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羅坨村

岢羅坨村座落於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西南部,“108”國旁,交通便利,風景秀麗,是離北京城最近的美麗山村。村域面積1.6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420人,136戶。 村內有西峰寺,龍頭山,古橋,龐潭古道,白果古樹,載瀅地宮等旅遊景點。該村曾被評為市級首都文明村,村內有個娼妓橋是中國內唯一的。

基本概況

岢羅坨村座落於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西南部,“108”國旁,交通便利,風景秀麗,是離北京城最近的美麗山村。村域面積1.6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420人,136戶。
毗鄰潭柘寺,戒台寺,村內更有西峰寺,龍頭山,古橋,龐潭古道,白果古樹,載瀅地宮等旅遊景點。可以讓遊客訪古橋、走古道、拜古樹、嘗野味、賞野趣、游野山,享受農家生活、體驗佛家文化。

村名的由來

最早進香的人們都稱這兒為“拴馬莊”,這也是岢羅坨最原始的名字。李家峪是後來的名字,意寓為“山谷中的李家”。後來路經此村去潭柘寺進香的人多了起來,他們都習慣在此休息一下。村民們習慣稱進香的人為“磕了頭的”。村裡有人借“磕了頭”的諧音:“磕”為“可”;取羅喉嶺“羅”字換掉“了”字,並逐漸演變成“岢羅坨”。又因該村位於大土坨下,地多露岩,村址高低不平,道路坎坷,故名(清稱岢羅屯,亦稱岢坨)。另有一說香客途經此地,長落腳歇飲,故生“客落”之音,流傳下來。又稱“岢羅嶺”,1980年更為現用之名,2004年規範村名三字為:“岢羅坨。

村內簡介

岢羅坨村黨支部、村委會依託黨和政府搭建的新農村建設的良好平台,依託村內特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古蹟,大力發展農家休閒旅遊事業。村內現有兩個果園,種有各種水果,包括杏、桃、大棗、柿子等,尤其是櫻桃更為有名。另外,村內還有以農夢園、山景苑、棲龍閣、岢羅酒吧、蜀園火鍋等為代表的農家休閒餐飲企業。囊括了登山、採摘、食宿、燒烤、垂釣等各類服務。
近兩年,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村的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素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黨支部和村委會連續多年被永定鎮評為先進集體。岢羅坨村先後被評為“市級首都文明村”、“市級生態文明村”和“門頭溝最美麗的山村”等稱號。

娼妓橋

北京有迄今為止全國也許是唯一的一座“娼妓橋”,沒錯這是真的。這座娼妓橋就位於京西古道的龐潭古道上岢羅坨村里,要是說起這座橋可與旁邊的兩座香火鼎盛的寺廟有關啊……
岢羅坨村位於門頭溝區永定鎮,距北京僅22公里,開車也就20多分鐘,又處於前往潭柘寺和戒台寺的遊覽線路上,被稱為離北京最近的周末休閒山村。這裡又是京西古道龐潭古道的入口處,歷史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同時連貫潭柘寺戒台寺兩寺在歷史上曾經也繁華一時。
該村與西峰寺“村寺相連”,而且擁有古橋、古道、古樹等歷史遺存,過年期間吸引了不少遊人來此探古訪幽。古道所在的山勢險要,再加上殘雪和叢林的遮蔽,不少驢友也把此地當作野外攀爬的理想之地。岢羅坨別具特色的“八大碗”也遠近聞名,是當地過年過節的重要風俗之一。

龍頭山的傳說

龍頭山的傳說:傳說乾隆皇帝在皇宮裡夜生一夢,夢見由彩虹中飛出一條銀龍掠過乾清宮向西飛去。乾隆心中疑惑,找來一個道士解夢,道士說:西山將有新主出世,石廠出皇帝,岢羅坨出娘娘。乾隆問有何破法,道士說:拆去石廠村的西門,破了它風水,再取那青龍山的雙目,就可以了。於是乾隆再次去潭柘寺進香,藉口西門過不去他的大轎,把西門拆了。那道士知道這兩個龍珠是稀世之寶,價值連城,便討了“取龍珠”旨意,隻身來到岢羅坨,雇了兩個石匠來到龍頭山。道士按穴位選好了位置,便吩咐兩個石匠晝夜輪流開鑿,一刻不準停止。就這樣,一連鑿了七天七夜,那兩個石匠心中納悶:轎我們鑿什麼哪,還不讓歇著,我們就偏它一會兒,看他能怎么樣。道士下山取水了,兩個石匠便停了下來,躺在了旁邊的草窩裡。就在這時,山窪里飛出了兩隻金鴿子落在了石廠的西樓頂上,少頃,又往東飛去了。有人說這兩隻金鴿子,落在了紫禁城的太和殿上,也有人說是一隻落在了太和殿上,另一隻不知飛到哪去了。再說那位道士提著水到了山上,一看如此情景,便說:“不要再鑿了,寶已經沒了……”

主要農產品

洋芋、馬鈴薯、紅蘋果

村內資源

赤鐵礦、鎵、赤銅礦、黃鐵礦、耐火粘土、海泡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