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華

崔新華,男,漢族,1965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1986年3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北京市公安局強制治療管理處基礎工作處處長,一級警督。

基本信息

“能力有限,努力無限;只要你有堅定的信念,一切困難就會變得渺小,勝利將永遠屬於你”。崔新華常常用這句話與身邊的同志們共勉。崔新華是強制治療管理處基礎工作處處長,從警25年來他就是憑藉這份努力,這份堅守,在強制治療管理的路上一路奮進、一路求索,得了人民民眾的信任與支持,成長為一名學者型、學科帶頭型的領導幹部。

甘冒風險 深度體驗

“沒有進取,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為打破強制戒毒發展“瓶頸”,降低戒毒人員復吸率,時任強制戒毒所副所長的崔新華以吸毒人員的身份,遠赴雲南某開放式“戴托普戒毒社區”,同患有肝炎、愛滋病、肺結核等各種傳染病的當地戒毒人員同吃同住,進行了為期2個多月的深度體驗。期間,他樣樣較真的勁兒和無法掩蓋的北方口音,很快就使他受到了排擠,驚險事件接連發生,甚至連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脅。在深度體驗的最後一周,崔新華換上了威嚴的警服,公開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來意。此時,周圍的戒毒人員紛紛投來驚呀與敬佩的目光。

隨後,在崔新華的積極爭取和各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下,全國首家強制與自願有機結合的“向日葵治療社區”在北京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的高牆內正式掛牌成立了。經過不斷完善與發展,這種集心理、社會、行為、醫療及效益於一體的強制隔離戒毒新路,受到了社會各級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讚譽,並贏得了聯合國國際禁毒署官員“亞洲最好”的高度評價。

“致遠號”和“向日葵社區” 負責指導全市各分縣局開展精神病人社區管控和社區戒毒工作的強制治療管理處基礎工作處成立後,面對由大牆內轉向大牆外開展“兩類人”社區管控這一全新工作,調任基礎工作處處長的崔新華繼續發揮創新進取的精神,帶領部門全體民警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意識,又打響了打造“兩類人”社區管控模式的攻堅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精神病人社區管控工作中,崔新華帶隊走訪基層派出所22個和300餘個街道、自然村,並對1984年以來全市四家精神病鑑定機構登記的21000餘份肇事肇禍精神病人信息進行了逐一篩查,核錄重點病人信息3020人。首次解決了我市重點精神病人“底數不清,狀況不明”的歷史問題。

隨後,崔新華選取了3個城區派出所和22個郊區縣派出所為試點,採取集中授課、專業指導、實兵演練等形式,培訓基層民警、社區幹部2000餘人次。在總結分析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崔新華按照“分別走訪、逐個評估、綜合評定”的原則,制定了《精神病人風險評估管控分類標準》,首次將精神病人劃分為極高風險、高度風險、中度風險和低度風險四個等級,並制定了相應的管控措施。通過奧運安保的檢驗,實現了“本市精神病人肇禍滋事零指標”的突出成績。之後,崔新華多方聯繫局內外相關部門,竭力固化工作機制,於2009年8月會同民政、殘聯等7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多部門合作機制建設的意見》。多部門合作,齊抓共管,使他們在建國60周年安保工作中又打了一個漂亮仗。

為貫徹執行2008年6月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積極探索戒毒人員後期照管的首都模式,調配出一劑科學有效的社區戒毒“藥方”,崔新華憑藉在精神病人社區管控工作中的成功經驗,以及拯救吸毒人群的強烈責任感,帶領民警走訪60餘個社區、街道,座談社區幹部、民眾及戒毒人員1300餘人次,在充分研判全市禁吸戒毒工作形勢與現狀的基礎上,建立了全國首個由回歸社會戒毒人員自願參加的“致遠號”和“向日葵陽光社區”戒毒心理康復小組,吸收自願戒毒康復人員近300人。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現在基礎工作處已經初步建立了以“向日葵陽光社區”“致遠號”為依託,由街道、鄉鎮政府負主責,公安機關指導和牽動的有專業特徵、有科學基礎、有理論支撐的戒毒社區管控工作模式。

進入2011年以來,按照市局黨委提出的“以民意主導警務”的指導思想,崔新華已經開始把工作觸角延伸到自願戒毒康復人員家屬和社會民眾,並先後探索建立了“家庭干預戒毒工作法”、“社區戒毒無縫銜接工作法”等社區戒毒形式,積極向“人人參與禁毒,共建無毒社會”的目標邁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作為基礎工作處的“一把手”,崔新華始終堅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的領導作風,身先士卒,親歷親為,用無聲的語言和真實的行動感染著每一位民警,凝聚著民警的心。在各項改革創新中,他為廣大民警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智力支持。由基礎工作處青年民警總結提煉的各項公安工作創新成果,分別獲得市局第五屆、六屆和第七屆青年民警科技創新評選活動三等獎。

在工作上,崔新華就像一位鋼鐵戰士,仿佛永遠不知疲倦。憑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憑藉著對公安事業的執著堅守,他在強制治療管理工作的創新之路上結出累累成果。25年中,他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獲得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在他的領導下,基礎工作處成立4年來,先後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集體三等功兩次。

優秀專家盤點18

戴亮
戴梁
戴鈞
戴京
戴堅
戴鋼
逮志超
逮艷雪
逮維全
逮淑媛
逮華
帶從淼
代祖國
代一之
代五湖
代文國
代書成
代詩木
代汝寬
代麗敏
代禮軍
代金元
代金武
代建中
代會君
代洪慎
代合福
代國勞
代廣發
代光鑫
代大林
代承忠
代晨術
代辰述
代長明
代邦毅
代玉
代春
大宗沛
笪祖盈
笪善政
笪金華
笪朝年
笪幫祥
達忠英
達文政
達娃羅布
達世進
達日瑪
達尼亞爾·阿克拉
崔賀元
達夫拉
寸占奎
寸永莉
寸愛信
村志剛
崔作華
崔祖明
崔宗緒
崔宗漢
崔子平
崔子倫
崔子海
崔子安
崔柱天
崔竹青
崔周范
崔仲偉
崔忠禮
崔忠傑
崔生田
崔忠華
崔中泰
崔志盛
崔志生
崔志敏
崔志連
崔志宏
崔志紅
崔志東
崔正倫
崔振之
崔振世
崔振慶
崔振平
崔振君
崔振東
崔振才
崔珍平
崔哲洙
崔哲官
崔照通
崔增鄰
崔澤生
崔在吉
崔再生
崔運民
崔和平
崔雲鵬
崔雲惠
崔雲峰
崔月恆
崔源灃
崔裕昌
崔寓黔
崔育軍
崔玉林
崔玉峰
崔宇高
崔佑陵
崔幼媛
崔永忠
崔永植
崔永征
崔永哲
崔永業
崔永濤
崔永泰
崔永日
崔永紅
崔永福
崔永芳
崔永昌
崔應時
崔加剛
崔宜珍
崔耀宇
崔艷鳳
崔硯崗
崔硯芳
崔彥春
崔衍鈞
崔言順
崔延平
崔延輝
崔延庚
崔亞洲
崔雪梅
崔學雲
崔學孟
崔紹基
崔旭紅
崔秀利
崔秀國
崔崔星球
崔新禮
崔新華
崔燮祥
崔效榮
崔曉章
崔曉香
崔曉木
崔曉丹
崔小平
崔向東
崔祥珍
崔香林
崔相亭
崔獻剛
崔顯忠
崔顯成
崔秋波
崔希春
崔五保
崔文治
崔文哲
崔恆源
崔文秀
崔文平
崔文樂
崔文海
崔文川
崔文彬
崔魏峰
崔偉時
崔維明
崔維林
崔維光
崔為福
崔萬政
崔萬鎖
崔恆心
崔萬銘
崔天勇
崔天秀
崔天成
崔騰鋼
崔松科
崔思群
崔順子
崔順才
崔雙鎖
崔雙發
崔繼良
崔鶴翔
達林台
崔聚林
崔久巍
崔景歧
崔學根
崔喜春
崔文瀛
崔華亮
崔樹傑
崔進九
崔叔存
崔瑾瑜
崔守祿
崔守傑
崔仕林
崔錦文
崔金存
崔世龍
崔士忠
崔石柱
崔石崗
崔生茂
崔紹卿
崔少林
崔善元
崔善金
崔瑞祥
崔瑞軍
崔榮祿
崔日臣
崔金寶
崔慶和
崔慶待
崔前平
崔培興
崔洪禮
崔慕田
崔木培
崔銘芝
崔銘峰
崔明哲
崔明遠
崔明修
崔懷清
崔龍洲
崔家玉
崔六寶
崔繼哲
崔玲琴
崔繼業
崔林棟
崔良溶
崔計奎
崔連英
崔麗華
崔立品
崔立君
崔立津
崔立純
崔力爭
崔冷熙
崔蘭生
崔克文
崔克讓
崔基活
崔俊富
崔會文
崔忠健
崔雲章
崔義忠
崔萬森
崔淑惠
崔書罡
崔世源
崔世友
崔全柱
崔乃謙
崔明信
崔龍律
崔柳生
崔林生
崔連元
崔駿業
崔君林
崔景春
崔建效
崔建庚
崔會斌
崔回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