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異常

屈光異常

屈光異常又稱屈光不正。近視、遠視和老光都屬於屈光異常。

概述

屈光不正一直困擾著人們。例如,世界平均近視發生率為22%。
通常,看近處物體清楚,而看遠不清楚的是近視;看遠看近都可能不清楚的是遠視;40歲以上看遠清楚,看近不清楚的是老光。它們都會有遠視力或近視力的下降,且易有視力疲勞、眼部脹痛、看書不能持久等症狀。通過驗光可以確診。

詳述

治療主要是配戴度數正確的眼鏡。其他治療方法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處方】
1.視力下降都應檢查原因。必要時應驗光,以確定是否有近視、遠視或老光及其程度。
2.近視要防度數加深。閱讀姿勢要端正,學習1小時要休息10~15分鐘;光線要充足。改掉不良用眼習慣,少看電視和玩電予遊戲機。青少年每晚臨睡前點用雙星明眼藥水。
3.遠視要防弱視。儘早教會小兒看視力表,視力在0.8以下應擴瞳驗光,越早治療效果好,並要密切隨訪,聽從醫生指導。
4.戴不適當的眼鏡會引起眼部不適症狀。因此最好在醫院驗光並配度數正確的眼鏡。不要隨便買了戴。可戴普通眼鏡,無職業上特別要求的,配戴隱形眼鏡要慎重;配戴者要嚴格遵守安全使用規則。
最近幾十年以來,屈光手術在全世界範圍內迅速展開,各種屈光性手術不斷推陳出新。
七十年代出現的現代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是屈光手術發展史上的一個光輝的里程碑,手術矯正屈光不正的人類夢想得以實現,並且從此推動了屈光手術的快速發展。
人們致力於避免出現放射狀角膜切開術60多種併發症的種種努力,產生了使用193nm波長的準分子雷射(Excimer Laser)的屈光手術,並帶動了其他波長雷射的套用,如鉺雷射和鈥雷射。
最近十餘年以來,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方興未艾,儘管光屈光性角膜切削術(PRK)治療中、低度近視具有相對安全和預測性強的特點,但它仍有其致命的併發症,如角膜霧狀混濁(Haze)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其不足和併發症的認識不斷加深。
人們認為可能是PRK對角膜前彈力層的切削導致Haze的產生,因此又創造了準分子雷射角膜原位磨鑲術(LASIK),期望用一個角膜瓣解決PRK所有的併發症。但是LASIK依然存在著所有屈光性手術的共同問題,如過矯和低矯等等,並且出現了角膜瓣帶來的新的一系列併發症。初學者可以通過嚴格的訓練,經過一段不長的學習曲線,使與角膜瓣有關的併發症降低到極低的水平,但是任何一位老資格的LASIK撌質跫仍然不敢保證經過他的手術人人具有清晰的視力。
屈光不正是什麼,包括哪些內容?
使用非自動對焦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初學照相時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興沖沖地擺姿勢、搶鏡頭、留紀念,可照片印出後卻細節難辨,放大後更是模糊不清,詢問內行,大部分得到的回答是“對焦不準”。所謂對焦,是指調整照相機鏡頭,使所拍景物的焦點截面正好落在膠捲位置上,這樣才能得到清晰的照片。人的眼睛和照相機一樣,要能看得清晰也存在焦點問題。人正常的眼軸長約24mm(角膜晶體前界面4mm、晶體前界面晶體後界面4mm、晶體後界面視網膜16mm),當人看5m以外的物體時,物體的光線是以平行光線進入眼內的,平行光線從角膜面到網膜經24mm結焦,應需+60D(6000度)左右屈光率。人眼的屈光系統由角膜、房水、晶體、玻璃體組成,看遠時不用調節,睫狀肌完全鬆弛,平行光線經玻璃體、房水等屈折後焦點正好落在視網膜上,我們稱之為正視眼。如果平行光線進入不調節的眼後,不論是屈光率的過強或不足、眼軸的過長或過短,屈折後的焦點截面只要不在或不完全在視網膜上,眼睛都將看不到清晰的物體形像,我們稱這種眼為非正視眼,也叫作屈光不正。根據焦點與視網膜的關係,屈光不正又可分為三種類型,焦點截面在視網膜前的稱為近視眼,焦點截面在視網膜後的稱為遠視眼其原理見,如各經線焦點不在一個截面則稱為散光。

手術處方

最近幾十年以來,屈光手術在全世界範圍內迅速展開,各種屈光性手術不斷推陳出新。

七十年代出現的現代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是屈光手術發展史上的一個光輝的里程碑,手術矯正屈光不正的人類夢想得以實現,並且從此推動了屈光手術的快速發展。

人們致力於避免出現放射狀角膜切開術60多種併發症的種種努力,產生了使用193nm波長的準分子雷射(ExcimerLaser)的屈光手術,並帶動了其他波長雷射的套用,如鉺雷射和鈥雷射。

最近十餘年以來,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方興未艾,儘管光屈光性角膜切削術(PRK)治療中、低度近視具有相對安全和預測性強的特點,但它仍有其致命的併發症,如角膜霧狀混濁(Haze)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其不足和併發症的認識不斷加深。

人們認為可能是PRK對角膜前彈力層的切削導致Haze的產生,因此又創造了準分子雷射角膜原位磨鑲術(LASIK),期望用一個角膜瓣解決PRK所有的併發症。但是LASIK依然存在著所有屈光性手術的共同問題,如過矯和低矯等等,並且出現了角膜瓣帶來的新的一系列併發症。初學者可以通過嚴格的訓練,經過一段不長的學習曲線,使與角膜瓣有關的併發症降低到極低的水平,但是任何一位老資格的LASIK撌質跫覕仍然不敢保證經過他的手術人人具有清晰的視力。

非手術處方

1.視力下降都應檢查原因。必要時應驗光,以確定是否有近視、遠視或老光及其程度。
2.近視要防度數加深。閱讀姿勢要端正,學習1小時要休息10~15分鐘;光線要充足。改掉不良用眼習慣,少看電視和玩電予遊戲機。青少年每晚臨睡前點用雙星明眼藥水。
3.遠視要防弱視。儘早教會小兒看視力表,視力在0.8以下應擴瞳驗光,越早治療效果好,並要密切隨訪,聽從醫生指導。
4.戴不適當的眼鏡會引起眼部不適症狀。因此最好在醫院驗光並配度數正確的眼鏡。不要隨便買了戴。可戴普通眼鏡,無職業上特別要求的,配戴隱形眼鏡要慎重;配戴者要嚴格遵守安全使用規則。

常規檢查

屈光檢查法包括主觀檢查法和客觀檢查法:
主觀檢查法
1、根據視力檢查初步分析判斷屈光性質法;2、插片驗光法;3、交叉柱鏡及散光矯正器驗光法;4、雲霧法;5、散光表驗光法;6、針孔片及裂隙片檢查法;7、雷射散斑圖法。客觀檢查法1、直接檢眼鏡檢查法;2、視網膜鏡檢查法;3、帶狀光檢影法;4、角膜計;5、自動驗光儀等。

基本治療

近視治療

治療:輕度和中度近視,可配以適度凹透鏡片矯正視力。高度近視戴鏡後常感覺物象過小、頭昏及看近物困難應酌情減低其度數,其實高度近視患者更適合於配戴角膜接觸鏡,需要注意到正規場所進行驗配及標準的護理程式進行日常護理。

遠視治療

遠視眼,如果視力正常,又無自覺症狀,不需處理。如果有視力疲勞症狀或視力已受影響,應配戴合適的凸透鏡片矯正。遠視程度較高的,尤其是伴有內斜視的兒童應及早配鏡。隨著眼球的發育,兒童的遠視程度有逐漸減退的趨勢,因此每年還須檢查一次,以便隨時調整所戴眼鏡的度數。除配戴凸鏡矯正外,還可以用角膜接觸鏡矯正。

散光治療

對於度數較低、視力尚好且無視力疲勞者,可暫不戴鏡。但對視力明顯減退且有視力疲勞者應及早配鏡。

散光隱形眼鏡也是一種套用於矯正散光成熟的工具,散光隱形眼鏡相對框架眼鏡來說具有軸位穩定性好,矯正視力清晰的特點,因此更多被採用。如博士倫清朗散光、純視散光隱形眼鏡,都是散光隱形眼鏡的代表產品。

  手術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希望正在變為現實。角膜結構如同照相機的鏡頭,它的屈折率為+43D,占眼球總屈光率的2/3,所以改變角膜曲率是治療屈光不正的主要選擇,已開展的治療屈光不正的手術方法主要是人為改變角膜的曲率達到治療屈光不正的目的。

我國屈光性手術方法有板層角膜成形術(ALK)、手動板層角膜切除術(MLK)、雷射角膜熱成形術(LTK)、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準分子雷射屈光性角膜切削術(PRK)、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等。其中ALK、MLK因手術複雜,精度不如準分子雷射,未推廣開展;LTK適宜遠視、散光,在我國僅各別單位作為研究目的在套用;而RK、PRK、LASIK在我國無論從設備數量、病例數量、臨床研究等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此外,我國也已開展鏡片植入性的屈光不正矯治。

發展現狀

據世衛組織的估計,全球因未矯正屈光不正而視力下降的人口達1.53億,其中尚未包括未經矯正的老視眼人數。一些依據表明,老視眼人數很可能相當大。

注意事項

屈光不正的患者都希望能早日摘下眼鏡,但並不是所有的屈光不正患者都能進行手術治療,術者必須嚴格掌握屈光性角膜手術的適應症。受術者年齡應在18歲以上,40歲以下,因為18歲以下眼睛尚處在發育階段,屈光度還會發生變化;60歲以上可以在作白內障手術的同時用人工晶體矯正屈光不正。屈光度數穩定在2年以上,儘量排除進行性近視。矯正視力0.8以上;無其他眼病及眼科手術史,身心健康;無影響傷口癒合的全身性疾病;患者自願接受並能配合治療。

術前還應進行眼科常規檢查、散瞳驗光、角膜地形圖檢查、角膜厚度檢查、主觀驗光等周密的檢查,戴角膜接觸鏡者需脫鏡2周以上再進行檢查。如已決定行屈光性角膜手術,應明確告訴受術者各種術式的優缺點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患者也應三思而後行。

上眼藥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1.混懸液的眼藥用前請用力搖均勻。

2.使用溶解型的眼藥從溶解後開始使用。

3.兩種以上眼藥同時使用時,每種眼藥請間隔5分鐘以上。

4.請遵守眼藥的用法、用量。

5.有全身反應的藥物如阿托品、匹羅卡品、依色林、地卡因等點眼後,應壓迫淚囊2~3分鐘,防止藥液流入鼻腔,經黏膜吸收中毒.

發病機理

眼的屈光系統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構成。這是一系列光學密度不同,幾何形態各異的透明組織和液體相互匹配,組成一個成象的組合透鏡。從5m以外遠處物體上發出的平行光線.經這一透鏡組的折射,在無調節功能時,正常眼恰好就在視網膜上集成一清晰的物象。如果眼的屈光能力和眼軸長度不相匹配時,物質就不能在視網膜上集成清晰的物象,也就無法獲得良好的視力,造成屈光異常。衡量屈光不正程度的單位是屈光度(D)。1D的標準是把平行光線屈折在離透鏡1m處的屈光能力,即焦距越大,屈光度越小,焦距越小,則屈光度越大。眼的屈光系統又可分為角膜系統與晶狀體系統兩部分。角膜面在整個眼屈光系統中起著最主要的屈折面作用,其屈折力為43.05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