捕”,馬先生用手機記錄下了整個“抓捕”過程。

工作人員找來樹枝,先擋住小傢伙向上的路,再採用人海戰術將其包圍,其間小傢伙發出數聲怒吼,並試圖進攻“抓捕”它的人,但終因“寡不敵眾”,被趕下崖壁。就在大家以為要抓住它的時候,小傢伙卻從人牆的縫隙鑽了出去,順著路邊的排水渠快速逃竄,但很快就被大伙兒抓住,放到皮卡車的車廂里。小傢伙還是不認輸,在車廂里左突右竄,搞得眾人只有招架之功,一不留神,小傢伙又從車廂後面跳了下去,雙掌護頭,一個漂亮的前滾翻,再次穿過人牆。

幾番較量下來,工作人員不敢大意,只好將它先委屈一下,裝進轎車的後備廂。

蘇家溝林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黃柏塬自然保護區是大熊貓活動走廊帶,此處出現大熊貓屬於正常範圍。只是出現在公路上且與人如此近距離接觸的確很少見。而他們林場的其中一項職責就是觀測和保護國寶大熊貓。在蘇家溝林場範圍內還是第一次發現大熊貓,他們以後也會加強相應的保護工作。

此次發現的熊貓1歲左右,雄性,可能有摔傷,已於6日送到陝西省大熊貓搶救中心。

拍攝到照片和視頻的馬先生表示,他們本來是去考察生態農業項目的,卻意外地和大熊貓有了一次親密接觸,這比他們考察的各種數據更能說明太白的自然優勢。

陝西:被救大熊貓開始進食精神狀況有所好轉

2008年07月11日 13:24 來源:中央電視台

央視網訊息(中國新聞):日前,一隻八九個月大的大熊貓被發現困在陝西省太白縣蘇家溝林場的懸崖上。人們救下了它並把它送到了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中心。

在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中心,經過工作人員的同意,記者見到了這只可愛的熊貓寶寶。搶救人員給它打掃籠子時,淘氣的小傢伙還把拖布當成了玩具,頗有興致地玩了起來。搶救人員告訴記者,這些變化主要得益於對它進行的心理治療。

另外,搶救人員還在籠子裡放了一個籃球當玩具,以增強熊貓的好奇心,分散恐慌心理,搶救人員的努力讓小傢伙的情緒慢慢放鬆了下來。與之前見到陌生人時大聲吼叫不同的是,這次面對鏡頭,它發出了一種輕柔的叫聲,搶救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它在對人類示好。而更讓人高興的是,它開始主動進食了。

旅遊指南

小吃

黃柏塬鄉地處秦嶺南麓,屬長江流域水系,植被繁茂,是動植物生長的優良環境,同時也孕育了這裡特有的風土人情,是川鄂文化和關中風情的結合部,食物口感都體現了濃厚的川鄂習慣,以甜膩鋪墊,以麻辣辛見長,如湯圓、蜜汁粘糕、菜豆腐、洋芋粑粑。特色菜餚類:蜜制加沙肉、洋芋糍粑、神仙豆腐、血腸、殺豬菜、麻油洋芋笳笳、豆鼓肉。特色藥膳類:如歸芪豬腳棒、椒莘燜臘肉、細莘雞、細莘燉肉、藿香燉肉、烏藥燉肉、藿香燉魚等。都是以進補、除濕、活血、解毒為用。

門票

門票30元/人,旅遊觀光車30元/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