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

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

山西農大圖書館的前身是始建於1907年的私立銘賢學堂圖書館。1951年隨學校被政府接管,改名為山西農學院圖書館,1979年改為現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是山西省唯一的農業高校圖書館,地處太谷縣山西農業大學校園中心,由圖書館主樓、亭蘭圖書樓嘉桂科學樓構成,面積約一萬平方米。三座樓房融東西方建築之特色,典雅秀麗,精巧別致,加上樓前綠坪環繞,花木溢香,構成了農大校園中特有的秀美景觀。

山西農大圖書館的前身是始建於1907年的私立銘賢學堂圖書館。1951年隨學校被政府接管,改名為山西農學院圖書館,1979年改為現名。圖書館從無到有,歷經百年滄桑,規模逐漸擴大。目前館舍建築總面積約2.64萬㎡,其中新館面積約2.5萬㎡,於2005年9月竣工落成。內設各種閱覽室16個,閱覽座位目前配置達到1500席,預計達到3000席。六個主要閱覽室實行周一至周日全天候開放,每天從早8點到晚10點,連續開放14小時,周開館時間達94小時。

側觀圖側觀圖

機構

館內機構設:采編部、流通部、閱覽部、期刊部、信息部、外文部、技術部等7個業務部門和辦公室,50名職工分別承擔全校師生讀者的文獻信息及教學服務。4個主要閱覽室(包括社科圖書、科技圖書、社科期刊和科技期刊)實行全天12小時開放,周開放時間達72小時。另有外文期刊閱覽室,庫本書閱覽室、過刊查閱室、聽音室、電子閱覽室等為讀者提供在館閱覽服務。

辦公室:在館長與館內各部門之間起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協調作用;了解各部門情況,督辦全館重要工作的實施,催辦各類檔案的執行;負責全館的行政管理、財務管理、物資管理、圖書資產管理與後勤保障服務等。

負責人:張海蓮電話:0354-6288232

文獻資源建設部:根據學校教學、科研任務及館藏文獻資源布局,制訂中外文圖書、報刊採訪大綱及年度計畫,並根據情況變化及時修訂採購計畫;負責中外文圖書報刊等文獻資料的預訂、驗收、財產條碼管理、分類、編目等資料庫建立、規範與維護等工作。

負責人:許愛萍電話:0354-6288319轉8023

圖書借閱一部:負責中文社科圖書的借閱和中文圖書的歸還等相關工作和閱覽工作;負責本部新書接收、藏書整理、修補,參與中文圖書典藏、剔舊和註銷工作;負責全校師生員工借書證管理及辦理畢業生離校手續;解答讀者諮詢。本部負責有社科圖書借閱一室、社科圖書借閱二室和還書處。

負責人:武明慶電話:0354-6288319轉8026

圖書借閱二部:負責中文科技圖書的借閱等相關工作和閱覽工作;負責本部藏書整理、修補,參與中文圖書典藏、剔舊和註銷工作;為讀者提供諮詢,指導閱讀等工作。本部負責有科技圖書借閱一室、科技圖書借閱二室、人大法圖書閱覽室和庫本圖書閱覽室。

負責人:楊麗兵電話:0354-6288319轉8035

期刊閱覽部:負責中文報刊登到、上架、整理和保管、補缺工作;負責報刊的下架、清點及整理工作;負責現刊、過刊、報紙的流通與閱覽服務,解答讀者諮詢等。本部負責有期刊第一閱覽室、期刊第二閱覽室和報紙閱覽室。

負責人:倪素平電話:0354-6288319轉8059

信息諮詢與教學部:進行情報調研,選擇本校重點科研課題和重點學科,開展定題、跟蹤服務和代查代檢與專題諮詢等信息服務;對館藏數字資源進行宣傳、開發;負責用戶教育,每年對新生進行“如何利用圖書館”的教育,對高年級學生及研究生開設文獻檢索課;開展網上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進行網上信息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導航工作;推行個性化服務;《農科搜狐》編撰工作;負責博碩士論文提交工作。

負責人:渠鳳蓮電話:0354-6288356

外文特藏部:負責提供外文圖書借閱、外文期刊閱覽等服務;負責贈書管理、借閱工作;古籍圖書的整理與閱覽工作;參與以上所有種類圖書的剔舊和註銷工作;解答讀者諮詢。本部負責有外文圖書閱覽室和外文期刊閱覽室。

負責人:籍小琴電話:0354-6288357

技術服務部:進行電子閱覽室網路諮詢、維護、讀者服務等工作;負責複印、文字處理、排版製版、列印等文印服務:負責圖書館各種技術設施的維護等;負責多媒體閱讀及影像服務;負責借書證製作等工作。本部負責有電子閱覽室和文印室。

負責人:張寶瓊電話:0354-6288319轉8058

網路管理部:負責文獻管理集成系統與資料庫維護、更新、培訓等工作;負責圖書館網路系統、計算機軟硬體更新及維護;負責圖書館網站及相關宣傳內容的更新與維護;負責電話、電視、門禁、LED、觸控螢幕等系統的維護等工作。

負責人:張玉娥電話:0354-6288462或0354-6288353轉8006

館藏布局 

一層布局

期刊第一閱覽室:本室收藏農業基礎科學一般性理論、農業工程、農學、植物保護、農作物、園藝、林學、工程技術、數理化、社會科學總論、經濟、藝術等方面的600多種現刊以及過刊,根據讀者閱讀熱點分配期刊,保證讀者閱覽座位,使讀者能充分享受閱讀。

一層布局圖一層布局圖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閱覽室位置:一層南

閱覽座位:116個

借閱方式:開架閱覽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早8:00-晚10:00
期刊第二閱覽室:本室收藏畜牧、動物醫學、狩獵、桑蠶、漁業、輕工業、學報、醫藥衛生、自然科學總論、政治、語言、文學等方面的600多種現刊以及過刊,根據讀者閱讀熱點分配期刊,保證讀者閱覽座位,使讀者能充分享受閱讀。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閱覽室位置:一層南

閱覽座位:148個

借閱方式:開架閱覽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早8:00-晚10:00

二層布局

社科圖書借閱一室:本室收藏有C類(社會科學總論)、I類(文學)、J類(藝術)、K類(歷史地理)圖書等社科類中文圖書,讀者在此可以閱讀到古今中外文學名著,提高文學藝術素養。

二層布局圖二層布局圖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位置:二層南右拐

閱覽座位:176個

借閱方式:開架借閱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早8:00-晚10:00

科技圖書借閱一室:本室收藏1993年後館藏Q類(生物)S類(農業)我校主要專業圖書,讀者可以在這裡閱讀到有關大農業及相關生命科學方面的專著、教材,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閱覽室位置:二層南左側

閱覽座位:104個

借閱方式:開架借閱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四:早8:00-晚10:00,周五:早8:00-11:40

還書處:

在此可以歸還所有中文圖書。還書處設定了自助還書櫃,不在當班時間,讀者可以將所歸還圖書投入還書櫃,工作人員將會辦理歸還手續。

還書處位置:二層南

開放時間:按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開放

電子閱覽室:

讀者上網、檔案列印、光碟閱覽等工作。

面向讀者:全校讀者

閱覽室位置:二層西北(目前在舊館二層)

開放時間:早8:00-晚10:00

文印室:設有複印、文字排版、列印、照相、書證製作等工作。

面向讀者:全校讀者

文印室位置:二層東北

開放時間:按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開放

三層布局

社科圖書借閱二室:本室收藏有A類(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B類(哲學宗教)、D類(政治法律)、E類(軍事)、F類(經濟)、G類(文化科學教育體育)、H類(語言文字)、Z類(綜合性工具書)等社科類圖書,經濟語言類圖書收藏豐富,滿足讀者專業方面的要求。

三層布局圖三層布局圖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位置:三層南右側

閱覽座位:144個

借閱方式:開架借閱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早8:00-晚10:00

科技圖書借閱二室:本室收藏1993年後館藏N類(自然科學總論)、O類(數學、物理、化學)、P(天文學、地球科學)、R類(醫藥科學)、T(工業技術)、U(交通運輸)、V(航空航天)、X(環境科學、勞動保護),除農業、生物圖書以外的各種科技類專業圖書與相關圖書,讀者可以在此閱讀到相關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專業基礎水平。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閱覽室位置:三層南

閱覽座位:126個

借閱方式:開架借閱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早:800-晚10:00

庫本圖書閱覽室:收藏範圍主要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版的所有種類館藏中文圖書。總計16萬餘冊。讀者可以在此查閱有關參考文獻,館員隨時準備解答諮詢,提供幫助。

面向讀者:教師、研究生讀者

閱覽室位置:三層北

閱覽座位:60個

借閱方式:開架閱覽,為保證教學科研用書的特殊需要,圖書一般不外借

開放時間:按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開放

報紙閱覽室:本室收藏80多種現期報紙。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閱覽室位置:三層北

閱覽座位:60個

借閱方式:開架閱覽

開放時間:按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開放

四層布局

人大法閱覽室:本室收藏有1993年以前館藏,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各個方面的中文圖書,總計20萬冊左右圖書。

四樓布局圖四樓布局圖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閱覽室位置:四層北

閱覽座位:64個

借閱方式:開架閱覽

開放時間:按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開放

東樓一層布局

外文期刊閱覽室:本室收藏有69種外文專業現刊及2萬多冊外文過刊合訂本,滿足讀者教學、科研的需要。

東樓一層分布圖東樓一層分布圖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閱覽室位置:舊館亭蘭圖書館一層

閱覽座位:20個

借閱方式:開架閱覽

開放時間:按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開放

古籍閱覽室:

本室收藏有從清代以來的開始的1萬7千餘冊圖書史志,供讀者查閱。

面向讀者:教師

閱覽室位置:舊館亭蘭圖書館一層

閱覽座位:12個

借閱方式:開架閱覽

開放時間:按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開放

東樓二層分布

外文圖書借閱室:本室收藏有6萬多冊英日俄等文種圖書。主要是專業方面圖書,近年來,由於學校專業發展,收藏種類也逐步擴大,基本能滿足讀者學習方面的需求。

東樓二層分布圖東樓二層分布圖

面向讀者:所有讀者

閱覽室位置:舊館亭蘭圖書館二層

閱覽座位:20個

借閱方式:開架借閱

開放時間:按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開放

特色

作為山西省唯一的農業高校圖書館,農大圖書館不僅以其美麗的外表吸引來客,更以其豐富的館藏和優質的服務贏得廣大讀者的喜愛。多年來,在以服務本校教學為主,兼顧全省農業生產及科研的宗旨指導下,該館館藏資源已在全省農業教學科研領域形成了明顯的優勢,成為山西省農業文獻信息保障體系的重要基點。現有各類印刷本館藏書刊60多萬冊,中文現刊1200餘種,外文現刊150多種,中文電子期刊4500餘種。年進書量1萬餘冊。目前,圖書館擁有校內外各類讀者12000餘人。平均每天借還圖書3000多冊次,接待讀者2000多人次。

1998年以來,圖書館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告別了手工卡片目錄借閱時代。2002年實現了網路化服務。通過圖書館網頁,可以查詢讀者信息、館藏目錄,進行遠程預約,線上閱讀全文電子書刊,查詢各種資料庫,還可以閱讀“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等視頻信息。目前,圖書館擁有7台專用伺服器,工作站及微機數量近200台,建立了《圖書館信息諮詢系統》觸控螢幕及大型LED電子顯示螢幕,為讀者提供了先進、全面、生動的信息導航服務。

多年來,本館注重加強職工業務培訓和鼓勵員工積極進行繼續教育,使職工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不斷提升,學術氛圍日趨濃烈。目前,全館50名正式職工中,70%以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博士學歷1人,碩士13人。正高級職稱4人,副高級職稱7人。形成了一支實力較強的專業技術團隊。積極申請科研立項,開展學術研討活動。2002年以來,在國內外各級各類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主編、參編出版了《文獻檢索與利用》、《農業信息檢索》等多部學術專著,主持和參加了多項省級和校級科研項目,並獲得了多項省級、校級教學和科研成果獎勵。2005年以來,本館參加了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項目,主持其中的農業科技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平台子項目,將逐步發展成為山西省農業科技文獻資源中心。

本館長期堅持立足山西,放眼世界的辦館理念,加強與海內外同行聯絡與交流,多次邀請歐、美等國外專家同行來館進行學術交流,並與美國歐柏林大學圖書館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2007年7月,本館與美國華人圖書館協會在山西農業大學共同舉辦了“中美圖書館實務培訓研討會”,國內外專家和學者就圖書館界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切磋,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目標

現代信息服務是資訊時代圖書館建設的根本目標,而自動化管理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近年來,農大圖書館一直本著這一目標,加強館內各項建設。98年實現了文獻管理自動化。使圖書館的各項業務,從圖書到期刊,從中文到英文,從採購、編目、流通,直至讀者查詢,均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從此,館內中、英文圖書均實行開架閱。

自1997年以來,該館自建了中、英文館藏書目資料庫,中文館藏期刊目錄資料庫。其中,中西文標準MARC數據達7萬餘條,期刊數據1687條。並建立了《館藏學位論文題錄資料庫》,大豆、高粱、小麥等系列專題資料庫。購進了重慶維普資訊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文摘版)》,《外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清華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五個專輯,"書生"、“超星”、“藍劍”等數字圖書館數字圖書四十餘萬冊,還有《四庫全書》光碟版及各種多媒體聲像資料2000多件,為讀者提供文獻檢索、全文電子書刊和聲像資料閱讀等服務。

2010年以來,在學校領導的大力關懷和支持下,山西農大圖書館建成了具有上百台微機的電子閱覽室,並實現了圖書館文獻管理區域網路與校園網的高速聯接,從而使圖書館的各種文獻信息資源在校園網和INTERNET上得到展現和利用,大大方便了校內外讀者。目前,新建的電子閱覽室以其優美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成為學校文化生活的又一個熱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