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研究所

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研究所

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83年,是衛生部所屬院校最早成立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並面向本科生開課的教研室。研究所從1983年起,共承擔包括國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省科委科研基金在內的科研課題十餘項,獨創以大腦誘發電位判斷腦功能的指標體系和系統研究。

概況

山東大學醫學院心理研究所山東大學醫學院心理研究所

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83年,是衛生部所屬院校最早成立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並面向本科生開課的教研室。目前,醫學心理研究所有專職教師7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1人,實驗師1人。

承擔臨床醫學、口腔、預防醫學、護理學本科生、研究生等醫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神經科學等課程,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本所還是全國第一個招收生理心理學方向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所,從1986年以來,共培養碩士研究生20人,在已畢業的15名研究生中,有3人出國從事臨床心理學研究,5人攻讀博士,7人從事醫學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

業績

研究所從1983年起,共承擔包括國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省科委科研基金在內的科研課題十餘項,獨創以大腦誘發電位判斷腦功能的指標體系和系統研究,近年在對心身疾病發病機制的探討、心理治療、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服務

醫學心理研究所長期從事腦功能檢查與實驗研究,擁有較全面的心理測驗儀器和器材,能進行情緒、人格、記憶、智力、注意力等多項腦功能檢查,可為企事業、社會提供以下科研服務:
1、 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包括員工情緒、人格、認知特點的測試、諮詢及管理策略的測試與指導。
2、 以腦功能為指標體系的科研、新藥及保健品開發和療效判定。以腦誘發電位、迷宮刺激器、臨床記憶測驗等作為記憶、學習能力的指標為企業新產品開發服務。如我所曾經為"健腦丸"對記憶和腦功能改善作動物實驗和亞臨床實驗;為"絞股藍改善腦功能的開發與實驗"等項目做實驗,均受到企業的好評。
3、 以應激(壓力)動物模型對保健營養品的保健作用進行檢測。如可檢測不同營養品對應激保護作用的大小和機理進行實驗研究,為產品提供效果方面的科學依據。
醫學心理研究所現有在職教師5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1人,實驗師1人。

師資力量

,

姓名:潘 芳 
出生年月:1962年7月
最終學歷:博士研究生
最終學位:心理學博士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行政職務:醫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
學術兼職: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會委員
留學經歷: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在德國杜塞道夫大學醫院醫學心理研究所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應激的中樞損傷與保護機制研究
 大腦心理機能與致病機理研究
潘芳,女,1962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2003年在德國杜塞道夫大學醫院醫學心理研究所做訪問學者,1996年至今任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會委員,山東省心身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命題專家。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Chinesephysiologyjuornal審稿專家。

1999年起作為主講教師為臨床醫學7年制和6年制學生開始實施《醫學心理學》雙語教學,2003年起對留學生實施全英語教學。有十餘年雙語教學經歷。為人師表、治學嚴謹,受到師生的廣泛好評,曾2次獲得學校課堂教學比賽優秀獎。多年來堅持對醫學心理學課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倡導醫學心理學應發揮學科優勢,承擔素質教育責任,以此為出發點進行的醫學心理學課程體系改革2001年獲得山東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立項,2005年被醫學心理學課程評為山東大學精品課程。在全國首先建立了醫學心理學實驗教學體系,使其從無到有,並編寫了中英文實驗教材。承擔衛生部、省教育廳和山東大學教研項目8項,獲山東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科研方面,近五年來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題五項,獲得省科技廳三等獎1項,鑑定成果4項。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SCI收錄11篇。參與的醫學機能學教學改革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致力於教材建設和雙語教材建設,自1992年起參與多部國家級醫學心理學教材編寫,2004-2006年分別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衛生出版社聘請參加5年制和8年制醫學心理學規劃教材和配套教材的編寫,主編和參編了適用於5年制、8年制、研究生及留學生多個層次的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參考教材,主編的《醫學心理學》(雙語版)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十一五”規劃教材。

,

張紅靜 副教授
出生年月 1964年4月
最終學歷 博士研究生
最終學位 博士
學科專業 醫學心理學
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與心理治療
所在院系 醫學院
學術職務 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行政職務 醫學心理學研究所副所長
學術兼職 山東省心理學會理事
醫學心理學分會副主任
留學經歷 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在美國加州大學(歐文校區)作訪問學者
張紅靜(1964年生),女,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心理學研究所副所長。1985年起從事醫學心理學教學、科研和臨床心理諮詢工作。1999年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博士學位。2008年至200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心理行為學系做訪問學者一年。
教學工作:主要教授課程為醫學心理學、現代行為醫學以及套用腦科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際關係心理學等。授課對象主要研究生、七年制、五年制本科、留學生等不同層次的醫學生。
科研工作:主持和參加各種科研和教研課題約20項,主編和參編著作及教材10餘部。發表科研與教研論文約50篇。研究重點是兒童、大學生情緒與心理健康及臨床病人的心理問題。如主持省衛生廳課題“大學生焦慮障礙診斷及治療的心理生理指標研究”、山東大學課題“感覺統合障礙兒童的神經心理特徵研究”及山東省教育廳的“醫學心理學試點課程”等。指導研究生所做課題包括“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心理行為特徵研究”、“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健康及其干預研究”、“大學生創傷後應激反應的相關因素與干預研究”、“大學生特質焦慮狀態焦慮研究”、“大學生憤怒情緒特徵與干預研究”、“注意缺陷多動症兒童的認知特點與心理社會性發展研究”等。
臨床工作:從事臨床心理諮詢與治療工作20餘年,接診了各類不同的來諮詢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諮詢經驗。主要諮詢重點是兒童青少年發展性問題、大學生心理情緒健康問題及其各類人群的心理障礙(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及抑鬱症等)。致力解決各類來訪者的心理健康問題並關注其自我心理成長和主觀幸福感的提高。偏重人本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及家庭系統綜合心理治療。

,

劉德祥 講師
出生年月 1973年12月
最終學歷 博士研究生
最終學位 生理學碩士(博士在讀)
學科專業 醫學心理學
研究方向 應激與心身健康
所在院系 醫學院
學術職務 講師
行政職務 醫學心理學研究所教學秘書
學術兼職 山東省心理學會會員
留學經歷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美國肯塔基大學生理學研究所作訪問學者
劉德祥2003年起從事醫學心理學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授課對象包括研究生、七年制、五年制本科、留學生、函授生等各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生。主要教授課程為醫學心理學、現代行為醫學等。在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並積極致力於教學改革,發表論文《顳頜關節病患者的生活事件與應付方式》,《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心理因素的研究》等,主持山東大學教學實驗室軟體建設項目“醫學心理學實驗指導(英文版),參與省級及校級課題5項,參編著作4部。

,

江虹 實驗師
出生年月 1965年6月
最終學歷 本科
最終學位 學士
學科專業 護理學
研究方向 心理評估與心理治療
所在院系 醫學院
學術職務 實驗師
行政職務 黨支部委員
學術兼職 山東心理學會會員
 山東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從事醫學心理學實驗教學、科研與臨床工作10餘年,講授本科、七年制、研究生《醫學心理學》、《醫學機能學實驗》課程,從事臨床心理評估、生物反饋治療等工作,負責醫學心理學研究所實驗室全部工作,並協助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實驗。2003年獲得國家勞動保障部心理諮詢師培訓教師資格,主持山東大學校級科研課題二項,獲得國家專利局專利二項,山東省科技廳科學進步三等獎一項,山東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參編著作及教材10餘部,參加國家級、省級、校級科研課題1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

相關資料

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大學醫學院

山東大學醫學院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醫學院校之一,為原山東醫科大學的主體部分。其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創辦於1891的華美醫院醫校,即後來的齊魯大學醫學院。1952年由齊魯大學醫學院、山東省立醫學院、華東白求恩醫學院合併成立山東醫學院。1985年山東醫學院更名為山東醫科大學。2000年7月,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山東大學後,由原山東醫科大學的基礎醫學院和臨床醫學部組建成現在的醫學院。

近百年來,山東大學醫學院匯聚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如江清教授、尤家駿教授、趙常林教授、蘭錫純教授、孫鴻泉教授、宮乃泉教授、張匯泉教授、李纘文教授、蘇應寬教授、周廷沖院士、黃翠芬院士、洪濤院士、張運院士和謝立信院士等,他們分別是我國醫學各有關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在一代代名師的教澤之下,醫學院共為我國培養了4萬餘名優秀的醫療衛生人才,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重鎮。

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大學醫學院

山東大學醫學院現有28個基礎與臨床學科研究所(室)、7所教學醫院和1個國家級醫學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現擁有教師總數1143人,其中教授335人,博士生導師181人,碩士生導師700餘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入選者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特聘教授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5人。
醫學院十分重視學科建設,現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即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內科學、婦產科學;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即實驗畸形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血管重構與功能研究教育部和衛生部重點實驗室,耳鼻咽喉科學衛生部重點實驗室,醫學神經生物學山東省重點實驗室,血液病學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感染免疫山東省重點實驗室;9個省級重點學科:即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婦產科學、耳鼻咽喉科學。有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大學醫學院

醫學院近年來承擔國家“973”、“863”、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800多項,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技獎勵190多項,在《Science》、《NatureGenetics》、《Cell》、《Blood》、《PNAS》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科研工作良好的發展勢頭,為醫學院由教學科研型學院向研究型學院的轉變奠定了基礎。
人才培養始終是醫學院的中心工作。臨床醫學專業是我院的傳統優勢專業,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為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現每年招收八年制、七年制和五年制學生400人左右,每年招收研究生600餘人,其中博士生180餘人。醫學院不僅承擔著本院學生的基礎課及臨床課的教學任務,而且還承擔著口腔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和藥學院等學院各類學生的醫學基礎課和臨床課的教學任務,教學工作量占整個醫學類的67%。
醫學院重視教學改革,承擔多項“質量工程”項目。臨床醫學專業成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齊魯醫學班”被評為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基礎醫學融合性實驗教學課程體系改革”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醫學基礎實驗中心成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診斷學》、《系統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醫學免疫學》、《局部解剖學》、《斷層解剖學》、《人體寄生蟲學》、《醫學倫理學》、《醫學機能學實驗》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斷層解剖學》、《系統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成為教育部雙語示範課程。

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大學醫學院

醫學院積極開展與海內外高水平醫學院校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貝勒醫學院等多所醫學院校開展了共建實驗室、教學研究人員互訪、研究生聯合培養、本科生訪學、聯合申報課題等合作項目。積極開展醫學留學生教育,現有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南非等多個國家的醫學留學生近300人。
歷經百年的風雨洗禮,醫學院形成了“博施濟眾、廣智求真”、“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在新的百年中,醫學院將繼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把培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醫學人才作為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在改善民生、促進人民健康事業中做出我們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