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萬鎖

崔萬鎖

崔萬鎖 男,1962年11月出生,山西省襄汾縣人。高級農藝師。1982年7月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園藝系。現在山東省煙臺市農科院中國煙臺農博園工作。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會員,中國未來研究會會員,中國未來研究會未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未來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參加過山東省、煙臺市及國家級研究課題10餘項,親自主持4項並多項獲獎。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崔萬鎖 男,1962年11月出生,山西省襄汾縣人。高級農藝師。1982年7月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園藝系。現在山東省煙臺市農科院中國煙臺農博園工作。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會員,中國未來研究會會員,中國未來研究會未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未來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參加過山東省、煙臺市及國家級研究課題10餘項,親自主持4項並多項獲獎。

成就榮譽

主持選育的“早熟抗病高產優質雜種一代——煙粉1號”是山東省第1個高抗菸草花葉病的番茄品種,《煙粉1號番茄新品種選育報告》(1994年1期《北方園藝》發表)引起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重視。1986年承擔美國紐曼種子公司的番茄雜交制種技術研究工作,取得最高畝產雜交種子16.6公斤,創匯3,320美元的經濟效益。《提高番茄雜交種子數量與質量的技術措施》(1987年2期《北方園藝》發表)成為國內番茄大面積雜交制種的技術規範。《按照優選法選擇的開花日期進行番茄栽培》(1989年1期《技術開發與引進》發表)、《運用優選法對番茄進行花期選擇栽培試驗》(1990年4期《北方園藝》發表)在國內外首次將數學方法引入番茄栽培,創造性地運用了優選法。《番茄栽培理論新發現及套用》(1991年11-12期《北方園藝》發表)入選朱光亞、周光召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文庫》。譯文《番茄果實粘質性和粉質性的評價方法及其遺傳》在《中國蔬菜》1995年4期發表,譯文《用DNA指紋法鑑別作物品種和品系》(1993年4期《農業新技術新方法譯叢》發表)把DNA指紋法鑑別作物品種和品系一國際最先進的方法首先介紹到國內。作為2位研究人員完成了煙臺市和山東省科委的2項大白菜研究課題,通過了驗收鑑定。《“煙白1號”大白菜》(1990年3期《技術開發與引進》和1991年3期北京《蔬菜》發表),《大白菜新品種——福山二包頭的選育和套用》1998年10月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新型創匯蔬菜——牛蒡》(1993年2期《山東農業科學》發表)、《牛蒡及其栽培技術》(1993年8期《農業科技通訊》發表)、《梨鄉成為我國最大的牛蒡出口生產基地》(1994年6月18日《農業科技要聞》發表)經濟效益顯著,年出口10,000噸創匯1000萬美元。主持的國家火炬計畫“全雌節成型黃瓜育種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子項目和煙臺市科委“全雌黃瓜雜交種選育及開發”研究課題,育出保護地專用無籽黃瓜品種——山農1號和煙臺節成,已在國內外示範推廣1,000公頃,增加社會效益3,000萬元。“山農1號”獲2001國際農牧業科技成果及產品推廣博覽會優秀產品金獎。《抱子甘藍》(1993年2期《上海蔬菜》發表)開創出口德國先例。《日本千筋京水菜的栽培技術》(1994年1期《山東農業科學》發表)首選引入我國。《煙臺特長901菜豆》(1998年1期《長江蔬菜》發表)推廣全國。主持育出了國內第1個自行設計研製的《青花菜新品種——綠公爵》(1993年2期《北京農業》發表)、《煙臺市青花采周年栽培技術》(1988年1期《長江蔬菜》發表)、《健康防癌的珍饈菜蔬——青花菜在煙臺採種成功》(1997年4期《技術開發與引進》發表)被全國20多個省、市、區引種栽培成功。主編的《創匯作物50種》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1998年4月獲共青團中央和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97全國農村青年最喜愛的科普讀物”稱號,2000年5月獲煙臺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冬暖式日光溫室草莓的栽培技術》、《著名大白菜品種——福山包頭及其一代雜交種》入選中國科協第二、三屆青年學術年會園藝學衛星會議論文集。《改進各種包裝箱、盒、袋》收入《中國改革建議大獎賽集粹》,1994年7月獲首屆中國改革建議大獎賽三等獎。《精準農業是知識經濟時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發表於《科學中國人》1999年8期,2000年6月獲煙臺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年10月、1999年7月、2000年7月、2001年4月分別入選《中國專家人才庫》、《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科技專家》(中國卷)、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書名的《中華成功人才大辭典》。2002年入選國內首部全彩色大型專家畫冊《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2004年12月入選《世界華人突出貢獻專家名典》。2005年入選《世界人物辭海》。1987年獲煙臺市農業局模範團員稱號。1990年獲北京第11屆亞運會組委會榮譽獎。1991年獲山東省首屆“科教興魯”二、三等獎。2003年2月26日煙臺日報社《今晨6點》創刊“金點子”獎。2003年5月17日獲“TCL杯”重獎,10月16日獲“神舟5號”載人航天成功“猜想中國的聲音”最富創意獎,12月18日獲“金盾杯”一等獎。2004年8月《名優特菜無公害蔬菜生產體系的研究》獲煙臺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1月28日獲“TCL小家電杯”2005春聯徵集大賽一等獎。3月2日獲“魅力煙臺”迎春征聯大賽三等獎。18副對聯作品分別入選《中國對聯作品集》2003年卷和《中國楹聯二十年作品精選》。2005年5月26日獲煙臺醫藥商城與美國康麥斯(K·Max )集團聯合舉辦的“母親節”有獎徵文比賽一等獎。出版“母親節”“父親節”花之語明信片一套2枚。

優秀專家盤點18

戴亮
戴梁
戴鈞
戴京
戴堅
戴鋼
逮志超
逮艷雪
逮維全
逮淑媛
逮華
帶從淼
代祖國
代一之
代五湖
代文國
代書成
代詩木
代汝寬
代麗敏
代禮軍
代金元
代金武
代建中
代會君
代洪慎
代合福
代國勞
代廣發
代光鑫
代大林
代承忠
代晨術
代辰述
代長明
代邦毅
代玉
代春
大宗沛
笪祖盈
笪善政
笪金華
笪朝年
笪幫祥
達忠英
達文政
達娃羅布
達世進
達日瑪
達尼亞爾·阿克拉
崔賀元
達夫拉
寸占奎
寸永莉
寸愛信
村志剛
崔作華
崔祖明
崔宗緒
崔宗漢
崔子平
崔子倫
崔子海
崔子安
崔柱天
崔竹青
崔周范
崔仲偉
崔忠禮
崔忠傑
崔生田
崔忠華
崔中泰
崔志盛
崔志生
崔志敏
崔志連
崔志宏
崔志紅
崔志東
崔正倫
崔振之
崔振世
崔振慶
崔振平
崔振君
崔振東
崔振才
崔珍平
崔哲洙
崔哲官
崔照通
崔增鄰
崔澤生
崔在吉
崔再生
崔運民
崔和平
崔雲鵬
崔雲惠
崔雲峰
崔月恆
崔源灃
崔裕昌
崔寓黔
崔育軍
崔玉林
崔玉峰
崔宇高
崔佑陵
崔幼媛
崔永忠
崔永植
崔永征
崔永哲
崔永業
崔永濤
崔永泰
崔永日
崔永紅
崔永福
崔永芳
崔永昌
崔應時
崔加剛
崔宜珍
崔耀宇
崔艷鳳
崔硯崗
崔硯芳
崔彥春
崔衍鈞
崔言順
崔延平
崔延輝
崔延庚
崔亞洲
崔雪梅
崔學雲
崔學孟
崔紹基
崔旭紅
崔秀利
崔秀國
崔崔星球
崔新禮
崔新華
崔燮祥
崔效榮
崔曉章
崔曉香
崔曉木
崔曉丹
崔小平
崔向東
崔祥珍
崔香林
崔相亭
崔獻剛
崔顯忠
崔顯成
崔秋波
崔希春
崔五保
崔文治
崔文哲
崔恆源
崔文秀
崔文平
崔文樂
崔文海
崔文川
崔文彬
崔魏峰
崔偉時
崔維明
崔維林
崔維光
崔為福
崔萬政
崔萬鎖
崔恆心
崔萬銘
崔天勇
崔天秀
崔天成
崔騰鋼
崔松科
崔思群
崔順子
崔順才
崔雙鎖
崔雙發
崔繼良
崔鶴翔
達林台
崔聚林
崔久巍
崔景歧
崔學根
崔喜春
崔文瀛
崔華亮
崔樹傑
崔進九
崔叔存
崔瑾瑜
崔守祿
崔守傑
崔仕林
崔錦文
崔金存
崔世龍
崔士忠
崔石柱
崔石崗
崔生茂
崔紹卿
崔少林
崔善元
崔善金
崔瑞祥
崔瑞軍
崔榮祿
崔日臣
崔金寶
崔慶和
崔慶待
崔前平
崔培興
崔洪禮
崔慕田
崔木培
崔銘芝
崔銘峰
崔明哲
崔明遠
崔明修
崔懷清
崔龍洲
崔家玉
崔六寶
崔繼哲
崔玲琴
崔繼業
崔林棟
崔良溶
崔計奎
崔連英
崔麗華
崔立品
崔立君
崔立津
崔立純
崔力爭
崔冷熙
崔蘭生
崔克文
崔克讓
崔基活
崔俊富
崔會文
崔忠健
崔雲章
崔義忠
崔萬森
崔淑惠
崔書罡
崔世源
崔世友
崔全柱
崔乃謙
崔明信
崔龍律
崔柳生
崔林生
崔連元
崔駿業
崔君林
崔景春
崔建效
崔建庚
崔會斌
崔回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