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梔茶

山梔茶

海金子為常綠灌木,高達5m。老枝有皮孔。

形態特徵

來源 本品為海桐花科植物海金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的乾燥根。

山梔茶 山梔茶
山梔茶 山梔茶

葉互生於枝頂,常3枚~8枚簇生呈假輪生狀,薄革質,倒卵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cm~10cm,頂端漸尖,基部狹楔形,上面深綠色,乾後仍發亮,下面淺綠色,全緣或略波狀;葉柄長7mm~15mm。傘形花序頂生,有花2朵~10朵,花梗長1.5cm~3.5cm,纖細,常向下彎;苞片細小,早落;萼片5卵形,長約2mm,頂端鈍;花瓣5,倒卵狀匙形,基部連合,長8mm~9mm,淡黃色;雄蕊5,長約6mm;子房長卵形,被糠或有微毛,子房柄短;側膜胎座3個,每個胎座有胚珠5個~8個,生於子房內壁中部。蒴果近圓形,長9mm~15mm,多少三角形或有淺縱溝3條,頂端有宿存花柱,基部具子房柄,3瓣裂,果片薄木質;果梗纖細,長2cm~4cm;種子長2mm~4mm,外被暗紅色肉質假種皮。

生長環境

生於溪溝邊、林下、山坡灌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福建、台灣、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陝西、西南、兩廣等省。日本也有。

主要價值

苦,微溫。活血通絡,接骨消腫,解毒止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折,胃痛,牙痛,高血壓,神經衰弱,夢遺滑精,咳嗽,四肢乏力,尿血。常用量15g~30g。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曬乾。

藥材性狀

呈圓柱形,略扭曲,長10cm~20cm,直徑1cm~3(~5)cm,頂端有莖殘基。表面灰黃色至黑褐色,較粗糙,可見皮孔,外皮易脫落。質硬,不易折斷,斷麵皮部色較木部深,易剝離,皮、木部間有一棕褐色環帶,木部黃白色,可見同心環紋,木心常偏向一側。氣微,味微苦澀。以根粗、表面灰黃色者為佳。

附註

海金子葉消腫解毒,止血;用於蛇咬傷,瘡癤腫毒,過敏性皮炎,外傷出血;鮮品適量搗爛外敷。種子在四川又名山枝仁,清熱,生津止渴;用於虛熱心煩,口渴咽痛,瀉痢,倦怠無力;常用量3g~9g。

功用: 活血通絡,接骨消腫,解毒止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折,胃痛,牙痛,高血壓,神經衰弱,夢遺滑精,咳嗽,四肢乏力,尿血。常用量15g~30g。

性味: 苦,微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