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

省農科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為“農業部農業動植物遺傳改良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山東省作物與畜禽品種改良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 省農科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一貫注重加強自身人才隊伍建設,根據科研工作和學科研究方向的發展需要,本著進一步提高科研隊伍總體素質的原則,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 省農科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始終堅持“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方針,積極與國內外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的廣泛合作。

其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4月的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和院套用生命科學實驗室,2001年2月更為現名。為進一步發揮高新技術研究中心在全院乃至全省農業高新技術研究中的核心和技術支撐作用,使之成為全院前沿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的“亮點”,2003年8月,省農科院黨委按照“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的原則,集全院優勢對高新技術研究中心的重點學科進行了最佳化重組。
省農科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為“農業部農業動植物遺傳改良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山東省作物與畜禽品種改良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掛靠本中心。主要研究領域有:作物功能基因組學和轉基因分子改良研究;作物重要農藝性狀的分子標記和輔助育種技術及遺傳改良研究;作物發育過程的基因調控機理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分子調控機理研究;農林入侵生物成災機理及調控技術研究;微生物資源的套用技術體系和機理研究;動植物病害生物檢測技術及相關試劑盒研製;動物繁殖和品質性狀的分子標記及輔助育種技術研究;生物反應器和生物製藥等。
省農科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一貫注重加強自身人才隊伍建設,根據科研工作和學科研究方向的發展需要,本著進一步提高科研隊伍總體素質的原則,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現有職工43人,其中研究員9人,副研究員10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6人,12人具有博士學位,13人具有碩士學位,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人員占科技人員總數的73.5%,基本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的高層次科研創新隊伍,具備了承擔國家和省各類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條件。
省農科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擁有2300平方米的實驗樓、600平方米的溫室和總值1820萬元的現代化儀器設備,能夠滿足開展功能基因組學、動植物轉基因和遺傳育種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年來,省農科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先後承擔國家“863”、“ 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和省部級科研項目62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2項。經過近十年的積累和發展,在動植物及微生物生物技術理論研究和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和突破,為今後科研自主創新實現新突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獲獎成果28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13項,獲得發明專利5項。其中“病毒外殼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轉基因作物研究”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家兔克隆技術研究”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填補省內空白;“薯類病毒檢測試劑盒研究與開發”被評為山東省十佳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發表高層次學術論文130餘篇,出版專著9部。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3名。
省農科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始終堅持“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方針,積極與國內外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的廣泛合作。同時,與CIP(國際馬鈴薯中心)、CABI(國際套用生物科學中心)等國際農業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促進了國際農業科技交流,提高了中心和省農科院的國際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