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學思想
東學思想是19世紀60年代,在李朝封建社會危機加深,正統的朱子學更加腐朽,作為歐美帝國主義侵略工具的天主教開始傳播的情況下,為了反對正統的朱子學和天主教而提出來的具有反封建、反侵略內容的進步思想。
東學的根本出發點是“人乃天”思想。崔濟愚認為,“天神”(上帝)離不開人而存在,神存在於人的心之中;人同宇宙萬物一樣具有“至氣”,支配世界萬事萬物的是“至氣”,而不是“神”(上帝)。所謂至氣,“虛靈蒼蒼,無事不涉,無事不命,然而如形而難狀,如聞而難見,是亦渾元之一氣也”。崔濟愚主張 人與人應當絕對平等,不應有“人上人”或“人下人”,反對封建門閥制度和封建等級觀念。
“人乃天”思想的哲學意義,在於降低神的地位,抬高人的作用,以否定神的支配作用,從而把人從儒教和天主教的正統神學觀念中解脫出來。但是,他沒有徹底否定神的存在,而把“氣”看作是“神”的另一種形態,認為天地乃是鬼神,鬼神乃是陰陽,人之手足動靜乃是鬼神所作。這樣就把自然現象的無窮變化到人的動作都歸為鬼神的造化。
政治思想
在政治思想上,崔濟愚提出了“輔國安民”、“救濟蒼生”的口號,痛斥封建社會的腐敗和西洋入侵者的罪行,憧憬“地上天國”的到來。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他主張必須使人們具備“天心”,懂得“天道”,成為“神仙”。在他看來,社會腐敗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道德的墮落。要改變它,就要學習東學,把自己的心與“天神”的心一致起來,並把自己的行動與“天神”的行動一致起來,這樣,人人都會成為“神仙”,社會就會變成“地上天國”。
人物評價
崔濟愚提出的東學思想,雖然以“唯氣論”為基礎,但就其內容來說,是泛神論。儘管“東學”帶有較濃厚的宗教神秘主義的色彩,但它對農民的反封建、反侵略起了一定的動員作用,為啟蒙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打下了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